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阳坊。

郑寿年老,精神不好,每天晚上睡得很早。

当晚他也是早早睡了。

郑家的管家匆匆忙忙直接进了房间,见到两个侍女正在打盹。

“老爷,不好了!”

管家一进门就咋咋呼呼,把睡梦中的郑寿吵醒了。

他本来睡眠就不好,被管家这么一吵,勃然大怒道:“吵什么!”

侍女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管家顾不得郑寿发怒,说道:“不好了,侍郎家的人来了,说刘景到府上抓人了。”

郑寿听说刘景把郑球抓了,顿时睡意全消。

“人呢?”

郑寿喝问道。

管家说道:“在门口呢。”

郑寿来不及换衣服,说道:“叫进来。”

郑球府上的人进来,跪在地上磕头拜道:“族老,我们家老爷被抓了。”

来人带着哭腔瑟瑟发抖。

郑寿问道:“怎么回事?什么时候的事情?”

仆人哭诉道:“就在刚刚,我逃出来的时候,刘景还在府上呢。”

郑寿感觉不对劲,按照他的分析,刘景不会对郑球出手才对啊,这会让大家说刘景打击报复。

果然,刘景这厮做事不按常理,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能用常理推断。

“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郑寿无奈地说道。

郑球被抓走了,他不可能闯入大理寺救人。

如果自己带人进了大理寺,那就是造反,到时候给了刘景口实,搞不好又是一个灭族之祸。

放在以前,郑寿不信谁敢对荥阳郑氏家族动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刘景杀了清河崔氏,所有士族门阀都战战兢兢。

李世民明摆着支持刘景,郑球又确实理亏,讲理不行。

来硬的,跟刘景对砍?他不信自己郑家是大理寺的对手。

不说别人,就说王朝、马汉和刘景,他们三个人的战斗力就是个谜。

那个东方默原本只是一个老捕头,没什么本事,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刘景几天时间调教成了绝世高手,这让所有人想不明白。

上次军中大比武,东方默一人击败了所有挑战者。

最后大家觉得只有诸葛牧能和东方默比肩。

仆人见郑寿不肯出手,又不敢说什么,只好低着头回家了。

到了府上,王氏眼巴巴等着回信。

见到仆人回来,王氏连忙问道:“怎么样?族老如何说?”

仆人如实回答。

王氏听完,身体一抽搐,往后倒下,昏死过去了。

“夫人,夫人!”

女仆慌忙把王氏抬进了房间,府上乱哄哄一片,直到郑球的儿子郑烈回来,才把府上稳住。

郑烈回到家里,马上发动所有关系力保自己老爹。

但是,跑了一晚上,除了族里几个人表示会上书给李世民外,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

义仓的事情,大家都有份,这时候谁敢出头?那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郑烈无奈,只得等天亮再说。

....

...

朱雀门外。

大臣们穿着朝服,陆陆续续往里走。

刘景穿着绯色官服慢悠悠往里走。

长安城晚上宵禁,刘景抓了郑球的事情,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但刘景在查义仓粮食的案子,这个事情昨天就传遍了长安城,大家心里都在打鼓。

平日里还有些官员会跟刘景打个招呼,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没有人敢靠近刘景。

刘景丝毫不在乎,自顾自地往里走。

程咬金笑眯眯地从后面走过来,看了看周围远离的官员,低声笑道:“刘少卿,听说你把郑球抓了?”

嘶...

刘景转头道:“不错啊,消息很灵通啊。”

晚上发生的事情,其他人还不知道,程咬金却知道了,有些能耐。

程咬金嘿嘿笑道:“听说了义仓的事情,其实这个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说而已。”

“你现在彻查义仓粮食贪墨,你这样做,差不多与整个朝廷的大臣作对啊,你小心点。”

这算是善意的提醒。

刘景笑道:“程将军,你实话说,你拿了没?”

程咬金给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显然是拿了。

以前义仓没人管,不拿就是傻子。

现在刘景突然管得严,还倒查旧账,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有谁会知道,刘景会横空出世,都以为他死在了归义镇。

“放心,不查你。”

刘景嘿嘿一笑。

程咬金突然大喜,低声笑道:“说话算话。”

刘景微微颔首。

不是刘景徇私枉法,而是和李世民说好了,只抓几个典型,然后逼着其他官员退赃就是。

程咬金拿的不多,秦琼也是,只是象征性地从义仓得了粮食。

这其实是一种态度,表示我们都一样,都贪了。

官场上,有些官员其实不想贪污,但是大家都拿了钱,他也必须拿一点,表示我也是贪官。

要不然,其他人就会针对这个人,直到搞死他,或者赶出去。

就像屈原一样。

过了朱雀门,又过承天门,见到郑氏一族围着大司农郑寿往里走。

见到刘景,郑寿回头看了一眼,眼神冰冷阴毒。

刘景丝毫不理会,大摇大摆往里走。

进了太极殿,分作文武班列站好。

李世民慢慢从内廷走出来,坐在了龙椅上。

赵公公喊一声:“上朝!”

朝堂内变得肃静。

李世民扫视群臣,微微开口道:“众位爱卿,有何事要奏啊?”

大家都屏住呼吸,谁都不是傻子,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是义仓的粮食,是刘景和郑家的恩怨。

大家都不作声。

“嗯?若无事,那便退朝吧。”

李世民呵呵笑了笑。

大家暗地里都在注意郑寿和刘景的动作。

终于,郑寿忍不住了,站出来,拜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终于来了...

李世民微笑道:“司农卿有何事啊?”

这是明知故问。

司农卿郑寿拜道:“昨夜,大理寺无故将户部侍郎拘押,至今没有个说法,还请皇上问问大理寺,到底所为何事。”

郑寿直截了当说郑球的事情。

朝中的大臣听说刘景把郑球给抓了,都开始议论了。

他们昨天得到的消息是刘景彻查司农寺关于义仓粮食去向问题,却不知道昨晚上已经抓了户部侍郎郑球。

“这算不算是打击报复啊?”

“对啊,上次上朝,郑球怼了刘景,现在就被抓了,我感觉像是打击报复。”

“你小声点,被刘景听见了,把你一起抓了。”

大臣们只敢私底下议论,而不敢高声说话。

郑寿看着大臣们都在议论,以为舆论在自己这边。

他还故意扫视群臣,意思是告诉所有人,这次的事情大家都有份。

以前彻查清河崔氏,那是崔氏家族一族的事情,现在不一样,这是所有人的事情。

郑寿说完,李世民假装惊讶,问道:“刘少卿,可有此事?”

刘景拜道:“启奏皇上,确有此事,微臣正准备上奏。”

郑寿看着刘景,冷笑道:“刘景,户部侍郎乃是三品大员,你竟敢越级拿人,好大的胆子,你想谋反!”

自从刘景把谋反的帽子到处扣以后,大家都跟风,动不动先来一句你想谋反,以此占据先机。

听到郑寿的质问,刘景呵呵笑道:“郑老贼,大理寺查案只问证据,郑球贪墨义仓粮食,而且做假账欺君罔上,我奉旨代管大理寺,捉拿乱臣贼子合情合理。”

“倒是你,你是司农寺的官,哦不,现在我才是司农寺的负责人,你跳出来管我大理寺,还管了户部的事情,你这是何意啊?”

郑寿原本是司农卿,他的职权只在司农寺,大理寺抓了户部的侍郎,这是大理寺和户部的事情,和他司农寺没有半毛钱关系,刘景就以此反击。

司农卿郑寿被说得无言以对,但是...

郑寿拜道:“皇上,微臣身为荥阳郑氏族老,族人被大理寺无故羁押,微臣有责任上奏。”

郑寿马上争辩。

刘景讥讽道:“郑寿,此乃朝堂,并非你家祠堂,你敢因私废公!”

郑寿顿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应答。

一番唇枪舌剑,明显是刘景占据了上风。

郑寿转身对户部尚书唐俭道:“唐尚书,你的手下被拿了,你不说说?”

唐俭昨天已经被李世民训了一顿,这时候哪里会出头。

“郑司农,大理寺办案有大唐律法为依据,若是有问题,可以上奏皇上,本官没有什么要说。”

唐俭马上撇清关系。

义仓的粮食问题,唐俭深恨郑球这厮。

郑球故意做了一个假账给唐俭,误导他以为义仓的粮食不多。

昨天刘景查了账目,才知道义仓的粮食那么多,而且都被他们士族占了大头,特别是郑氏家族。

好处郑氏家族拿了,现在要他唐俭出头,门都没有。

郑寿无语了,只得再对李世民拜道:“皇上,刘景口口声声说依法办案,那就请他拿出证据来。”

李世民看向刘景,示意他拿出证据来。

刘景从袖子里拿出一卷审讯文书,拜道:“微臣昨晚连夜审讯郑球,已有审讯文书在此,请皇上过目。”

赵公公马上接了审讯文书,呈递给李世民。

接了文书,李世民仔细看了,越看越愤怒。

“大胆郑球,竟敢故意造假账欺骗朕!”

李世民龙颜大怒。

郑寿听到心里一咯噔,暗道要糟。

原本以为只是贪墨,现在加上一条欺君罔上,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刘景可以做文章了。

刘景拜道:“皇上,义仓粮食这些年何止亿万斛,都被郑球私自瓜分。”

“就这三年来看,郑球为荥阳郑氏贪墨了4000万斛的粮食,其中郑球一人有据可查的贪墨有500万斛粮食。”

这个数字说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都炸了。

朝中站着的,几乎都分了粮食,但没有这么多。

郑氏家族居然私分了4000万斛,而郑球一个人居然三年就得了500万斛粮食。

这个数据简直恐怖。

在宋明以前,官员的俸禄叫做禄米,是按照粮食多少来算的。

按照《新唐书.食货志五》记载: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对比一下,可以看出郑球的贪污有多严重。

“居然这么多,郑氏家族真是巨贪无比啊。”

“郑球一个人就贪污了500万斛?”

“真是巨贪啊。”

“我还以为我拿的不少了,结果只是零头不到啊。”

朝中的大臣还以为自己得了好处,现在才发现自己拿到的是汤汤水水罢了。

原本他们还打算声援一下郑寿,毕竟大家都贪污了,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

李世民怒目看着郑寿,厉声道:“郑司农,你有何话说!”

郑寿面如死灰,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说道:“你有何凭证!”

朝中的大臣都看着刘景。

这个罪名太大了,如果没有真凭实据,要被反坐。

刘景呵呵笑道:“我办案,最讲究真凭实据!”

郑寿冷笑道:“那就拿出来。”

刘景对着李世民拜道:“皇上,微臣有郑球和司农寺官员的供词...”

郑寿大声说道:“皇上,刘景最喜欢刑讯逼供,供词不足为据。”

刘景不说话了....等着郑寿把话说完。

郑寿说完一句,然后没有了....

刘景冷冷笑道:“还有吗?”

郑寿冷哼一声,不正眼看刘景。

“皇上,微臣在泾阳县境内查货一座粮仓,内有粮食2000万斛之巨。”

刘景朗声说道。

嘶....

李世民和朝中大臣都震惊了,郑寿感觉如遭雷击。

那是郑氏家族的秘密粮仓,如何被刘景发现了?

李世民惊愕地问道:“当真?”

刘景拜道:“不敢欺君。”

李世民问道:“何人的粮仓?”

刘景看向郑寿,而郑寿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了,他忍着挖心割肉的疼痛,说道:“你不会想说那是我郑氏的粮仓吧!”

刘景哈哈笑道:“郑司农,你的意思是与你无干,好,那便是无主之物,归朝廷所有!”

嘶....

朝中大臣无不大呼刘景奸诈,两句话,郑家的秘密粮仓归朝廷了。

郑寿恨死了刘景,想把他活剥剐了。

郑寿丢了粮仓,马上反咬:“那你刚才说我郑氏贪墨的证据呢!”

刘景冷冷丢下一句:“哦,那个啊,我在查,有了证据会告诉你。”

郑寿双目尽赤,对着李世民拜道:“皇上,老臣要告刘景诬陷反坐!”

李世民心中冷笑,脸上笑了笑,说道:“刘少卿,办案岂可如此草率,再去查查,查清楚了再说。”

刘景拜道:“微臣领旨。”

就这么轻描淡写...

正手枪气得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

这明摆着是唱双簧。

“不过,大理寺有真凭实据的,你们郑家得退赃,否则...由大理寺处置。”

李世民冷冷丢下一句话。

这算是宽宏大量了,没有对郑家穷追猛打置于死地。

李世民的意思很清楚,只要退出贪墨的粮食,可以就此揭过。

郑寿心中虽然愤恨,却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郑寿无奈地拜了一拜,退回班列。

斗完了郑寿,刘景也退回了班列,接下来的事情,由李世民来说,他刘景不能把所有的坏人都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