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京城之中,得到一个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鲁王封地竟然养了十万私兵。

私兵十万,加上鲁王手中本来就有的十万兵马,鲁王手中的兵马就有二十万。

更让人惊讶的事情是,鲁王不但养有私兵,他更是私自开矿。

而且还是价值连城的玉石矿。

这个消息被传开后,众人纷纷在心中唏嘘。

难怪鲁王有银子养私兵。

那可是玉石矿啊!

就是再多养上十万的私兵都不成问题。

皇上当即就派人去鲁王府封地,接手那些兵马。

又过了一个月,一辆辆装满货物的马车被运回京城来。

观那马车的车辙留下的痕迹,就可以看出马车拉着很重的货物。

众人心中又疑惑了。

马车行只拉了几口大箱子,为何车辙会这么深?

皇宫。

“哈哈哈”

“好啊,好啊!”

夏帝开心的大笑。

他的面前是一个个被打开的大箱子,而这些箱子里装着的都是金子和银子,还有一些珠宝首饰。

“霆深,这次可真是为朕解忧了,不仅替朕解决了鲁王封地上的那些私兵,更是为国库解决了多年来的亏空问题,等到霆深回来朕可得一定好好的赏他。”

这些银子送来京城的时候,顾霆深写了封信给皇上,一并让那些运送金银的人员一并给带了回来。

顾霆深在信中写到,鲁王封地那边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他要留在那里一些时日暂时还不能归京。

就让人先把这些金银给送了回来。

皇上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银子,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并且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哈哈大笑着夸赞顾霆深。

户部官员立即把运送回来的那些金银给入库,并且点数登记造册,等到他们忙活过后得知一个惊天的数字来。

金子和银子折合在一起算来,竟然有200万两。

就这还不算那些被送回来的珠宝首饰,还有一些原石。

若是把那些都给算上的话,至少都不低于300万两。

光是一个鲁王封地,竟然就有这么的银子,看来这些年鲁王没少开采矿石,也没少赚银子。

“哈哈哈哈”

大夏再次大笑。

“传朕旨意,镇国公世子此番立了大功,封镇国公世子为镇国公。”

“是。”

……

萧菲儿跟随顾霆深去了鲁王封地,而萧礼这些时日在京城也没有闲着。

他的官职定下来了,在户部任侍郎一职,并兼任工部侍郎。

这还是大夏朝唯一个,身兼两个部门的官员。

谁让萧礼能力出众。

他不仅对经商搞银子一块,有着很大的天赋,就连工部那一块也很擅长。

萧礼上任之后,工部内那些官员们,纷纷过来找萧礼探讨。

石板大桥为何要这样修建?

投石车为何要这样修改?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萧礼每天都要回答很多。

更让萧礼感到惊讶的却是,他竟然在工部看到有人在制盐。

不过那制盐的法子却让人不敢苟同。

萧礼没遇到就算了,既然被他给遇到了,他当然要告诉对方怎么才是正确的方法。

古人的盐一般都是海盐和井盐,炼制法子也十分的繁琐,而且效率又慢。

工部那位正在制盐的官员,他就是觉得以前制盐的法子太过繁琐,想要找一个更快更效率的法子出来,这样百姓就都能够买到便宜的盐了。

萧礼立即让人准备了几口大锅来,还有干材已经没有炼制的盐。

要知道没有炼制的盐,那都是有毒的,不能食用的。

经过炼制之后,才能够把里面的杂质,以及那些有毒的物质给炼制出来。

正因为是没有炼制的盐中有毒,一个不好可是会直接吃死人的,朝廷才不允许百姓世子炼制。

食用盐这一块,又是朝廷一大税收。

若是发现有人做私盐的生意,一经发现就是死罪。

那些贩卖食盐的商人,都是由朝廷发放盐引,统一管理。

萧礼选择的炼制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蒸煮方式。

等到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工部尚书拿着一块帕子,里面包着一把白色细密的食盐出现在皇上手中。

“好,好啊!”

夏帝看到这洁白如雪的食盐后,又得知是萧礼给做出来的后,他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有了成色这么好的食盐后,他们大夏的国力又能上一个新的高度。

夏帝当即下旨,奖励萧礼许多的金银珠宝,并且又把萧礼的官职往上升了一级。

而工部尚书年纪大了,早在几个月前就上了奏折,要求告老还乡。

皇上却一直把工部尚书告老还乡的折子给压着,没想到今日竟然就同意了他的折子,并且直接把萧礼升为工部尚书。

一时之间,定安侯府宾客盈门,前来定安侯府的恭贺的人,几乎都快要把门槛给踩烂了。

萧礼做了工部尚书之后,他整个人就变得更忙了。

作为他幕僚的章青竹,自然也变得十分的繁忙。

这日,章青竹乘坐着马车从城外回来,却在半路时被一位管事嬷嬷给拦住了去路。

“这位公子,我们夫人的马车坏在半路上,这眼看时间不早了,能够劳烦公子捎带我们骄傲夫人一程吗?”

章青竹抬头望去,看到路边站在两个丫鬟,还有一位身穿紫色衣裙的女子。

那位紫色衣裙的女子,想来就是这位嬷嬷口中的夫人吧。

章青竹眉头微微皱着。

他是男子,单独和夫人乘坐一辆马车有些不妥,传出去对那位夫人的名声不好。

眼前的嬷嬷却像是看出了他心中的担忧一样:“还请公子放心,老奴和丫鬟会陪在我家夫人身边,定不会对公子造成负担。”

嬷嬷这番话,就是在告诉章青竹吗,她们家夫人不介意与公子乘坐一辆马车。

章青竹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天色的确是不早,这里离京城还有十几里路程。

就算是他们乘坐马车,回到京城时恐怕天也黑了。

又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那位夫人,那位夫人的马车坏在了这里,若是自己不捎带一程那位夫人,很可能要在这里度过一夜了。

“请你家夫人上车。”章青竹笑着道,并且他人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