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室里阳的光非常充足,加之保持得很干净,就连空中飞舞的灰尘都极少,目光所及一片澄澈。

李啸行说自己不参与只看看,却翘着二郎腿把谈话席的几个文件看了个七七八八。

说是举报,其实是纪委在进行例行基层调研时,收到两名学生写的意见反馈。学生也没指名道姓,只说觉得加班制度不合理,希望能有倒休的选择。

学生对这方面的法律不敏感,提意见也没提到点子上。此事可大可小,但看目前纪委严阵以待的状态,是想尽量往大了追究。

李柏舟缄口不言,大概是不肯递这刀子出去。

李啸行合了文件册,抬头对吴部长笑了:“这么个事儿,至于谈两天吗?今天下午开个会讨论一下吧。”

吴部长犹豫了一下:“书记这几天不在……”

“你谈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把事实搞清楚嘛,开个会就什么都清楚了……”李啸行说着起身要走,“不行就把学生也叫上,当面谈一谈。”

“那可不行李总,”吴部长赶紧拦,“我这儿的资料您就当没看过,千万别……”

李啸行哂然一笑,拂衣出了门。

看他走了,吴部长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与此同时,李柏舟也轻轻地呼了口气,小心地活动了一下左边肩膀。

两天了,一上班就来谈话室报到,下班才被放行。他晚上还要处理白天的工作,睡眠稍有些不足,刚才也算是强打精神。

吴部长倒是很有人道主义精神,将他照顾得挺好。

但也仅限于对普通人来说的挺好。

这个房间够暖和,他活动量也少,这方面来说倒也算被迫休息。

只是坐在这儿保持同样的姿势久了,身上还是有点僵硬难受。

好在,等来了李啸行,估计这谈话也快结束了。

李啸行刚才既然开了口说要开会讨论,必定稍后就会下发会议通知。到时候有什么问题对策,摊开了说清楚便是,总不至于全都悬在他一个人笔下了。

李柏舟推开面前的两页纸,百无聊赖地去望窗外。

这个谈话室设置在办公楼一楼,而外面的厂房窗子开得高,从这个窗户向外看去,只能看到一片灰色的厂房墙壁,实在没什么好风景可言。

但李柏舟无所事事,还是默默望了许久。

望着望着,他忽然觉得窗外的风里翻滚着飘过几点灰白色。

是……下雪了吗?

李柏舟皱起眉,可是此刻外面分明阳光透亮,穿过玻璃在房间里投下窗框的影子。

不是雪,那是什么?

李柏舟猛地起身,想要绕过桌子去看。

他的动作把吴部长吓了一跳:“舟总,你……”

他话都没问完,就发现李柏舟猝然睁大眼,一脸震惊之色,连忙也回头去看。

这下不用李柏舟说话,他也能瞧见外面发生了什么。

因为阵阵北风已经裹着肉眼可见的灰黑烟尘从窗外翻腾而过。

与此同时,消防车的警报声也遥遥响起。

“哪里着火了?”李柏舟问出来才发觉自己问错了人。吴部长一直和他在一起,怕是比他还更茫然些。

“我去看看。”李柏舟改口说。

吴部长梗了一下,发现李柏舟没等他说话拔脚便走,无奈叹道:“一起去吧。”

说话间李柏舟已经打开了谈话室的门,门外杂乱的脚步和呼喊声也随即传了过来。

李柏舟侧耳听了一下,没听到火警警报声,便直接穿过楼道向楼外走去。

有办公楼里的员工看到他,停下来打招呼:“舟总。”

“哪里起火?”李柏舟脚步不停地问道。

“好像是加工车间,我们在楼上看到冒烟了!”

加工车间主要负责切割和简单的焊接工作,不涉及太多的化学用品,但机器设备不少,加工时也难免会有火花。

是电缆老化燃着?还是气体瓶出问题?李柏舟一边走一边想着,拐过办公楼的路口,便看到滚滚浓烟从车间的窗子冒出来。

这是……他停了脚步,眯起眼睛。

那个窗子不是生产车间的窗子,而是辅房的。

车间的辅房一般用作办公场所和仓库,是不进行生产的,使用率并不高。

那里为什么会起火?

李柏舟继续往前走了几步,忽然脑中一惊。

他想起之前李啸行跟他说过因为宿舍紧缺,安排了一些工人暂时住在辅房里。

后来于秀丽也来问过一次,问这些人该怎么管理,要不要收宿舍费。

他当时不想和李啸行争辩,打算先放一放,回头再说。

可是许多事情接踵而来,这么一放,竟然就一直没顾得上处理。

两辆消防车从厂门口驶进来,从李柏舟身边疾驰而过。

李柏舟干脆跑了起来,一路径直跑到车间侧面辅楼的入口处。

消防人员动作神速,已经在入口围了一圈警戒线,有几位消防员冲进去查看情况。

李柏舟好久没这么剧烈运动过,气都有点喘不过来,急急忙忙在人群中找到加工车间的孙厂长问道:“清点人数了吗,里头还有没有人?”

孙厂长也是满脸焦急:“我们车间的都在这儿了,可是住在楼上的不光我们车间的,还有其他车间的,不知道都出来了没有……”

李柏舟拿出手机打电话给于秀丽:“把辅房住宿名单发给我。”

他挂了电话便扭头去寻找各厂的负责人,这会儿人多手杂,有人急匆匆跑过没留神撞了他一下,李柏舟一个站立不稳差点摔倒。

有人扶住了他。

李柏舟道着谢站好,才发现扶他的人是李啸行。

李啸行的样子看上去有点狼狈,好像是已经进去过楼里了一次,脸上挂着黑灰。

“怎么样?”李柏舟问。

李啸行摇摇头:“我只看了一楼,没来得及上去。”

李柏舟定了定神,“嗯”了一声:“现在里面不一定安全,不要冒险。”

他的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收到了于秀丽发来的住宿人员的名单。李柏舟低头看了一眼,抬起头时李啸行已经明白,出声招呼周围的人集中列队。

各厂厂长被召集过来,拿着名单一一点名。这栋楼上住着的员工一共36名,其中22人都在上白班。也就是说,此刻在宿舍休息的有14人。

厂长们点完,李啸行又亲自点了一遍,现在只有12人在。

“这两个人,立刻打电话,确定一下人在哪!”李啸行命令道,转身去跟消防员说了这个情况。

消防员面色也很凝重,通过对讲机和楼上的消防人员不断联系着。

这时候窗口的滚滚黑烟渐渐稀薄了下去,上去的消防员也下来了一个,说没发现有被困或者受伤人员。

这时候,那边联系这两个人的电话终于打通了,说是今天没在宿舍住,出去到街上买东西了。

人员伤亡的警报解除,李啸行和李柏舟都松了一口气。

“上面情况严重吗?”李柏舟问。

“过火面积不小,”消防员回答,“可能是电热毯或者小太阳着火,冬季这个原因最常见。”

在公司的宿舍楼里用电,是有电压保护装置的,员工用这类大功率电器很容易就会断闸。但是在车间就不一样了,这里的电压承载能力要比宿舍大很多,因此也需要更严格的消防措施。

因此按照规定,这边是绝不应该住人的。

“还是再看一遍吧,不然不放心。”李柏舟说,“现在能上去了吗?”

消防员首肯道:“我刚才也想说,要不你们来个人跟我们一起看一遍,我们不熟悉里面的结构,怕漏了。”

“那我去吧。”李啸行说。

他开了这个口,旁边很多厂长部长的赶快纷纷请缨,表示要一同上去。

消防员摇头:“要戴设备的,设备没那么多,一两个人就行。”

李啸行还要说话,却看到行政部的实习生小刘正从路那边跑过来:“李总!总集团分管安全的领导在电话里找您呢!”

这次失火虽然暂时还没发现人员受伤,但足够引人注目,想必集团那边已经听说了,要找他了解情况。

李啸行不耐地皱眉掏出手机,一解锁就看到一长串未接来电。他一时不知道要回哪个,干脆不回,锁了屏正打算重新装回去,李柏舟却压了一下他的手。

“我去吧。”李柏舟轻轻说。

李啸行一怔。

李柏舟没等他回答,已经从消防员手里接过了装备,然后转身点人道:“孙厂长跟我一起。”

李柏舟是同时负责人事行政和后勤的,这件事他来善后也算合适,加上熟悉这边房间安排的加工车间厂长,自然更加妥帖。

只是李啸行总觉得这个场景异常熟悉,仿佛……发生过很多次。

似乎每一次他遇到难解的困难,苦于分身乏术的时候,李柏舟都会温和而坚定地站出来,默默承担起各种繁重任务。

之前李啸行习惯了,最多在心里赞他一句,默默松一口气,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却难以启齿说出那个“好”字。

他怔在这儿的几秒,李柏舟已经披上外套,系着安全帽的扣子转身要走了。

李啸行一把拽住了人。

“嗯?”李柏舟抬眼从安全帽的帽檐下看他,“怎么了?”

李啸行还没想好要说什么,但时间仓促,他也来不及去组织语言了。

“小心些,随时联系。”李啸行抬手帮他紧了一下帽子的系带,匆匆说道。

李柏舟闻言微微笑了,帽檐下眼睫一弯:“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