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从地窖之中,钻了出来。

地窖里的气味,着实有些难闻。

吸入口鼻的新鲜空气,却并没有让她有任何轻松的感觉。

这件事情太沉重了。

从这老乞丐的口中,姜妍终于知道。

这些小儿的手脚,并不是这老乞丐斩的。

那舌头,也不是老乞丐割的。

这些秦人小儿,被买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样子。

甚至那八个笼子,都是随小儿赠送的。

从老乞丐的口中,姜妍还知道。

这些秦人小儿,都是痴儿。

神智不正常。

似乎就是因为不正常,所以才会被处理成这个样子。

贱卖。

而且是只能卖给那些跟秦人有仇的人。

因为这些小儿,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他们仅存的,最大的价值,就是秦人的身份。

而那些神智完好的小儿,都已经被调教得听话顺从。

绝不是这个价。

姜妍越听,心里越是惊惧。

在老乞丐的口中,那里面贩卖的‘货品’不只是小儿。

还有女人。

当然那些女人伴随着的,也是一个老乞丐绝出不起的价格。

老乞丐将这些神智有问题的秦人小儿买来,训练他们在街头要饭乞讨。

要得到钱,就有饭吃。

要不到钱,就得挨饿,还要挨打。

没手没脚的痴傻小儿,总能引起路人的怜悯。

没有舌头,又痴又傻,也不会说出去什么,给自己带来麻烦。

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工具’。

这样,老乞丐的收入也比自己以前乞讨,翻了很多倍。

他恨秦人,所以根本没将这些小儿当做人。

只是当成了工具。

即便是打死了那个小乞丐,老乞丐也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秦狗杀了那么多赵人,我杀几个秦狗的崽子,天经地义!”

“他们是惨,可惨几年也就死了。”

“死了就死了,反而是解脱。”

“我被秦人害得惨了五十年!”

“五十年!你知道我这五十年怎么过的吗?”

“每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生不如死!”

姜妍冷冷淡淡看着老乞丐,再没有半句多说的废话。

她已经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所有消息。

老乞丐死了。

倒是没受什么痛苦。

姜妍觉得,他也是个可怜人。

死了,也算是种解脱。

姜妍从小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

也是小公主一般的地位。

虽然自己的父亲生了自己之后,便再无所出。

族内对此,也颇有些微词。

但是族内的长辈们,对姜妍这个小女娃,都还很是疼爱的。

吃穿用度,向来予取予求。

姜妍无法想象,这些小儿遭受了怎样的折磨和虐待。

更无法想象他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如何。

而最让姜妍耿耿于怀的是。

这件事情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

这些小儿都不是赵人。

而是秦人。

他们是被从秦地送到这里来的。

姜妍此时才算明白。

那个被老乞丐打死的小乞丐,口中所说的河是指什么。

显而易见,那就是指的大河!

能够将这些小儿送到这里来贩卖,那么就也能送到其他地方。

姜妍出身商贾大族,心中自然明白。

这是一条晦暗的灰色产业链!

姜妍不敢想象,现在有多少小儿正在遭受这样的残酷对待。

更不敢想象,还将会有多少小儿,即将成为被贩卖的对象。

谁家的孩子不是掌中宝、心头肉?

那每一个小儿,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家破人亡!

两刻钟之后,吕氏商行的人来到了这个破败的小院落。

七个没手没脚没舌头的痴傻小儿,被营救了出来。

地窖被填上,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有姜妍这位小主家出面,这七个小儿,会得到很好的照顾。

他们最起码,不会再挨饿挨打。

可失去了手脚和舌头,又痴痴傻傻,也和废人无异。

吕氏商行的管事家老,似乎是对这贩卖人口的勾当有过一些耳闻。

但了解却并不深。

只是隐隐知道,太原郡的一些女闾之中。

有些娼妓的来源,并不是多么正大光明。

逼良为娼这种事情,说起来令人发指。

但现实中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且很难真正禁止。

秦国虽然设立郡县。

但是皇权不下乡。

乡、亭、里,都是乡绅富户在进行管理,关系极为复杂。

有些村子男丁兴旺,缺少女。

便会出钱购买女子做媳,亦或是购买一些女娃娃做童养媳。

乡绅富户自然有好处可收,也会对这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

对于县府来说,只要不造反,缴清赋税,也不太插手乡下事务。

还有一些旧贵族富户,还喜好龙阳或是豢养**。

容貌姣好的男娃子,价格可能比妙龄少女还要高。

贩卖人口这种事情,虽然秦国国府严法禁止。

但是却是一个来钱的灰色产业。

而且市场颇为庞大。

只是吕氏商行历来做的是正经生意,对这些并不涉及。

所以吕氏商行的管事家老,虽然有所听闻,却也并不了解其中的内幕。

姜妍回到了吕氏商行之中。

心绪却久久不能平复。

夜里,姜妍被噩梦惊醒。

她梦见了那些自己素未谋面的小儿,还有那些自己从未见过的女子。

她们脸上露出狰狞可怖的表情。

她们哭喊,祈求饶恕和拯救。

可是她们绝望着。

因为没有人救她们。

不顺从的,被虐待致死,尸体堆积如山。

顺从的,变成了奴隶,如同行尸走肉。

夜里,姜妍找到了管事家老。

“我要一支剑!好剑!还要几个人!好手!”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紫衣少年便骑着大黄马出了晋阳县城。

与之同行的,还有吕氏商行的几名好手。

行商坐贾,有时候也要和杂七杂八的势力打打交道。

吕氏商行之中,也会养一些门客。

几骑出了晋阳县的城门之后,便一路向西南而去。

钻进了晋阳以西的山中。

到了傍晚,这才归来。

归来的姜妍,眉宇之间,藏不住的疲惫和沉重。

吕氏商行的管事家老,敏锐地闻见这小主家的身上,有着浓重的血腥味。

而那几个门客,也对此事缄口不言。

管事家老大概是意识到了什么,便也不多言询问。

回来没多久,姜妍便再次对管事家老说道:“那五百石冬麦良种,筹集好之后,直接发往九原郡九原县。九原县那边自然会有人交接。”

“太原郡这边的农制改动,家老还要多多操心。有机会了可以和秦国官府合作,只要是有利民生的事情,都可以合作。如果遇到大事决策不了,可以修书九原,与季叔商谈。”

顿了顿,姜妍疲惫的脸上出现一种坚毅的神情。

“帮我准备准备,我要出一趟远门。几位先生,跟我同往。”

几位先生,说得是那吕氏商行的几位门客。

他们本都是江湖游侠,是真正的士。

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义愤填膺。

甘愿一同远行。

管事家老点了点头,吩咐下人去准备行装。

但不知道姜妍所说的远门到底是哪里,不知道是否需要备上防寒衣物。

于是便问道:“小主家,要去哪里?可否说之?小人也好置办行装。”

姜妍道:“上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