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笑着说道:“此事很简单。”

“子远与州牧大人一样,都是当局者迷。”

“妾身是局外人,自然是看得清楚。”

“以妾身看来,既然州牧无意前往长安,季玉又不能回蜀川,何不让吴苋北上长安,与四公子在长安成婚?”

“如此一来,便能消除董贼的疑心。”

“州牧大人不去长安,可称病为由,更可让四公子婚后携吴苋回家探父,则董贼必无理由阻拦,则四公子便可安然归蜀。”

让吴苋北上长安成婚?

吴懿一愣,仔细品了品朱氏的话,貌似有些道理哈。

吴苋不过是一个女子,于益州大局并无什么相干,董卓岂会为难于她?

刘焉称病,正好是让刘璋归蜀的好借口。

汉朝以孝治国,纵然是董卓乱政,亦不敢有悖孝道,必然只能应允刘璋归蜀。

刘焉看着吴懿,叹道:“老夫思来想去,唯有朱氏之策可谓是两全其美之计。”

“只是,要累及苋儿一路颠簸,老夫这心中着实是过意不去。”

吴懿可不知道他被刘焉和朱氏算计了,立即说道:“能为叔父分忧,能助季玉归蜀,苋儿受点累也是应该的。”

刘焉沉吟一下,说道:“既然这样,就让苋儿于三日后动身,怎么样?”

吴懿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

却说华羽一行从褒斜道回来,已经是七天之后了。

再次回到法度的家中,法正刚刚回来,比华羽等人早了一个时辰而已。

法度早就派人先一步赶回家,安排酒宴。

回到家中,法度听说法正刚刚回来,自然就把他喊了过来,一起接风洗尘。

“草民法正,见过华将军。”现在的法正,不过只有十六岁而已,略有稚嫩。

面对闻名天下的华羽,法正显得还是有些拘谨,话音略有发颤。

华羽则是很是从容,微微一笑:“本侯听孝承提及,说孝直有大才,今日能得以见上一面,本侯不负此行啊。”

【姓名:法正

年龄:16

主公:无

忠诚度:无

力气:32

武艺:26

政治:89

统帅:78

智谋:95

魅力:40】

十六岁,尚未出仕,便已是这样的政治、统帅和智谋值,果然了得。

法正登时肃容,堂堂镇北将军,祁乡侯,又是当朝九卿之一的执金吾,竟然对他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如此看重,法正若不激动才怪。

法度如何在华羽跟前说他的,法正不难猜到,必然是说他这个堂弟极有才华。

可只单单是法度之言,如何能让华羽这么重视呢?

从此可见,华羽求才若渴。

华羽是董卓的部将,却求贤若渴,证明什么?

证明华羽有野心。

法正的才思敏捷,只从这一个小细节上,就推断出华羽有野心,不可谓不厉害。

法度见华羽对法正很器重,心中不由暗喜。

法度虽然是法真的孙子,却是个商人,而商人最看重利,最看重投资。

法正有大才,若能为华羽所用,法家的地位自然就会扶摇直上。

至于董卓的名声不好嘛,法度就不在乎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董卓名声虽臭,但他眼下大权在握啊。

而且,董卓的名声虽臭,但华羽的名声很好啊。

有华羽在,长安城的西凉军无一敢扰民,所以,抱紧华羽的大粗毛腿,百利无一害。

酒宴之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华羽笑着问道:“不知孝直对天下大势的走向,有何独到见解?”

这个问题,很大,也是华羽对法正的一个考验。

法正紧张不紧张,法度不知道,但他却是挺紧张的。

这一个回答,几乎就能决定华羽是用法正,还是弃法正。

法正微微皱了皱眉头,回答道:“华将军此问,必是长安之势。”

“法正以为,长安若想长久,在乎三个人。”

“若这三个人在长安,则长安必能安然无恙,不然,则长安必然危险,太师也会危险。”

“纵然华将军有霸王之勇,韩信之谋,也难以力挽狂澜。”

法度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这叫什么回答?

三个人?

什么人这么重要,竟然能够影响到董卓霸业的成败?

别说是法度,就算是董白听了,也是直撇嘴,危言耸听,以求别人对其关注,这个法孝直,并无真才实学。

就在董白不屑,法度准备喝止的时候,华羽突然大笑起来:“孝承不欺我也,法孝直果然有大才,羽佩服之极。”

法度和董白全都愣住了,华羽竟然认可法正的荒谬话?

法正也是心头微惊,暗想,莫非华羽也已经料到这一点?

笑过之后,华羽说道:“若这三个人都在长安,反倒不美。”

“若能放走一人,留下两人,则长安城会更加固若金汤。”

放走一人,留下两人?

这句话听在法度和董白的耳中,皆是云里雾里,但法正却是心头巨震。

因三子都在长安,刘焉必然不敢兴兵北犯。

可刘焉老迈,一旦离世,其身边只有一子,必能顺利接位。

此子即位,若他的品行不端,想害死另外几个兄弟,必然会举大义而兴兵北上。

于是,那三个人质就毫无用处,长安自然会有麻烦。

而若将长安城的另外三子,分出一人回到益州,必然会有夺嫡之争。

不管谁赢谁输,赢者绝不敢轻易兴兵北上。

法正叹服不已,拱手道:“华将军之谋,胜我十倍,法正心服口服。”

华羽笑道:“孝直莫要过谦,因为本侯身在长安城中,故而能看透此环节。”

“而孝直远离长安,各种消息更不及本侯所知周全,就能想到这一步,实乃大才。”

“镇东将军府中,尚缺一名军师祭酒,随军出谋划策,不知孝直可愿屈就?”

这就是正式的橄榄枝了。

法度的心跳立即就加快起来,急忙给法正使眼色,暗示他赶紧答应下来。

法正虽然也有一些小激动,但头脑却还能冷静,微微沉吟道:“多谢华将军好意。”

“法正才识浅薄,还想继续闭门读书,暂时没有出仕的打算,只能辜负华将军的好意了。”

“……”法度登时一阵翻白眼,心中直骂法正糊涂。

华羽是什么人,不惜礼贤下士,招揽于你。

你倒可好,竟然摆起谱来了。

万一华羽恼羞成怒,法家岂不是要完蛋?

华羽明白法正拒绝的原因,自然不会生气,微微一笑:“既然这样,本侯就不再为难孝直。”

“只是,待日后孝直学业有成,还请再考虑一二。”

这一次,法正不再矫情,拱手道:“华将军放心,待法正学有所成之日,必会在华将军麾下效力。”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