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陛下,此人如今确在天牢,正在候审。”
姜从看着眼前成熟且稳重的周昌,一脸恭敬的回道。
周昌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直愣愣的蓝宇,“传朕旨意,即刻传唤方华来御书房见朕。”
“诺。”
蓝宇急忙领命,说罢便快步离开。
诸葛青见状,立刻俯身一叩,“感谢陛下信任,草民在此先行谢过陛下隆恩。”
周昌微微一笑,郑重的开口,“快快请起,朕绝不会冤枉任何忠贞之士。”
说着,周昌又看向了众人,“不知尔等,可愿誓死随朕兴复大周!”
众人的脸上写满了震惊,此前空有一腔抱负,没有机会报国,如今这机会,就这么摆在眼前!
追随当今陛下?
要知道,这如若放在以前,这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草民,甘愿!”
众人一个个皆是一脸兴奋的回应。
“好。”闻言,周昌的脸上写满了欣喜,“不知尔等可愿做朕膝下学子?”
闻言,众人一愣,学子?
周昌不读诗书,只贪享乐,粗鲁残暴的恶名已经在民间扎了根,一时间各位就科举士子纷纷面面相觑,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幼熟读经史子集,饱学鸿儒之士。
要论学问,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造诣在他们之上!
看着众人一个个惊讶的样子,周昌思绪片刻,缓缓开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一出口,感受着诗中那股忠臣的家国之痛以及身世之悲,顿挫激越,直抒胸臆。
在场的二十八人皆是震动,脸上写满了崇敬。
在场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持住镇静,哪怕是姜从也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的看着周昌。
什么时候,陛下的造诣如此之深了?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绝句,寻常读书人一辈子能憋出来一句就足以名垂青史,皇上居然滔滔不绝地信手拈来?
饶是诸葛青此等才子,眼眸之中也忍不住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不知此诗可是陛下所作?”
诸葛青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上前恭敬的拱手。
周昌眼里满是淡然,摆摆手,“陋作而已,不足一提。”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陋作?”
若这都算陋作,这偌大的大周,恐怕除了几位闻名天下的才子,其他人都要挖个坑钻进地底了。”
诸葛青忍不住赞叹。
闻言,周昌的脸上,瞬间便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心想,李贺兄弟的诗,就算不流传千古,也定是高分佳作!
你要是不刮目相看,那可是出了奇了。
“不知尔等,可有兴趣做朕的膝下学子?”周昌再次开口重复道。
此言一出,顿时像一发定时炸弹,在众人的胸中炸开。
众人皆是一个个的眼中写满了不可思议,诧异的看着面前的周昌,不明白周昌到底是想做什么。
当今陛下的膝下学子?这可是多了不起的殊荣!
众人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沉默良久。
此时,何无欢带着盛好的参汤走了过来,走到众人面前的时候,忍不住开口,“陛下问你们话呢,诸位。”
“禀陛下,草民不敢。”其中一人顿时反应过来,赶忙跪下,一脸的惶恐。
“无妨,朕说可以便可以。”
周昌摆了摆手,随即又想到了什么,“朕明白尔等担心的事情,坊间流传着的都是朕昏庸无道,滥杀无辜,做的坏事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