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换飞机,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个壮举。

不过,就算再轰动,这事也不能够写进教科书,那是因为属于二道贩子。

可是这个操作,绝对震撼人心,尤其对于这个时候做生意的人来说。

这就是名声的作用。

后世牟期中凭借着罐头换飞机的名声,成为了国内的首富。

虽然牟其中因为想法太超前,且有些不切合实际,导致后来出事。

当然,也可能是太招摇,得罪了人。

不过哪怕就是这样,也能够管中窥豹,看出罐头换飞机事件的影响力来。

这也是为什么赵宏图坚持要参与进来的原因。

赚钱倒是其次的,主要是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只要做的事情,利国利民。

名声大了有时候也是很好的。

能够给公司带来很多的便利。

虽然,这次媒体都没有宣传华远集团。

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这就足够了。

而就在外边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赵宏图在学校里边,安心教学和科研。

华远集团公司的员工,主要是蔬菜生产基地和采购的人。

终于汇总了全国各地,农民负担的第一手数据。

赵宏图才发现,去年的大抢购。

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自己想的那么一点。

乡镇企业大规模破产,各地财政濒临崩溃,导致基层政府唯一的经费来源就是从农民手里收。

三提五统和劳役在内的杂项负担,是农业税的10.24倍。

这个税率是如此之高,甚至比熟知的剪刀差更高。

赵宏图看完后,震惊不已。

直接写了一篇文章,农民减负,要杜绝税费不分。

至于这篇文章,最后能不能引起上面重视。

甚至是上面重视,能不能有用。

赵宏图是真不知道了。

唯一能解决的,也就是带着大家致富了。

大家有钱了,总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可就在这时候。

满洲里那边出问题了。

不是什么治安问题,也没有矛盾纠纷。

纯粹是发往苏北的货物,在满洲里发不出去了。

三亿人民币的货物,要八百火车皮才行。

而赵宏图和捷利曼那边,还谈成了一笔三十亿卢布,也就是九十亿的生意。

加起来,那是2400多个火车皮。

而这些轻工产品、食品,都要从满洲里口岸出境,运输到苏北。

此时大量装满轻工、食品的火车车厢积压在满洲里的铁路线上,迟迟发运不出去,已经危及到贸易合同的顺利执行。

赵宏图连忙请假,心急火燎地从京城赶到满洲里亲自催货督战。

到了现场,赵宏图才发现,满洲里是华苏贸易运输中的一个瓶颈。

苏北方采用的是宽轨铁路,我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的窄轨铁路,两者之间的货物必须在满洲里铁路口岸进行换装过货即货物换装。

将华国运出的货物从窄轨火车上卸下来,装载到苏北的宽轨火车上。

同样,对方的货物进来,也要从宽轨车上换装到我方的窄轨火车上。

赵宏图亲眼看到满洲里换装场的换装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发货进度

这段时日他对满洲里的落后的货物换装方式有了切肤之感。

满洲里虽是一座边防重镇,却是一个并不起眼的边陲小城,市内只有两三幢二三层高的楼房。

从满洲里到海拉尔只有一条坑坑洼洼草原小路,没有飞机场,没有公路口岸,市区内没有程控电话。

发货紧迫,为了便于华远集团在满洲里的办事处与京城总部进行业务联系。

赵宏图还是请了京城军区的朋友帮忙,专门从部队申请拉了一条军用电话线。

不过,别人看到的只是大量积压的车厢,情绪焦燥不安。

而赵宏图却以敏锐、独特的眼光看到的是瓶颈即商机。

从那一刻起,他把目光转向了这个边陲小城满洲里,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定满洲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的下一个战略棋子就要落于此地!

一般人只想在满洲里做边贸生意,小打小闹地捣腾日用轻工产品。

甚至赵宏图之前,也是没有考虑过在满洲里投资的。

只想着有南德集团,有牟期中在这边照应。

那就没问题了。

也还没有一家有规模的企业敢在那里进行大规模投资。

但赵宏图既然来了,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不是局限于规划设计几个较大的市场和仓库。

他的头脑中正构画着一幅满洲里的发展蓝图:投资国际公路口岸、国际铁路仓储货场、飞机场等基础设施。

华远集团对外官宣。

将启动满洲里开发计划。

筹划把满洲里建设成东北亚经济中心城市。

此举,将改变包括红球、棒子和我国东南沿海的物流生态,为我国和欧洲联手共同发展,提供最低最快的铁路运输价格和最短的运输时间。

飞机贸易的巨大成功,为牟期中赢得了巨大声誉。

满洲里市政府,对牟期中相当重视。

华远集团,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民营大企业。

赵宏图在国内,是有名的经济学人,声誉还是很高的。

以及赵宏图对满洲里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引起了满洲里市政府的重视。

他的身份和地位,那绝对不是牟期中可以比拟的。

赵宏图来了后,满洲里市长祝广亲自陪同。

一行18人访问了满洲里,参观了华苏国门通道、互市贸易区、达莱湖等。

双方就华苏之间的经济合作前景、满洲里在华苏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华远集团开拓苏北市场的决心及计划等方面,广泛交换了意见。

满洲里聘请华远集团总裁赵宏图为满洲里的经济顾问,参与满洲里的全面开发,赵宏图欣然接受了邀请。

随后,双方举行了两轮正式会谈。

1989年10月9日于满洲里签署了《满洲里与华远集团会谈纪要》。

祝广和赵宏图代表双方在纪要上签字。

此次会议上,华远集团决定立即筹建满洲里华远分公司,和铁路部门合作,一起将后贝加尔铁路延至满洲里市内。

建立大型货场,落地换装,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华苏经济合作的运输问题。

开辟满洲里至莫斯可国际列车,吸引国内企业和苏北企业来满洲里。

在满洲里建成巨大的国际现货市场,开通京城至满洲里列车,让更多的人顺利进入满洲里。

积极筹建满伊地方铁路,扩大满洲里的疏运能力。

建立大型创汇农业基地。

每一个动作,都是大手笔。

赵宏图这一系列举措下去,立马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

这可不是牟期中那样,都是一些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地措施,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

满洲里成为了琼州之外,第二个创业的网红地。

引来了国内一大批企业在此落户。

比如,石头哥的旺科,现在已经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更是在满洲里拿地开工。

一大批人才,也开始流向满洲里。

满洲里的开放,更是倒爷的春天。

有志向于开拓苏北市场的,在向满洲里云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