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妃失踪的事情,让李跃颇有些紧张。
毕竟齐妃身上带着的,可是有关大金国体的秘密。
若是让她就这么回到北齐的话,只怕以后李跃再想挥师讨伐北齐,就要遇到不小的阻力了。
所幸,此事已然吩咐给重要的人去查办了。
李跃也只能在大内之中静静等待,期望张恨水能够将齐妃早日带回。
李跃可是非常的想念这样一位曾经与自己同床共枕的妃子的。
这样又过了几日。
李跃偶然上朝。
户部尚书秦德忽然上奏:
“启禀陛下,最近黄河接连改道,指使河东、河南一带连连遭遇水灾,百姓流离失所!”
听闻了这个消息。
李跃瞬间面色一沉。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之上,群臣接连开始议论起来:
“这黄河改道,可是关系到本朝命脉的大事啊!若是不好好处理,只怕会掀起一场滔天祸患。”
“如今河东、河南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四处流窜,若是不好生安置的话,恐生瘟疫呀。”
“这黄河自本朝以来一直都安宁祥和,为何近日突然决堤呢?”
听到这帮大臣的议论之声。
李跃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你们这帮大臣每天在自己的位置上饱食终日。”
“今日百姓有难,朕正是依仗你们的时候,一个二个的怎么先开始慌起来了?”
“还不赶快给我拿出一套方案来?”
此话一出。
整个大殿之上霎时间一片死寂。
过了一会。
只见翰林院翰林祖冲忽然走到殿前,奏请道:
“启禀陛下,此番黄河改道,微臣以为,有三项举措,可以平顶此项危机!”
李跃眯了眯眼睛,泰然道:“说。”
祖冲继续说道:
“第一步,应当派遣官员带上钱粮前往灾区赈济灾民,同时再召集数万郎中,检查灾民病情以防瘟疫发生。”
“第二,应当彻查灾区贪污腐败问题,命三法司巡捕前往,以效督查之职责。”
“第三,此番黄河改道,各种缘由,恐因大坝年久失修导致,陛下宜新修堤坝,防止再度出现此等天灾!”
听完了祖冲的发言,李跃忍不住微微一笑,指着祖冲道:
“祖翰林果然是我大金社稷之重臣啊,那此次赈灾之责,朕就交到你身上了!”
说罢。
李跃随即宣布散朝。
回到御书房之后。
门外。
左鸿章忽然前来觐见。
李跃知道他肯定是因为早朝上的事情有许多不满,所以才会私底下来见自己。
于是他大手一挥,对着门边的金吾卫道:“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
左鸿章规规矩矩地站在了李跃的面前。
“微臣,李鸿章,叩见陛下。”
李跃轻轻抬手。
“平身,左阁老,你对今日早朝的事情,有何看法啊?”
左鸿章言辞恳切,道:
“微臣以为,黄河改道一事,既大又小。”
此话一出。
李跃倒是有些错愕,他眉头一挑,淡然道:
“哦?你这话,朕怎么一点都不明白呢?”
左鸿章这才逐字逐句地跟李跃解释。
“陛下,这黄河改道,每过五百年便会再发一次,而若是盛世遇到此事,便极有可能由盛转衰,若是乱世遇到此事,便极有可能造成生灵涂兰!”
“所以说,此事影响极大,需要陛下小心应对!”
李跃听到这番话,忍不住点了点头。
“那你方才又说小,这又是何意呀?”
左鸿章微微一笑:
“微臣所说之小,乃是建立在成功修建堤坝的前提上。”
“若陛下能效仿当年大禹治水,修建黄河大堤,此事功在千秋,必将福泽万年!”
“陛下的隆恩,亦将永保江山稳固!”
听到这,李跃算是彻底明白他的意思了。
“总之,这件事情的成败,就在这个堤坝的修建上面了,对吧?”
左鸿章连忙对李跃行了个大礼:“正是!陛下。”
想到这。
李跃忽然叹息了一声,兀自黯然。
“但是……朕也是有心无力啊!”
“之前被各地藩王吸血吸得太狠了,导致我大金国库空虚。”
“现在朕才刚刚想治理一番藩王之事,便遇到了此等棘手的问题。”
“朕就算是想修建这堤坝,也不知从何处拿钱来修啊,总不能,再兴苛政吧?”
此话一出。
左鸿章也顺势抛出了自己的见解
“陛下,此番修建堤坝一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并非是为了享乐所用。”
“若国库空虚,臣以为,陛下可向天下人借钱!”
听到左鸿章的话。
李跃瞬间脸色一沉,怒斥道:
“左鸿章,你好大的胆子!”
“朕乃是万圣之躯,九五之尊!你敢让朕向天下人借钱!”
左鸿章自知此言必定会触怒龙颜,直接跪到了地上。
“陛下,臣也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着想,为了大金着想啊!”
“若是堤坝不修,那黄河改道一事,必定会一拖再拖,恐成大患!”
李跃听到这番话,也明白左鸿章的用心良苦。
“平身吧,左阁老,朕也知道你是一番良苦,只是可惜……”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去向谁借钱呢?谁又敢借钱给朕呢?”
左鸿章并未犹豫,直言道:
“臣听说,淮南王李贤、宁王李龙景、镇南王李胜皆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若陛下以兴修水利之事向他们借钱,恐怕,几位王爷都不会吝啬不给吧……”
左鸿章的这番话,直接说中了李跃的心中通电。
削藩这件事情,正好是李跃心中的重中之重!
而此时发生的黄河改道一事,正好给了李跃一个绝佳的机会。
兴修水利,正如左鸿章所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跃若是打着这个旗号来让诸位藩王们要钱的话,他们必然不可能拒绝。
就算拒绝,李跃到时候也有各种机会能让他们把钱拿出来!
只要让他们拿了钱,那自然就削弱了他们的实力,让他们无法再保有大量兵马了。
这,也为之后李跃进一步削藩铺平了道路。
想到此处。
李跃大手一挥:
“好!左阁老所言甚是!朕,即刻便要向几位叔叔伯伯们下旨,召他们来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