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羽回到府中,胡车儿立即就将一份密报呈给他。

密报是贾诩派人送过来的。

密报的内容很简单:启禀主公,属下已经按照主公的吩咐,寻机献计,都没有被吕布采纳。

吕布刚愎自用,不懂谋略,自恃勇武,以并州军与三族联军硬拼,已败两场,三万并州军更折损大半,只剩不足万人。

吕布想要派人往长安救援,却被属下所激,准备与三族联军进行最后一战。

属下私以为,吕布河东大败已成定局,败报只在旬日之内。

吕布兵败,三万并州军损失殆尽,名声尽损,已无退路。

因此,吕布弑董,即将上演,主公当早作准备。

看完贾诩的密信,华羽立即就付之一炬,嘴角泛起一丝得色。

好,吕布兵败之时,距离董卓被杀之日不远了。

脱离长安的谋划,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了。

第一,吕布兵败,三族联军必然更加嚣张,牛辅岂能挡得住。

所以,到那个时候,董卓不得不起用华羽为将,挥兵北上。

这样的话,华羽就能率众离开长安。

可这样也会有两大隐患。

首先,华羽出征,不能带家眷,府中众人须得留在长安。

而一旦董卓被杀,长安城的军队就以吕布为首。

万一吕布这厮瞄上了冠军侯府,要跟华羽彻底撕破脸皮,华羽身在河东可就是鞭长莫及了。

其次,就是堳坞。

堳坞之中,有董白,有三万西凉精锐,有董卓搜刮的金玉、财帛、珍珠无数,以及那让人震怖的粮草。

华羽不在长安的话,堳坞里的所有东西也会落于吕布和王允之手。

最后,就是蔡邕了。

这个老古板是唯一一个哭董卓的,最后被王允杀了。

万一王允那个愣子,刚愎自用起来,蔡邕还是难逃一死。

按照上述所说,吕布杀死董卓的时候,华羽不能去河东。

可若是华羽留在长安城,其身为董卓麾下爱将,董卓的准孙女婿,若不为董卓报仇,天下人如何看他?

这些,都需要很好的谋划,华羽才能成为长安之乱的最大赢家。

然后,以河东为根据地,北伐并州,踞一州之势,虎视天下。

贾诩尚在吕布的军中,冠军侯府中的谋士,只有一个游殷。

游殷虽有才,但跟贾诩相比,却是差了太多。

而另外两个大才,法正和徐庶,都还没有归顺华羽,尚且不能与之谋。

还有一个张既,华羽已经派游殷去游说了,暂时还没有结果。

所以,所有的事情,只能靠华羽一个人去谋略周全。

亏得有105分的智谋呢,不然华羽定然会手忙脚乱,谋划不周全。

华羽这边开始谋划董卓被杀之后的事情,甘宁和徐庶也一起到了长安牢狱。

守卫长安牢狱的人,就不是阎行了,阎行替高顺值守城门去了。

随同一起的,还有羽卫姜叙。

甘宁这一次不是私自行动,而是向华羽请示过,要来探望一下桥蕤。

所以,华羽就派了姜叙持执金吾手令,陪甘宁和徐庶一起来。

今日负责守卫的,不是阎行,而是吴班了。

吴匡父子投靠华羽之后,吴匡因为年龄不小了,华羽就没给他安排活,却将吴班安置在了长安牢狱。

军侯检查了执金吾手令,正确无误,便将甘宁和徐庶放了进去。

姜叙没有陪着甘宁和徐庶进去,而是守在门口,跟吴班聊了起来。

上一次羽卫选拔的事,吴班当然知道,对姜叙的武艺颇为佩服。

于是,趁着这次的机会,吴班便向姜叙请教武艺。

姜叙的情商很高,知道吴班是吴苋的堂兄,自然是毫不吝啬,指点了他一番。

却说甘宁和徐庶进了长安牢狱,徐庶是轻车熟路啊,左拐右拐,很快就到了最里面的那个牢房。

上一次关押的是程普,已经死了。

这一次关押的是桥蕤,完好无损。

事实证明,乱世之中,若是有个倾国倾城的女儿或者妹妹,作用还是很大的。

邹家,傍上了华羽,将要成为弘农郡首富。

尹家,傍上了华羽,尹许的腰板就硬气了不知多少。

吴家,傍上了华羽,吴匡父子得以活命,吴懿也从此安心。

乱世之中,男人的野望会充分暴露出来,但无非也就是权财名色而已。

“仲威……”二人来到,甘宁大步来到牢笼跟前,喊了一声。

桥蕤本来正侧卧着休息,听到甘宁的声音,转过身来,看了甘宁一眼,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

虽然徐庶说过,甘宁并未通敌背友,但桥蕤对甘宁仍是产生了介怀。

徐庶看了,暗暗摇头,上前一步,问:“仲威不要紧吧?”

桥蕤这才起身,摇了摇头:“无妨,华子翼没有让人对我用刑。”

“倒是元直,受我的连累,困于冠军侯府而不能离开,我心中甚是不安。”

徐庶微微一笑:“无妨,不过是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冠军侯说过,期满之后,我去留随意。”

“倒是仲威,被困于长安牢狱,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元直放心……”桥蕤本来想说,主公得知消息,定会派人救我。

但是,桥蕤想想袁术的性格,跟孙坚不一样啊,他着实没有这份自信。

桥蕤随即就改了口:“……不过是长安牢狱而已,华子翼以为,这样就能使得我桥蕤屈服,简直是白日做梦。”

“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岂能行背叛之事,留千古骂名。”

徐庶微微皱了皱眉头:“仲威,不知能否听我一劝?”

桥蕤一摆手,淡淡说道:“若是劝我背叛主公,元直就不用说了,我宁死不从。”

徐庶张了张嘴,终于没再说什么,长长叹了口气。

甘宁看不出长安形势,但徐庶却看得明白啊。

华羽有诛董之计,而且会很快。

毕竟,若仅仅是在约定期限之内,诛杀董卓,恐怕甘宁三人未必会认他为主。

华羽的《从军行》给了徐庶答案,那便是华羽会提兵北上,与异族一战。

驱逐鞑虏,光复并州。

如此激荡豪迈之事,千古留名之事,报国卫民之事,甘宁三人绝对不会错过。

桥蕤的态度,让甘宁和徐庶不敢多劝,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离开长安牢狱,徐庶叹道:“兴霸,须得尽早救出仲威,不然,仲威的性命必将不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