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瑶看了一眼林许氏发间插着的那支簪子,拿着绢子掩住了嘴唇笑了一声,朝身后站着伺候的阿翠使了个眼神,阿翠就将手中拿着的锦盒打开了。
锦盒上印着万宝斋的标记,这里面正是昨日她买来的那支翡翠金镶玉簪子。许乐瑶朝端起茶杯饮茶的林许氏说道:“姨娘,您瞧瞧瑶儿给您带了什么过来。”
林许氏看着眼前这个巧笑嫣然的侄女儿,面上的笑容便又祥和了几分。她这个侄女儿是她看着长大的,模样长得周正俏丽,要不是她儿子在战场耽搁的久了,他们就能亲上加亲了。
此时见了许乐瑶从锦盒里拿出那支翡翠金镶玉簪子,眼中不由得一亮。这支簪子的做工特别精致,一看就不是平常的货色能比较的。
而这平常的货色林许氏不禁想到了自己头上插着的那支银簪子,顿时觉得丢了脸面。没有比较还好,这万宝斋的首饰也算是极好的了,这街坊四邻见了也还夸上几句。
但如今被这支上好的簪子一比,这银簪子便成了一支草标,让她掉了价。林许氏接过许乐瑶手中的簪子左右瞧了几眼,感慨道:“这玉是上好的玉,梅花也雕琢的栩栩如生,我就这样看着,仿佛还能闻到梅花的馨香哩。”
“不便宜吧”林许氏看完了之后拍了拍许乐瑶的手问道。
许乐瑶见了林许氏看这簪子的眼神就知道她是极其喜欢的,说来也是,这簪子可不便宜,哪有不喜欢的道理。既然林许氏喜欢,那就好办了。
“瞧姨娘说的,瑶儿给姨娘送支簪子罢了,怎的还提到钱上头去了,不过是份心意罢了,可莫要落了个俗气。”许乐瑶笑嘻嘻的拍了拍林许氏的手,她们二人挨得近,又亲昵的抱住了林许氏,娇嗔道,“姨娘喜欢的话,下回瑶儿还给姨娘送来。”
林许氏就势抱了抱许乐瑶,又伸手摸了摸她柔顺的秀发,叹息了一声道:“可真是我的好闺女,姨娘可没白疼你。唉,说起来也实在是可惜了,要是远儿能早回来两年,说不定你们早就已经成为夫妻了。”
在林许氏的心中,最为中意的就是许乐瑶了。
“姨娘,瞧您说的,这都过去多久了,如今表哥也已经娶了嫂嫂了,姨娘怎的还说这样的话呢”许乐瑶的嘴角一勾,却假装不想听到这样的话,“对了,嫂嫂人去哪儿了,我怎么没瞧见啊说来表哥成亲后,我还是第一次来拜访呢。”
想起昨日在万宝斋,那个农妇被羞辱成那样她的心里就止不住的爽快。其实说来她的心思也就是女子间的几分嫉妒,她成亲后过得不好,也不希望苏娇过得好。
说起苏娇林许氏的面上就带了几分不耐烦,她朝许乐瑶拜了拜手说道:“别提她了,一个乡下丫头,哪里比得过你啊。瑶儿,你可是最清楚姨娘的心思了,姨娘最中意的就是你了,唉,可惜造化弄人啊对了,那谢二公子对你可还好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谢家在华水县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便是县太爷到了谢家人面前也不过只得任凭差遣。
要说谢家子弟在朝中为官的倒也没有几个,但若是说起谢老爷子跟当今圣上的关系,那可就有的说了。二十几年前,圣上不过是前皇众多子嗣中最不显眼的那一个,宗显二十三年,最受皇上宠爱的三皇子和太子掀起夺嫡之战,闹得是满城风雨,血染江河。
但在他们斗得难舍难分之际,又怎会知道当年的四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早就偷偷的聚集了自己的势力。坐山观虎斗了半年,在他们二人斗的两败俱伤之际,派出兵马大败两方,最终登基为帝。
而谢家的谢老爷子当初便是慧眼识英才,在朝中官员纷纷站位三皇子和太子时,当初不过是一介富商的谢老爷子找到了四皇子,并且以整个谢家的钱财为四皇子招兵买马。
也正是因为有谢家的鼎力相助,才会有如今的圣上。故而这谢家在圣上的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听说当年圣上本是要封谢老爷子为当朝宰相的,但谢老爷子自认自个儿只不过是个商人,无法胜任宰相一职,便推辞了。
倒是他膝下的几个儿子有些本事的都去朝廷当官了,如今他的好几个孙子也都是朝廷中的栋梁之才,谢家可算是他们大梁最显赫的家族了。
如今谢老爷子年纪大了,便回了老家钦州的华水县养老,别的儿子孙子在朝廷当官没法回来,倒是他的三儿子带着一家子跟着老爷子回来了。
要说这谢家算是门楣光耀了,却独独除了三房是为官为商都不行,不单这三儿子是个吃干饭的,连带着他的几个儿子也没什么本事,尤其是这个谢二少谢成暮,在华水县是出了名的浪荡子纨绔哥儿。
而饱读诗书在华水县有才女之称的许乐瑶却偏偏嫁给了这样一个人,实在是令人惋惜。
许乐瑶听林许氏问起谢成暮,不由得又想起那日她亲眼瞧见了他带了个烟翠楼的窑姐儿回了谢家做那档子事。任凭他在外头如何浪荡也就罢了,偏生还要带回家来污她的眼,气得她当时血气翻涌,生生将谢母送给她的白玉镯子给摔成了几瓣。
她当时只觉得天也要塌了,虽然早就知道谢成暮不是个好玩意儿,但好歹没有直接打了她的脸,如今将这窑姐儿带回来又算是哪档子事儿呢
不得凭叫谢府中的丫鬟婆子们看了她的笑话吗许乐瑶气的收不住了,当晚就收拾了行李回了娘家。许家在华水县虽然称不上是个大户,却好歹是书香门第,说起她的祖父,那还是举人出身哩。
如今在谢家受了气回了娘家,许母原也是想着让闺女儿在家中住上几日,叫那谢成暮乖乖来认了错再把人接回去也就罢了,谁又想到那谢成暮是个混到家了的哥儿,任凭谢母打也打了,骂了骂了,偏生是不愿意来许府接许乐瑶回去。
许乐瑶在许家这一住,就住上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