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铺子仅剩下二两,韩丹凤叹了口气,回房的时候直接把六匹布投了系统,得到四两银子。
拿着这仅有的六两银子,韩丹凤在马车经过布店的时候让青松停一下。
掌柜一看韩丹凤又来买布,脸上笑开了花,韩丹凤趁机表示自己要在三羊镇开布店,拿货有没有优惠。
韩丹凤还真找对了地方,掌柜的自己家有染坊,让点利问题不大。掌柜直接让利了三成,原本三百文一匹的布,现在只要二百一十文,韩丹凤大手一挥,要了五十匹。还跟掌柜的说了,下次进货可能派别人来,到时会报她的名字,让掌柜的记得优惠。
钱是不够的,韩丹凤也没有慌,先给了六两,剩下的说是回马车拿钱,抱了两匹布回马车,青松等人主动给她帮忙。
她等布搬得差不多的时候,投了六匹布给系统,拿了钱给店主。青松等人也不知道她具体订了多少布,也没在意外有没有少。钱袋再次清空,韩丹凤的布多了三十八匹,韩丹凤很是满足。
“丹凤,你可回来了!”喻氏看到丹凤,喜极而泣。
“你再不回来,我就得拒收鸡蛋了,收得我胆颤心惊的,万一臭了可咋办!”喻氏带着她来到西厢,打开门就看到满眼的筐子,筐子里堆满了一个个鸡蛋。
不同于喻氏的胆颤心惊,丹凤看到这些鸡蛋,简直想大笑三声。
“这有多少鸡蛋呀?”她问喻氏。
喻氏说,“有三千多只呢!中午还在跟你爹商量,要不先缓缓收鸡蛋。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以前也没这么多鸡蛋,这段时间可能是鸡下蛋比较多了。”
“还有前村那王二姑娘,说是你教了她做个购物车,她那购物车做得比我们家的还大,一次能拖一百二十个鸡蛋,她最近也做起了倒卖鸡蛋的生意,天天从村上收了鸡蛋送过来,每天最少要送一趟,最多的一天送了三趟。”
这年头,交通不便。青松虽然前几天来了一次,也没说韩丹凤什么时候回,喻氏和韩十三就很忐忑,一天能收四五百个鸡蛋,就是一百多文,他们可亏不起,再这样下去,家里存银都不够收鸡蛋了。
看着满房间的鸡蛋,这可真是解了韩丹凤的燃眉之急,眨眼之间,让喻氏愁眉不展的三千多个鸡蛋不见了,变成了十七两银子。
韩丹凤拿了三两给喻氏,让她继续收鸡蛋,喻氏这次没推辞,她身上确实没多少钱了。
“韩姑娘,你的布放到哪里?”青松进来问。
韩丹凤把装鸡蛋的空筐子叠起来,又放了几条凳子,就成了放布的好地方。
喻氏一看这些见都没见过的布,把手洗了又洗才敢搬,生怕一不小心弄脏了,“丹凤,你弄这么多布回来干嘛?”
“拿来卖的,这些布料在我们三羊镇这边都没有,应该可以卖个好价格。”丹凤告诉她娘。
反正她不担心,万一卖不出去,不是还能投给系统。
门口的动静惊动的韩家市场的人,其中卖布的葛小哥特别眼尖,主动过来搭话,“丹凤,你这布不是本地的吧?”
“葛小哥,这布你要吗?”韩丹凤也不拐弯抹角,她进这些布,第一个目标对象就是葛小哥,万一不要就拿去三羊镇。
“要要要!”葛小哥说得很是大声,生怕说小了被人抢了去一样。
“就是吧,我现在钱不够!”
韩丹凤把他请到放布的房间,“都在这里了,小哥你看你要多少?”
“你这,要多少钱一匹?”葛小哥问。
丹凤早就想好了,“三百三十文一匹,不还价!”
“这么贵!”葛小哥大叹,他的细葛布也才六十文一匹,韩丹凤带回来的布料很是柔软,染色也很精美,只是这价格也着实贵。
“葛小哥,有句话叫贵得有道理。你摸摸这面料,你做这行这么久,应该也认识不少有钱的夫人小姐。这些布料在三羊镇都是独一份,比起细葛布,这些布料更衬他们的身份,相信她们不在乎这几百文,只要料子漂亮,穿出去有面子。”
葛小哥显然被说动了,“那先给我来十匹。”
韩丹凤笑出了甜甜的酒窝,一匹布赚一百二十文,十匹就是一两二钱银子,“好咧。你自己选,看要哪些花色!”
韩丹凤拿货的时候,尽量选的不同颜色,四十四匹布,有二十多个颜色,葛小哥为了难,感觉每个颜色都好看。
此时,孙林正好来送鸭毛,来找韩丹凤,看到这些布料,感叹,“韩姐姐,你这布真漂亮。”
韩丹凤跟他开玩笑,“你想要?”
孙林认真考虑一下,觉得卖出去压力不大,“给我来五匹。”
看他来真的,韩丹凤不淡定了,“这些布可是要三百三十文一匹,就算你是我熟人,可不能少!”
“没问题。这些银子,加上院子里的鸭毛,够了。”孙林掏出了一两银子。
韩丹凤收下银子,“那你看要哪五匹,也去挑吧。”
她自己先挑了一匹藏青色带竹枝暗纹的放到一边,“这匹我自己得用。”
这一匹布她是准备留着给雷先生做衣服的,自己家人的颜色可以将就,雷先生的可不能将就。
怕拖下去都被选了,葛小哥迅速的选了十匹,孙林也就选了五匹。
到家就卖出十五匹,韩丹凤松了一口气,房间还有一半空着,她就直接在系统里兑换起零食来。
方便面二百箱,其余八种各五十箱,想起青松等人帮她带了货,她又兑换了九箱方便面,给三人一人送了三箱。
青松等人也见识了江州人抢方便面,一下子送他三箱方便面,说实话,比给他几十文还开心。
韩丹凤并没有立即告诉他们,货已经备齐,而是让他们先回去休息,明早再来拉货。几人留下辆马车,谢过韩丹凤的方便面离去。
晚上,韩丹凤告诉爹娘买了铺子,韩十三和喻氏齐齐惊到,只有大宝比较淡定。只是当韩丹凤说铺子写的是大宝有名字,大宝也不淡定了。
“姐……姐姐你……”
韩丹凤解释,“我怎么啦!我不是看那铺子做吃食店挺好的,到时你去开店正合适么,到时也不用改名字了。”
“只……只是……那可是江州的铺子。”大宝总算说完了一句话。
“江州也不是很远呀,坐马车两车就能到。”韩丹凤说。
“不是远不远的问题!江州的铺子那么傎钱,怎么能写我的名字?而且这一百两几乎都是你赚来的。”大宝拒绝。
韩十三也说,“丹凤这个铺子还是改成你的名字吧!大宝要,我跟你娘可以帮着他挣。”
喻氏也点头。
韩丹凤怎么能同意,她现在要了家里所有资源,爹娘帮着她买了十五亩田,她还有地,而大宝和二宝什么都没有,“爹,娘,我赚的钱,其实也还是你们帮的忙。像这次我离开家几天,你们帮我收了三千多个鸡蛋,我才能一下能赚十几两银子。”
“就是这次在江州,买铺子二宝虽然没拿钱出来,可我赚的钱也有他一半。我想过了,这个铺子给大宝,下次有合适的铺子或田地,就买了给二宝,接下来还要置办点产业爹娘拿着,以后养老不发愁。”
这年头可没有养老保险那些,只能自己想办法囤点产业,不至于老了没钱花。
眼看丹凤想得那么久远,韩十三和喻氏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这闺女没白疼。
第二天大早,青松等人就赶着马车来了。青松先是确定了方便面有两百箱,才开始搬货。韩丹凤把又攒下来的银子,拿了六两给青松,让他下次来,如果马车空,就帮她带布料回来。韩丹凤向来大方,有吃的也没落下他,青松自然答应了,搬完货,三人赶着满满的马车离开。
今天葛小哥没来摆摊,韩丹凤猜想他是推销布料去了,果然到了下午,葛小哥来了,见到韩丹凤就问,“丹凤,你这里还有多少布料,我全要了。”
丹凤算了算,带回来四十四匹,昨天卖了十五匹,自家还要留下六匹,就只剩下二十三匹了。
葛小哥一口气全要了,原来他今天按照韩丹凤的方法,找了熟客,已经卖完了八匹布,这个布料贵,他赚得也多,一匹布能赚七十文,一天不到就赚了五钱多银子,可比卖细葛或粗布赚多了。
葛小哥还问什么时候还有,这个韩丹凤可不敢保证,只是说了有了第一时间告诉他。
葛小哥又挑走二十三匹,韩丹凤把剩下的布搬到喻氏房间,去了前面门脸房帮忙。
“丹凤,你现在有空,兑点方便面出来吧,小吃店的方便面卖得差不多了。”喻氏告诉她。
大宝也凑了过来,“我这也要十箱,也不知道最近怎么回事,一下子买方便面的人多了几来。我听客人说,这在外地是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的东西。”
丹凤噗嗤一笑,深深地怀疑这话是从江州传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