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还好,撞一下也没什么事,心宁太小还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会把自己伤到。
典座蹲下身子,将心宁的僧袍整理了一下,“心宁,不能仗着自己年纪小就在寺院中随意奔跑,要是撞到香客是不得了的事情。”
心宁知道典座是好心提醒,肥嘟嘟的小脸一本正经,双手再次合十,“多谢典座教诲。”
典座刚想夸赞心宁懂事。
站在那里的心宁老实不到三秒,原形就毕露。
“典座,典座,心宁好饿啊,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心宁摇晃着典座的僧袍,不是撒娇胜似撒娇的说道。
典座无奈的摇头,先带肚子已经咕咕作响的心宁吃东西。
然后在心宁耳边唠叨一遍戒律清规。
心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吃盘中餐。
还真别说,这里的饭好吃的不得了。
这个典座没出家之前是个厨子,本来就喜欢做斋饭,后来出家了,主持就直接把人放在斋堂负责所有人的斋饭,这不寺庙中的人都有了口福。
哪怕僧人们说不能贪嘴,可心宁还是忍不住。
不管是原身还是叶宁,都对典座的饭拍手称赞。
吃的肚皮鼓鼓的心宁就跟随僧人们进入禅堂去打坐。
来了这么多天的叶宁还是没搞明白这僧人一天都要干什么,只知道早课是必须的,其他的好像每天都不一样。
他就跟着心念师兄的屁、股后面,人家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反正自己年纪小,犯了错也没人真的责罚自己,多是教育为主。
站在心念师兄后面的心宁跟着一起给前面的大僧人行礼。
“维那。”
“嗯,都去入定吧!”
每个人一个蒲团,一板一眼的盘腿闭眼。
心宁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前几天他就没忍住直接在打坐的时候睡着了。
被刚才的大僧人也就是维那给罚了。
那天心宁才知道,维那不仅管禅堂还是寺中的法务。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都是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
维那有维持纪纲的意思。
心宁是一个头两个大,他现在就像闯入一片未知的丛林,这里的一切他都不懂,他都不知,什么都要从新学习。
幸好现在过来的很是时候,他现在才五岁,刚刚进入寺院,不懂很正常,没有人怀疑,还会很耐心的教自己。
系统这件事办的不错,要是送过来的时间太晚,那可就是分分钟露馅,分分钟当成妖怪被火烧死。
可别说,被火烧这件事原身就真的看过,就是这个世界的女主为了维护她的利益说别的僧人是妖怪,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烧死了。
可怕不可怕!
“可怕!”心宁不小心说出心声。
坐在旁边的心念一下子就听到了,他提醒心宁,以为心宁又睡着了。
心宁发现自己不对,立马缩脖隐身,祈求维那别发现自己。
知道维那的意思之后,心宁可是怕死了这个人。
难怪每次见维那,维那都是一张扑克脸。年纪是不大,就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心宁对心念眨眨眼,然后接着闭眼打坐。
这打坐到底干什么,心宁还是不太了解,好像就是把每天的早课在心里再过一遍,然后能悟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似的。
可能是这个样子吧!
心宁倒是用这种时候把原来的剧情过了一遍。
这也是一个小说的世界。
讲的是一个穿越女在穿越之前因为看过几本和僧人谈恋爱的小说,就对这种事情很是向往。
一直幻想能和一个德高望重的僧人在一起,可是穿越女当代的僧人都是不能结婚的,那时的僧人已经修习大乘佛法,这色戒是必须戒的。
这不,她来了一场奇遇,穿越到僧人可以结婚的时代。
这时的僧人修习的还是净土宗,结婚生子什么的并没有禁止。僧人的妻子还有专门的称呼,唤梵嫂。
穿越女一来到这个时代,就觉得是老天听到自己的心声,才会让自己来实现愿望的。
她也想让自己写进书里,让后代人心生羡慕。
可是她并不知道这个时代哪个僧人会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
她就广撒网,钓大鱼。
正好心宁所在的寺院就是穿越女离的最近的寺院,她就把这个寺院当成练手的。
穿越女是镇子上一个商人的女儿,名叫陈清儿,家中排行老二。
这个商人一直是寺院中的香客,陈清儿也一直来这里上香,所以对这里是十分熟悉的。
寺院中的僧人也对陈家很是熟悉,就没对陈清儿设防。
陈清儿第一步就住进寺院,成为寺院中的居士,然后靠近每一个僧人。
只要是她觉得能成大气的都会靠近。
连心宁这个小孩子也不放过,因为心宁自小就很聪明。
她还想来一个养成系的玩玩呢。
对了,在陈清儿穿越过来的时候,心宁已经九岁了。
现在还有四年的时间,心宁有很多时间可以准备。
准备什么呢,当然是准备对付这个世界的男主。
虽然本小说是个大女主的小说,可是说到底还是得依附于僧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那这个德高望重的僧人到底会是谁呢。
这本小说并没有明确的说明男主的出生来历,只是在这个寺庙中两个人见面了。
并且两个人第一次心生好感,还互相交换远大理想。女主就一直帮男主实现理想。
当然了,女主是不会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男主一个人身上的,她还在不同的地方结识不同的僧人,让那些僧人爱上自己,为自己赴汤蹈火。
陈清儿的理论也很奇葩,全都是普度众生,爱天下人等等歪曲的佛经理论。
可是这些僧人还都信了,关键是他们自己也弄不明白这些理论。
心宁在心里翻着白眼,那自己以后还得跟陈清儿辩论佛法不成。
她还怂恿那帮僧人下山去抗敌,可是那帮僧人明明就已经打算跟朝廷一起保护家园保护百姓的。
现在都变成陈清儿的功劳,是因为她的出现这些僧人才愿意下山的。这些僧人也不辩驳,就这样陈清儿的美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