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因为家里银票失窃一案,林鸿远特地请了假。所以当他从再来客栈出来的时候,就带着银票回了家。

走的时候,他又回头看了走在他身后,磨磨蹭蹭的苏妍。也不知道那样善良的苏娇,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妹妹。为了一个男人偷银票就算了,还要把罪责推到自己亲姐姐身上去。

苏妍原本跟刘来富走在一起,见林鸿远还在看着她,不禁打了个冷战,头垂得更低了,就怕他把她抓进大牢里关起来。吃过牢饭的人,还怎么嫁人啊

回去之后,林鸿远第一件事就是把银票给了林许氏。

而此时林许氏正在碧云的房中,正跟她说着话呢。她总觉得孩子大了,都不听她的话了,什么都向着自个儿媳妇。

碧云因为自己的手骨折了,几天之类都动不了手,所以在房里休息着。不用想,她又把这次的恨加在了苏娇身上。虽然她没有看到是苏娇在地上丢了珍珠,她才会摔倒的。

但讨厌苏娇,在她看来,原本就是她该做的事情。

林鸿远敲了敲门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碧云,却又当做没看到似的。直接跟林许氏说道:“娘,那张银票我找回来了,原来昨天是一个小贼潜进了咱们家里,这才会丢了五十两银子。”

“我省问了一番,这才得知他没有把所有银票拿走,而是只拿了五十两的原因。原来是他爹病了,没有钱看病,所以才没了办法,出此下策、现在他已经后悔了,所以衙门会从轻发落。”

林鸿远不准备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要是林许氏知道是苏妍偷的银票的话,恐怕会对苏家的印象更差,而且会把这事算在苏娇头上。

林许氏听了这话,倒是信以为真了。她只会怀疑苏娇,倒是没有化已过自己儿子。

收好了银票,林鸿远再次跟她说,今后再也不许这样冤枉苏娇了。林许氏支支吾吾的,只道若不是苏娇的那个妹妹,她哪里又会怀疑苏娇呢总归是就是不想承认自己错了。

林鸿远没有多说什么,因着只是请了一上午的假,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回到衙门去了。

林鸿远走后,碧云这才敢说话。她早就想反驳几句了,但一对上林鸿远的眼神,就什么也不敢说了。她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那么喜欢他,他难道看不出来吗

她都已经十八岁了,再不嫁人就是老姑娘了,一直在林家伺候林许氏不愿意嫁人,就是因为当初林鸿远娶苏娇的时候,答应她,说过阵子就让林鸿远纳她为妾。

可是如今几个月都过去了,她还是没能嫁给林鸿远。只要能嫁给他,哪怕是做妾,她也是愿意的啊。

林鸿远对苏娇一片真心,她无法从林鸿远那儿下手,所以只能在林许氏面前多说苏娇的坏话。反正她伺候了林许氏这么多年,对她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秉性非常了解,只要别人在她面前多说几句苏娇坏话,保管她什么都信。

“夫人,您觉得少爷说的话是真的吗”碧云状似无意的说道。

林许氏做在床边的椅子上喝茶,听她这样一问,也不过是随便应了一声,根本就没在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远儿还会骗我不成”

“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少爷是个孝顺的。但少奶奶却不见得了,夫人您想想看,苏妍可是苏娇的亲妹妹啊,连苏妍都这样说她了,难道苏娇就真的那么好吗我倒是觉得铺子亏空的可能性很大呢。”碧云的眼中满是恶毒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远儿替苏娇隐瞒了事实”林许氏放下茶杯,问道。

“碧云不敢这样说,但少爷有多喜欢少奶奶,夫人也知道。原本少爷是那么的孝顺,可自从娶了少奶奶之后,就一直跟夫人作对。其实哪一个婆婆又不会说儿媳妇,打儿媳妇呢”碧云说道。

“我觉得夫人对少奶奶已经很好了,少奶奶原本就是个乡下丫头,要不是嫁进了林家,又怎么可能开这么大的铺子每天吃的这么好,穿的这么好,还不都是因为嫁进了林家”

“少奶奶做错了事,夫人作为婆婆,说上几句又怎么了夫人,你恐怕是不知道,我以前还见过一个婆婆把儿媳妇吊在树上打呢。就这样,那家的儿子也是没说什么,打完之后,儿媳妇更乖了,连句顶嘴的话都不敢说了。哪里像少奶奶这样啊”

林许氏听罢,心中其实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她收拾苏娇的时候,林鸿远在旁边看着,却不会阻止。其实她就是有这样的心思,儿子越是反对她做的事,她就偏偏想做。想看看在儿子的心里,谁更重要

但她还是摇了摇头,说道:“你这说的,都是乡下的那些村妇做出来的事情。我像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吗我平时罚她,都是因为她做错了事,否则我怎么会罚她呢只不过远儿还真是太宝贝她了,我这个做娘的,真是骂不得也说不得,更别说打了。”

碧云听罢,赶紧说道:“那夫人就更要做到一件事了,那就是把控住家里的财政大权,这样一来,少奶奶才不敢把鼻子翘到天上去。现在她敢这样,还不是因为自己开了一家铺子,认为自己了不起了。”

林许氏听了这话,倒是认真的思索起来。她还在啊,这个家的财政大权,没道理轮到苏娇去管理,所以,她决定把铺子的钱拿过来。今后每个月,都要把铺子里盈利的钱交给她。

林鸿远去衙门之前,又去了一趟同福斋,见到了苏娇之后,问苏娇苏妍是不是订了亲。但苏娇问起来的时候,他没有把那件事说出来,只是说看到苏妍跟那个男人在一起。

苏娇见他这样说,倒是也没在意,反正在村子里的时候,苏妍就总爱跟刘来富待在一起。现在算算刘来富也该进京赶考了,两个人多聚聚,也是正常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