经过余秋雨的修改《葵火剑法》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了,火阳离天和葵水荡日两式,李长安都能发出三尺剑气。
而《青莲剑典》则比较特殊,李长安一直也抓不住决窍,而余秋雨也给了两个提示一个是‘水生木’另外一个就是‘青莲’。
既然是青莲,就肯定是去有莲花的池子修炼,而且池子有水。
得到了提示以后,李长安就找到了附近的莲花池。
黎阳派位处于长白山上,而这座莲花池则是住长白山下。
李长安如履平地般走在莲花池上,在莲池中间随意挑选了一片荷叶,就站在了荷叶上。
拿出洪涛师兄给的飞剑——盘虚。
盘虚剑只是一柄普通的三阶飞剑,虽然普通,但在黎阳派这种小门派眼里,也是不可多得的武器。
李长安右手提剑,凝聚灵力,向前一挥,剑尖荡出一道青色的涟漪。
“呼呼——”
剑式如水,在池中激荡,瞬息之间就斩尽半池莲花。
李长安喘了一口粗气,“这便是余先生修改过的葵水荡日么?”
没有修改过的葵水荡日,威力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所以灵力消耗也是极少,以李长安练气十三层的修为,以前使用这一招,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但现在仅使出一招,便耗尽半数灵力。
“余先生不愧是上古修士,对剑法理解之深,如果非同凡人。”李长安心中震撼道。
以余秋雨的见识,他修改这《葵火剑法》,就如同儒学大家指点一个幼童朗诵《三字经》一样,大材小用。
《葵火剑法》经过余秋雨的修改,只留下了火阳离天和葵水荡日两招。
葵为水之意,余秋雨把原本繁复的后三招给舍弃了,取《葵火剑法》中水、火两式,与《青莲剑典》的木,在李长安体内组成一个小循环,三者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虽然对现在的《葵火剑法》还不能熟练运用,但是只要多施展几次,肯定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关键就在《青莲剑典》之上。
如果学不会《青莲剑典》,那《葵火剑法》在修改后,也只是威力大些,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典也指庄重高雅而不浅俗。
李长安将四字拆开分析,以读书人的角度,单从字面来看,《青莲剑典》四字有远离凡尘,超脱悠远之意。
站在莲池之中,感受着天地悠远,莲花盛开,池水清澈,李长安凝神静气,灵力过经脉窍穴,出五关,渐渐汇聚于盘虚剑之上。
剑身青光大盛,剑式蓄势待发。
李长安出剑,正欲观看这一剑的威势,剑身在空中颤动,一阵强烈的灵力波动,由于波动的位置离李长安太近,震的李长安一个踉跄,显些落入水中,强行咽下,要留出的血水,李长安狼狈的蹲坐在池水上,发甜的喉咙不停的喘着粗气。
“失败了。”
李长安感叹道:“果然没那么简单。”
他擦了擦嘴角要留出的鲜血,盘坐在水池上,恢复调息。
“一次不行,我就两次!”李长安固执的性格发作了。
调息完毕后,起身继续尝试,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李长安有了准备,当然结局还是失败,但是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狼狈。
第三百九十三次失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天了,一直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李长安动摇了。
整整十五天,整整六百九十三次,一次都没有成功过,起初他不服气,什么狗.屁《青莲剑典》,我还不信会难倒小爷我!
作为一名温文儒雅的读书人,为了修炼《青莲剑典》他连脏话都骂了,可是结局还是依旧。
他躺在池塘边的空地上,现在他连行走在水上的灵力都没有了,腹中空空,满眼疲倦,身上已经湿透了,衣服上尽是灰尘和水里浸染的污渍。
他抬起因为用力过度,一直在颤抖的左手,这十五天他除了调息的时候,没有放下剑一刻。
双眼空洞的眸子,望着左手上留着的伤口,这伤口是因为刚刚灵力消耗过度,精神疲惫,自己握剑的手没有抓稳,将自己给划伤的,所幸伤口不是太深,没有留太多的血。
剑把自己划伤的那一刻,李长安就已经昏迷过去了,若不是冰冷的池水将自己冻醒,说不定李长安就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淹死的修仙者。
“是该放弃了吗?”李长安放下无力的左手,用疲倦的声音自言自语。
九月初的太阳不是很热。
微风吹过已经浑身湿透的衣服,反而有一丝冷,耀眼的太阳,刺痛着李长安无法聚焦的双眼,只感觉铺天盖地的倦意席卷而来,无力的双眼皮缓缓闭上。
脑中一阵轰鸣,空洞空白的脑海,不停的反复震动,“我这是要死了吗?”
李长安空白的脑海中,恍惚间出现了青色的背影,那背影转过身来,两鬓霜白,他看着李长安笑着问道:“这便要放弃了吗?,这可不像你。”
又闪过一道背影,那背影魁梧高大,他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高声道:“我自七岁出辽东,大大小小五百余战,满身伤痕,数次深陷险境,数次九死一生,依旧死战不退……!”
“当初韩叔在飒陌草原被天荒部数万人围绞,生死一线,都没有放弃!我只不过是经历了几次失败,就想着放弃;和父亲说的一样,这可不像我!十五天不行,我就三十天,三十天不行,我就八十天,八十天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十年!”
“愚公可移山,蚍蜉能撼树;只要人有志,终有花开时!”
李长安睁开双眼,那双眼没有了之前苍白空洞,恢复了清澈明亮,起身盘坐,恢复灵力。
竹林。
余德常和叶清寒两人端正正竹屋里面的小桌上。
余德常焦急的看着叶清寒,道:“那孩子已经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修炼了两个多月了,你这个做师傅的,也不知道起看看。”
叶清寒给自己和余德常都倒了碗茶,用平淡的口气说道:“修行路上,若是这一点难关都不过去,还谈什么修仙。”
余德常叹了口气,道:“他才练气期,毕竟……,毕竟还是个孩子。”
叶清寒喝了口茶,道:“在我眼里,二十二岁可不是孩子了。”
余德常无奈道:“你做为一个师傅,怎么就这么不近人情。”
叶清寒放下手里的茶碗,道:“师兄请回吧。”
余德常急忙道:“我这茶还没有喝呢。”
“那你喝完茶再走。”说完,就起身离开了竹屋。
刚离开竹林,还没走上几步,就看见两人走过。
这两个人正是叶小春和虎子,虎子跟在叶小春后面,追问道:“师姐师姐!我小师叔去那了?最近没有看见他了。”
叶小春道:“你小师叔现在,还在山下的莲花池修炼剑法呢。”
虎子挠了挠脑袋,问道:“小师叔不是在两个月之前就在莲花池么,还没回来嘛?”
叶小春摇了摇头道:“没有,前两天我去看他,衣衫破碎,满脸杂乱的胡子,我差一点都认不出来了。”
虎子道:“不是吧,那我们快去看看他!”
叶小春叹了口气,道:“别去了,前天我去的时候,我叫他,他都不理我,好像魔障了一样,一个人自言自语,说什么,濯涟不妖,超脱悠远,生生不息之类的废话。”
虎子担心道:“小师叔没事吧?我也去看看他。”
叶小春拍了一下孩子的头,道:“你出事,你师叔都没事,他练气期十层的修为的,那个能伤他。”
虎子抓住叶小春的手,“师姐,你就陪我一起去嘛。”
叶小春叹了口气,道:“今天太晚了,一会儿,天就要黑了,我明天陪你去行不行?”
虎子点了点头,“就这么说定了。”
另一边,叶清寒安静的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有些担心的望莲花池的方向看了看,就往山下走去。
——————
莲花池。
两个月,李长安从满池荷花,坐到荷枯叶萎。
夕阳西下。
太阳的最后一丝余晖,照在李长安的脸上,满身污垢,头发散乱,俨然没有当年李伯阳说的风采不凡。
他左手提着剑,站在池水上,荷叶莲花尽数枯萎,沉于池底,秋天的最后一缕风吹过,明天便是是冬至。
秋风吹动着衣摆,今天十一月初三,八十多给日日夜夜,李长安反复的尝试《青莲剑典》,但是一次都没有成功过,李长安不知道过多少天,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失败了三千七百三十五次。
他眼神浑浊的望着水下,池水清澈无比,能够清晰的望见池底。
池底枯萎的荷花莲叶纹丝不动,鱼儿在游荡时不小心,碰到了一颗莲蓬,一颗莲子落入了水中。
“莲子入水?”李长安喃喃低语。
莲子入水后慢慢被淤泥覆盖,李长安的眼睛出现了一丝光亮。
被淤泥覆盖后,莲子生根发芽,明年春末便会长出荷花,荷花会结出莲蓬,莲子入水,等待着下一次的生长。
生生不息!
“这就是余先生说的往复循环!”李长安的眼睛光亮大盛。
他轻轻挥剑,和过去三千七百多次那样轻轻挥剑,这次盘虚剑没有发出颤动,剑身很平静,青色的灵力渐渐汇聚于剑尖,一朵青色的莲花绽放在李长安的眼前。
莲花落在剑身之上,围绕着剑身旋转。
这朵莲花,有三十二片莲叶,莲叶的形状很古怪,并不是和朵形状的叶子,而像是一片袖珍小剑,层层覆盖,剑尖竖立,散发出高洁、孤傲之意。
这朵莲花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莲花了,而应该叫剑莲。
剑莲花开三十二。
另一边,刚刚赶到的叶清寒,在看到这一幕后,目瞪口呆,李长安这种修剑的门外汉,自然不知道这朵剑莲散发出意境是什么。
叶清寒练剑多年,她自然知道那高洁、孤傲之意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剑修梦寐以求的东西——剑意!
还有一点,生长于小门派的叶清寒或许也不知道,两个多月,三千七百多次,一次都没有放弃的那种执着、固执是什么。
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将墙壁打破!
不到黄河心不死,那就将黄河蒸干!
这种执着、固执之心,被人称为剑心。
李长安剑心之悠远,几近天真。看更多好看的小说!:HHXS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