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的前一天,正房盖好了。接着盖东厢显然不现实,虽然韩家的伙食不错,黎扬手下的人还有李师傅带来的也盼着回家过年。

在韩家连续做了四个月,都是小有积蓄,韩十三痛快地结算了工钱,又打包了一些茶叶蛋、馒头、方便面之类的让他们回去接孩子。一个个喜笑颜开的离开,离开前特意问清了哪一天开工。

哪天开工?

韩十三也想着早点开工,于是定在正月十六,过完元宵节的第二天。

要过年了,杜子铭那边要货突然多起来,肉松饼先是翻了倍,变成了隔天两千个,没几天又变成每天两千个。三斤猪肉换十二个肉松饼,光肉松饼换杜子铭的猪肉这一项,每天就能带来六两多银子的收入。这不还有雪饼、鸡蛋、小吃店、超市的收入。

除了留二两银子放系统备用,丹凤也没瞒着家里,连同杜子铭送来的二十两银子分红也一起上交喻氏。韩十三大大松了一口气,现在家里的银子,别说年后盖东厢,就是再买两三亩田也是够的。两口子一商量,又把钱还了给她。只留下小吃店和超市的收益。夫妻俩也发话了,她赚的就让她留着,给自己攒嫁妆。

韩丹凤手上的银子蹭蹭涨,一眨眼就有了上百两。

韩家人闷声发大财,谁知给人盯上了,林大壮家的林毕氏娘家姐姐来找妹子借钱,看到林家的孩子在吃茶叶蛋不免多问了一句,才知道新搬来李家村的韩家卖的。林毕氏跟韩家关系不错,她是第一个卖鸡蛋给韩家的人,也是第一个带头扩大养鸡的人。他家多的时候能下三十个蛋,一天能赚十文钱,虽然现在天气太冷不太下蛋了,林毕氏就盼着天气早点暖和。

一天赚十文,林毕氏的姐姐罗毕氏眼睛都直了。

她是高嫁,嫁给了临镇的童生罗长秋。说是高嫁,其实也就是名气大。罗家二老自持是童生老爷的长辈,田里地里的活是不干的。罗长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童生的名气听着好听,顶多给人写个对联、别人家有红白喜事做个司仪混几个铜板自己买点酒喝,家里上上下下的老老幼幼全指着罗毕氏。

罗毕氏眼看儿子大了,罗毕氏的儿子罗小春也中了童生。罗长秋已经放弃考秀才,罗小春还年轻,还想着考个秀才,中了秀才,县里每年会发补贴,除了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里。要想考秀才,罗小春就得继续读书,家里哪还有这个钱?罗毕氏就想着找个媳妇,其他没要求,就是希望嫁妆能多一点,最好能供罗小春中完秀才。

这不,一看韩家有钱,罗毕氏就心动了。央了林毕氏给她儿子保媒。林毕氏还不知道她家的情况吗?她这姐姐在娘家时还好,自从嫁了人,就成了个雁过拔毛的性子,每次过来,提半斤白糖,回去时是这个想要那也想要,她这人还特好面子。明明是她自己拿的,偏要说是送她的,妹夫的好意不好拒绝。

李家村的人都觉得韩家有钱,没看到盖完西厢又盖门脸房,盖房门脸房又盖正房?听黎扬说,等过了年,还要盖东厢。不说其它的,就是他家的小吃店、超市,每日也有上百文的收入。一百文是什么概念,韩十三干了十六年的捕头,涨了多次工钱,也就涨到一百文一个月。这在村里还属于高收入,韩家的小吃店和超市,在村里人的眼中,就是两只会下金蛋的鸡,羡慕的有,想巴结看能不能吃汤的有,也有那嫉妒的,只能在心里时暗戳戳地。

林毕氏第一反应是拒绝,罗毕氏却一个劲让她去提,还许诺事成了给丰厚的保媒钱。

林毕氏也想着,万一韩家大姑娘看中她外甥的童生身份呢?成了姻亲,韩家肯定会更照顾她们家。听说年后韩家的第三个门脸就要开张,到时缺人的话或许她可以去做工。

这么一想,毕婶子坐不住了,提了家里剩下的十几个鸡蛋,去韩家卖鸡蛋去。

卖鸡蛋是假,保媒是真。

林毕氏找到喻氏,卖完了鸡蛋,就问起丹凤有没有预定下人家。

喻氏一听,这是要保媒的节奏,拿了个馒头招待毕婶子,“她婶子,你可是有合适的人家?”

林毕氏就说了罗小春的情况,她也没说谎,只是下意识地强调罗小春小小年纪,已经是童生,淡化了他家揭不开锅的情况。

听说是童生,喻氏一喜。韩家大房压在二房头上这么多年,不就是大房的继祖会读书,考了童生。心里已经满意了七分,只是家里的大事向来是韩十三作主,她也就没直接答应,说是要跟孩子她爹商量。又塞了两个茶叶蛋给林毕氏,让她带回去给家里小孩子吃。

林毕氏是个会看眼色的,一看喻氏的表情,就知道她很满意,也就没推脱,收下茶叶蛋,拿着没吃完的馒头回去告诉罗毕氏这个好消息。

“我看这事,八成要成!”林毕氏最后总结。

罗毕氏大喜过望,自觉立了大功,钱也不借了,赶回罗家报信去了。

原本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可丹凤自从风寒好了,赚得越来越多,在家里也越来越有发言权,于是当天晚上,一家人坐在新打的桌子面前,韩十三问起了丹凤的意见,“你觉得这罗小春怎么样?”

罗小春怎么样?她又没见过。听喻氏的话,十五岁就过了童生,今年十七,她了解的也就仅此而已。虽然这年头流行盲婚哑嫁,真轮到自己身上,丹凤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二宝向她挤眉弄眼,徐夫子说了,以二宝的水平,要过童生,还得三到五年。因此他对过了童生的罗小春很是佩服。如果有个童生姐夫,他觉得还挺不多。

大宝做了将近一年的小二,想法不如二宝单纯,问题直接切中要害,“这个罗小春家里有些什么人?靠什么营生?”

丹凤什么也没问,直接给了答案,“我不嫁。过几年再说!”

她才十四岁,在现在也就读初二的年纪,她并不着急。而且……她是来这个世界收猪肉的,现在猪肉已经降下来了。说不定刘睿老头想起她,让她回去,她不想留下个烂摊子给韩家。

朝夕相处近半年,也相处出感情来了。丹凤甚至很少想起她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可是刘睿老头不可能一直把她丢在这里,总有一天会让她回去。现在韩家也富裕起来,就算少了她,日子也不会难过,她也就放心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