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发病的时候,我们东宫所有人都被摸了一遍...这...”

这个老太监自己发过天花,他不怕,但是东宫已经有人开始发病了。

这样下去,东宫会完蛋的。

狗蛋皱眉道:“这也太荒唐了,东宫的人若是都发了,那宫城岂不乱套。”

老太监吓得慌忙举手,请求狗蛋小声点。

狗蛋知道老太监的难处,如果被李承乾听见,他只有死路一条。

“好了,你东宫有多少人?”

狗蛋问道。

老太监说道:“宫女、太监,加上亲卫,还有杂役,总计217人。”

这...

狗蛋也为难了,自己的药不多了,哪里够这么多人的。

见到狗蛋面露难色,老太监急了,如果狗蛋拒绝,那他可如何是好?

“公公,实话说,我的药不多了,不过你不用担心,多则三日,少则两日,刘寺卿能从归义镇运来大批药物。”

“如今,你将发病的关起来,这些药你先用着。”

狗蛋从药箱里拿出几十盒药,又把邱龙叫进来,让邱龙帮着老太监照顾东宫。

老太监千恩万谢,拿着药下去了。

留下了药,狗蛋马上去太极宫复命。

进了太极宫,李世民已经睡下了,狗蛋到了偏殿,见到刘景坐在那里看书。

狗蛋悄无声息地走到后面,看刘景在钻研什么。

“灯草和尚?”

狗蛋奇怪地问道。

刘景看得入神,突然听到狗蛋的声音,唬了自己一跳。

啪!

刘景反手拍了狗蛋一书。

“走路没声音,你是鬼啊。”

刘景骂了一句。

狗蛋摸了摸头,一脸谄笑:“大人,给我看看呗。”

刘景收了书,说道:“小孩子看什么看。”

狗蛋坐在刘景旁边,自己倒了茶,说道:“大人,我都16岁了,能成亲了。”

古代男子16岁成亲也正常,而且朝廷鼓励早婚早育。

刘景看了狗蛋一眼,笑眯眯地说道:“狗蛋,我给你介绍一门亲事吧。”

噗....

狗蛋嘴里的茶喷出来,来不及擦口水,狗蛋马上拒绝:“别!大人饶命!”

狗蛋早听说狄仁杰被刘景强行安排相亲,那女娃子比程咬金还要魁梧壮实。

刘景啧啧说道:“狗蛋,本官给你安排亲事,你居然敢拒绝。”

狗蛋没有家人,刘景对于狗蛋来说,如兄如父。

狗蛋笑呵呵说道:“大人饶命饶命,我错了。”

想想狄仁杰当时的惨相,狗蛋感觉不寒而栗。

“皇后那边无碍了,不过东宫那边有些麻烦。”

狗蛋连忙岔开话题。

刘景也就是逗逗他,狗蛋的身世太惨,早年父亲外出被盗匪杀了,自己和老娘被宗族赶出家门,流落到归义镇附近,又被突厥抓了。

老娘被突厥虐杀,自己也差点死在草原,若非刘景带兵攻入,狗蛋早就命丧黄泉。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

刘景肯定要给狗蛋找一个好媳妇,刚才不过是戏言耳。

“东宫有什么麻烦?”

刘景问道。

这时,赵公公走了过来,狗蛋本想说,又停了下来没说。

赵公公在宫里当总管,自然识得眼色,笑道:“老奴打搅了两位大人。”

刘景摆摆手,说道:“无妨,赵公公不是外人。”

狗蛋迟疑一下,说道:“东宫有些麻烦,太子殿下虽然吃了药,但是...太子殿下把宫里人都摸了一遍,已经有不少人发了,我留下了药,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嘶...

刘景和赵公公都被狗蛋的话震惊到了。

他们都知道这个太子胡作非为,喜欢乱搞,可没想到居然如此荒唐。

“东宫多少人?”

刘景问道。

狗蛋说道:“217人,发病34人,其他人恐怕也会发病。”

刘景对赵公公说道:“公公,此事...我也不便说,可是...”

事情涉及到太子,他这个外臣不方便说。

赵公公说道:“老奴知晓。”

刘景不方便说,可是东宫如果所有人都感染了,那宫城就有彻底沦陷的危险。

这时候,只有赵公公去禀报了。

赵公公转身进了寝殿,不一会儿,就听到李世民暴跳如雷的吼声:“混账!逆子!封锁东宫!”

很快,赵公公找了秦琼,将东宫封锁。

....

...

宫里被搞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长安城内外的瘟疫还在蔓延。

朱雀大街上,大量的玉米和红薯被丢在街上焚烧。

大理寺卿和司农寺外聚集了很多百姓,他们大骂刘景瘟神。

司农寺外面,几千斤的玉米倒在地上,百姓纵火焚烧,玉米粒烧成了爆米花,炸得满街都是。

巡城的武侯驱逐百姓,但是人太多,武侯也不够用。

司农寺内,程处默三人愁眉不展,心里憋闷得很。

他们接受了刘景的现代知识,知道天花与玉米红薯没有半毛钱关系。

“好心推广粮食,让百姓吃饱,反而被骂瘟神,真是憋屈。”

秦怀道吐槽道。

程处亮也心情很差,说道:“昨日农学院被一群人纵火,若非士兵赶到,那玻璃温室大棚早就被砸掉了。”

程处默说道:“哎,大理寺那边比我们更难过,听说有人冲击了大理寺的大牢,想劫狱。”

秦怀道惊讶道:“不会吧,王朝、马汉两人镇守大理寺,还有东方默,谁能冲进去?”

王朝、马汉的武力,他们很清楚的,有他们在,谁能冲进去?

程处亮说道:“浑水摸鱼进去的,听说想劫走郑球。”

秦怀道猛然站起来,说道:“劫走郑球?郑氏还敢嚣张?”

这司农寺就是从郑寿手里夺过来的,没想到郑寿还敢蹦跶。

程处默说道:“现在长安城内外一片混乱,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刘大人得罪的人那么多,他们想翻盘。”

“郑家之前畏惧于形势不敢动手,现在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他们开始担心大理寺了。

....

...

大理寺。

狄仁杰坐镇前衙,王朝马汉二人站在大理寺门口,前面是汹涌的人潮,数万百姓堵在门口叫骂,玉米红薯被当做武器砸进来。

外面有士兵身披铠甲,挡在外面,玉米红薯砸在身上也不疼,就是心里烦躁。

刘景下了死命令,不许对百姓动手,他们只能守着。

大理寺院子里铺满了玉米和红薯,王朝捡起一只红薯,拿衣服擦了擦,嘎吱嘎吱吃起来。

“这么清甜的红薯,就当石头扔了,这些人真是忘了春季的饥荒。”

王朝吐槽道。

马汉让大理寺卿的衙役把地上的玉米红薯全部捡起来,拿到后衙当粮食。

衙役马上拿起箩筐,把玉米红薯都捡起来。

外面的百姓看着王朝吃红薯,他们没有安心,反而指着王朝骂道:“你们看,大理寺的人不怕红薯,他们真的是瘟神的爪牙,他们也是瘟神。”

“没错,只有大理寺的恶魔吃了红薯玉米不发病,他们就是恶魔。”

“砸死他们,砸死他们。”

玉米和红薯不要钱一样飞进大理寺。

王朝马汉非但不生气,还很高兴地在院子里支起烤炉,就地烤红薯。

外面的百姓把红薯玉米丢完了,又闻到了烤红薯的焦甜味,肚子里居然咕咕叫。

“忍住,红薯玉米不能吃,别上当。”

一个人咽着口水,提醒大家不要吃。

“这个刘景太歹毒了,没有玉米红薯,我们过冬的粮食不够吃啊。”

“管他呢,还能让我们饿死不成?我们没饭吃,朝廷总会想办法。”

“就是,今年春天那么多饥民,最后朝廷也给了粮食。”

“我记得当时的粮食就是刘景给的...”

呃....

好像扯来扯去,最后还是靠刘景。

“不管了,反正就是刘景传播的瘟疫,砸他。”

说着,又把兜里的红薯砸出去。

大理寺后衙,东方默在狄仁杰身边守着。

外面的人太多,东方默担心哪个暴徒突然冲进来,会对狄仁杰不利。

“老默,忙你自己的去吧。”

狄仁杰说道。

东方默听着外面的吵闹声,说道:“外面群情汹涌,我怕大人有危险。”

狄仁杰拿起一粒药吞了,又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痘子,说道:“没事,万朝马汉不是吃素的。”

狄仁杰和刘府里的人都接种了牛痘,现在已经发了,但是不严重,也没有出现发烧溃烂的问题。

吃了消炎药,也好得更快。

东方默有些无奈,说道:“刘大人给百姓做了这么多,最后居然这个样子,真是令人寒心。”

狄仁杰说道:“扇动百姓最简单,没什么奇怪的。”

“你去牢房看着,老百姓不会真动手,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不一定。”

“上次那帮人虽然伪装过,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目标就是郑球,我看这次的事情,有郑家在后面鼓动。”

就在昨天的时候,一伙人冲破了士兵的防守,冲进了大理寺牢房,他们见到人就放,看起来毫无目的。

但是最精锐的几个人明显冲着郑球而去。

东方默和王朝、马汉三个人及时赶到,把匪徒全部抓了,不过很遗憾,那些人全部嘴里含了毒丸,当场服毒死了。

东方默说道:“要不要属下去暗查?”

狄仁杰摇摇头,说道:“不用,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

...

崇化坊,刘府。

一排御林军守在府门前,程咬金亲自带兵坐镇,周围挤满了人。

老百姓针对司农寺和大理寺,刘府更是攻击的首要目标。

开始是叫骂,后来是砸石头,最后还有人纵火。

御林军接到命令,不许对百姓动手,所以没有反击。

后来,程咬金听说了,自己骑马过来坐镇,程咬金当过土匪,对老百姓没那么客气。

到了刘府,程咬金当场打残了几个带头的,又抓了几十个人绑起来挂在杆子上示众,这下才镇住场子。

老百姓被吓到了,却没有完全走,就这么对峙。

程咬金骑在马上,对着百姓破口大骂:“奶奶个腿儿,你们这帮白眼狼,忘了春夏饥荒谁给你们吃的!忘了谁给你们求雨!”

“昨儿个还在说刘神仙,现在就来纵火砸东西!粮食喂狗了!”

老百姓怕程咬金动粗,却也有胆大的走出来叫骂:“那是皇上给的粮食,跟刘景有什么关系。”

“对,都说那是郑家留下的粮食,是郑司农给我们的粮食。”

“他刘景不过是巧取豪夺,贪了别人的功劳。”

“你也是刘景的走狗。”

这些话听得程咬金暴跳如雷,挥舞着斧头大骂:“狗娘养的,郑寿贪赃,你们还说是他留的粮食,你们都眼瞎了。”

“再说,老子劈了你们。”

程咬金真搞不懂,这些老百姓脑子怎么长的,居然颠倒黑白。

府里,六子腰间挎着刀,府上的人都拿着家伙,随时准备打一场。

有一间房子被烧了,柱子都炭化了。

“这帮人粮食白吃了,就是不能给他们吃太饱。”

六子大骂道。

夏荷带着府上的几个孩子,安慰他们别怕。

刘宝感觉奇怪,问道:“夏荷姑姑,大人对他们这么好,为什么他们还烧我们房子?”

夏荷无奈地说道:“被人蛊惑了吧。”

这一次的天花瘟疫,背后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感觉最后所有矛头都对准了刘景。

六子说道:“因为那是白眼狼,以后有好东西情愿喂狗。”

府上的人都感觉特别气愤。

....

...

宣阳坊,郑府。

郑寿躺在卧室里,两个侍女在里面陪着,郑钦走进来,反手把门关了。

侍女马上退出房间到外面去。

郑寿马上从床上起来,脸上挂着得意之色。

他对外装病,说他自己也感染了天花。

“如何?”

郑寿自己倒了一杯茶,却没有喝。

郑钦说道:“阿耶,万年县的瘟疫传到了长安县,又到了蓝田,长安城的医师已经不够用了。”

“不但外面百姓病人剧增,长安城内的病人也在剧增。”

“我们偷偷散布的谣言起作用了,刘府、司农寺和大理寺都被包围了。”

“玉米和红薯被焚毁了,没有人吃了。”

“朝中的大臣纷纷上奏折弹劾刘景,说他嗜杀,激怒了上天,又说他是妖道。”

郑寿听着,心中非常欢喜。

“千夫所指、万人唾弃,刘景啊刘景,你还是太嫩了。”

郑寿冷声笑道。

郑钦说道:“阿耶真是妙计,一招让朝野上下都在唾骂刘景。”

现在的情况,如果换做其他大臣,恐怕已经死了一万次了。

郑寿问道:“那个刘景怎么样?皇上什么态度?”

说到这里,郑钦面露疑惑之色,说道:“皇上对刘景还是很信任,发病后,让刘景守在偏殿。”

“那个太医令狗蛋给皇后和太子看病了,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