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守关校尉死了。

是被一柄锤敲死的。

不是秦国步军那种专门结阵对抗骑兵和对付战车驭马的铜锤。

而是一支用来修墙砌砖的,最普通的,甚至还缺了半拉手柄的破木锤。

它来自于一个中年刑徒。

赵国邯郸人的刑徒。

二十五岁那一年,正是他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邯郸城破。

身为赵国军队十夫长的他,成为了秦人的刑徒。

被送到了骊山脚下,修建丽山园。

丽山园是秦王政的墓。

按照各国的祖制,一国之君会从登基继位的那天起,修建自己的陵寝。

不过这丽山园的修建,可谓是一波三折。

刚开始来的时候,丽山园还只是寻常秦公墓葬的规制。

而且已经完工了大半。

可后来。

秦国灭了六国。

秦王政变成了秦始皇帝政。

原本秦公墓规制可就不再适用皇帝了。

那墓园的规制是修了改,改了又修。

规模越来越大。

甚至还专门烧制了兵俑军阵作为陪葬。

前些年又因为挖断了地下河,淹死了好些人。

寝宫的位置,也不得已而重新修改。

几乎等同于重建。

今年他四十四岁。

在丽山园修了十八年零七个月的墓园。

和他一起成为刑徒,并且被送来丽山园的邯郸人。

当年一共有七千四百三十八名邯郸刑徒。

但是现在只剩下六百多个。

其他人都死了。

有累死的,有被秦人打死的,大部分是病死和饿死的。

还有一些是企图逃跑,而被杀死的。

始皇帝嬴政恨赵国,尤其恨邯郸。

更恨邯郸的赵人。

所以从邯郸来的赵人刑徒,没有年限,都是终生。

至死方休。

就算是有一天丽山园修完了,秦人还要修阿房宫。

他们这些做了刑徒的邯郸人,起码还活着。

那些曾经欺辱过嬴政和其生母赵姬的赵人,邯郸城破的时候,就全部被坑杀了。

这么多年的刑徒生涯,让他早已经看穿了人情冷暖。

同为邯郸人的刑徒,可以为了一碗黍米饭,自相残杀。

嘿,关系越好的,动起手来越是冷酷无情。

人若是没有了尊严和道德,那么为了活下来,就会不择手段。

在这十八年零七个月中。

他活得就像牲口。

因为他只剩下了动物的本能——活着。

这样活着,其实也是一种受罪。

中年人本来早已经已经绝望,每天得过且过。

浑浑噩噩。

觉得自己指定是没法回家了。

却没想到,少府大人竟然赦免了自己这些人的刑徒身份!

而且还下了令:被赦免的刑徒,同样可以享受秦法对耕战的奖赏。

可以凭借立功拜爵,封赏田地、宅院、奴隶和女人。

也可以帮家人脱除隶籍。

这让中年刑徒,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重新做一个‘人’的希望。

当然,赦免自己这些人,自然不是为了去种地的。

那肯定是去打仗的。

但中年刑徒还是满心欢喜。

他才不管跟谁打仗。

他要立功!

但不是为了那些秦人的爵位和封赏。

他想要回家!

回到邯郸去!

他想活着,但不是像牲口一样活着。

·

五万被赦免,又受到秦法激励的刑徒。

在狭窄的崤函古道中。

淹没了两千身着重甲的秦军守关步卒。

战斗进行得很快,也很残酷。

深险如函的古道里,堆满了尸体。

随后,这些尸体又被拖走丢弃掩埋。

古道中只剩下久久不能散去的血腥味道和已经被染红了的土地。

历史上,崤函古道发生过太多次的惨烈战斗。

这样小规模的战斗,在历史的长河中,毫不起眼。

一个秦军百将带着几十个秦军降卒跪在道路两旁,垂头丧气。

函谷关关门缓缓打开。

少府章邯带着几十名亲兵近侍,纵马出了函谷关。

不多时,又护送着一支奇怪的车队,从函谷关的关门口,徐徐进入。

为首的是章邯和他的几十名亲兵,车队的后面跟着二十几名黑衣骑士。

秦军百将隐隐觉得这些黑衣骑士有些眼熟。

哦对,前些年左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出任三川郡守的时候,好像带去的随从,就是这样的打扮。

车队的中间,也是最重要的位置。

却是一辆两马拉着的板车。

板车上面拉着一口硕大的木头棺材。

棺材上面还盖着黑色的布。

八名持剑侍卫,护卫着运棺材的板车。

板车的后面,是两辆驷马轻车。

前面的轻车里,除了驭者,有一老一少两人。

后面的轻车里,只有一位白发老者。

百将看见那车里的人,蓦然一愣。

年轻公子他不认得。

和年轻公子同车的老者,好像有些眼熟,但也不太认得。

但后面那辆车上的老人,他却认识。

那是左丞相李斯!

百将心中疑惑,却又苦笑。

何必呢?

早知道是丞相李斯要进关,直接让丞相大人写手令就好了。

怎么还要冒充始皇帝的诏令,然后强行破关呢?

等等……

始皇帝诏命?

丞相李斯跟随始皇帝陛下东巡,天下皆知。

百将再看向前面车上那一老一少。

年少的青年闻到了山谷中浓重的血腥味,似乎是有些不适。

眼神间颇多恐慌。

老者则在一旁小声宽慰:“公子莫怕,少府大人已经清理干净了……”

‘公子……’

百将突然明白了什么。

是胡亥公子!

他再看向已经驶过自己面前,进入崤函古道的那辆拉着棺材的板车。

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就在这个时候,少府章邯骑着马,到了两辆驷马轻车旁边。

章邯先是看向那一老一少,犹豫了一下。

然后到了后面的车旁:“丞相,这些守关的士卒……”

轻车上正坐的丞相李斯闭着眼睛,面无表情,轻飘飘地说道:

“此事绝密,不可泄露!”

章邯愣了愣,叹了口气:“末将知道了。”

跪在一旁的百将听了个正着。

他明白了。

全都明白了。

可他不想死。

两千人死了,校尉、军侯、五百主也都死了。

可他活着。

他选择了带着几十个部下投降,就是想要活下去。

他不甘心!

可锋利的秦剑,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这剑……

这剑原本是百将自己的佩剑。

但是现在握在一个脸上刺字的燕国刑徒手里。

百将后悔万分。

若是早知道如此,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

也比这样窝囊着死,好太多。

可交出武器投降的那一刻,自己的命,就已经由不得自己了。

脖子上一阵冰冷。

百将的眼前一片血红。

意识模糊前的最后时刻,百将听见那轻车里的少年公子说道:“赵高,本公子饿了!”

赵高轻声回话:“胡亥公子再忍忍,少府大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肉羹和羊汤。一会儿就能吃上了!”

百将忽然觉得身上好冷。

好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