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郡。

安邑城。

冠军侯府。

蔡琰正式入府。

卫老夫人当众说出,取消卫仲道与蔡琰的婚约,蔡琰就是自由之身了,虽说婚事已经举行了一半。

而且,蔡琰还是完璧之身的事情,也会很快通过河东郡那些士族的口中,传遍整个天下。

华羽气死卫仲道的事情,也一样会传遍整个天下。

虽说华羽不是士族出身,但蔡琰是蔡邕之女,士族出身啊。

卫仲道是士族出身啊。

所以,华羽与卫仲道之争,也可以说是蔡家与卫家之斗。

既然是两大士族相斗,天下士族就不好评判了,属于是士族内斗。

不过呢,蔡邕毕竟是有官职在身,蔡琰毕竟名满天下,而卫家只出了一个卫仲道颇有名气,更是已经死了。

于是,天下士族的舆论,很快就几乎完全倒向了蔡家,卫家处于完全不利的局面。

蔡琰入冠军侯府,也是进行了深思熟虑的。

毕竟,蔡琰跟诸女不同,她不可能是奴婢的身份入冠军侯府的。

同样,没有三媒六证,蔡琰又不能以未婚妻的身份入冠军侯府。

更不要说,冠军侯府中,华羽已经有了一个未婚妻,董白。

虽说董卓已经死了,但是,华羽的麾下,西凉大将还是有一些的,西凉军更是足足有近十万之众。

如果华羽因为董卓死而慢待董白,只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对于天下而言,董卓是国贼。

华羽若是真娶了董白,固然能让麾下的西凉将士安心,却会因此获罪于天下士族,甚至于寒门,日后再难有人才投靠。

所以,让谁来当冠军侯府的女老大,确实是一个让华羽头疼的问题。

冠军侯府中,还有一个女人的身份,堪堪与蔡琰和董白相比,就是貂蝉了。

貂蝉,虽然出身并州的小商之家,但貂蝉的义父是王允啊。

就如吕布,当初认了董卓为义父,立即就身价倍增,没人敢把他当做一般的降将对待。

现在,王允是大汉王朝的真正掌权者,貂蝉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因为这个原因,貂蝉也就具备了一争冠军侯府第一女主人的实力。

除此之外呢,还有董琳,实力就不济了。

董琳的父亲是董承,不过是华羽麾下一将而已,使得董琳根本无力觊觎华羽正妻的大位。

伏寿呢?

论起来,伏寿的身份确实不一般。

不其侯伏完之女,母亲是阳安公主刘华,虽说不是生母。

但华羽索要伏寿,是为了报复阳安公主刘华派人刺杀他,也是拿伏寿当人质,逼着伏完和阳安公主刘华不得不听命于他。

再说了,一个才十二岁的小丫头,还得很多年养着呢。

杜氏呢?

随着董卓和田仪被杀,李儒投降,杜氏的未婚妻身份就不需要再扮演下去,恢复了冠军侯府婢女的身份。

更何况,杜氏的出身,也不算高,跟尹氏相当。

尹氏当年嫁给何咸,也不是正妻,而是平妻。

杜氏恐怕还不如尹氏的运气好,因为华羽身边的绝色太多了,论出身,论相貌,论魅力,杜氏都不算最出类拔萃的。

另外那些女人,像唐妃啊、邹氏啊、吴氏啊、来莺儿啊、卞氏啊、环儿啊,更是没有资格问鼎女老大的身份。

甚至于,这些女人连冠军侯府平妻的位子,都是摸不到的。

而这些女人都有自知之明,没有什么野望,只想留在府中,好生侍奉华羽。

董白、蔡琰和貂蝉。

选哪一个做冠军侯府的女老大?

这个问题,不止是华羽在头疼,华羽的麾下文武,也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

选董白。

十万西凉将士,会真正全心全意为华羽效命。

但是,天下士族,天下寒门呢?

选蔡琰。

天下士族或许就会径相投奔华羽,华羽的一统道路,就会容易很多。

选貂蝉。

因为貂蝉的父亲是小商,小商是只能够养家糊口的商人,属于寒门。

那么,寒门的人才就会径相投奔华羽,华羽能轻易得到百姓们的认可。

天无二日,妻无双正,更别说三正了,华羽只能选其一。

当然,眼下华羽这个并州牧还没有实至名归,暂时可以先不选择。

而一旦拿下并州,华羽真正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之时,这个问题就会迫在眉睫。

不然,拖的时间越久,华羽的麾下文武和将士就越是不能安心。

毕竟,华羽麾下的文武,有董卓旧部,甚至于是董卓的亲戚、族人。

还有士族,也有寒门。

这个局,确实很难解,一个不慎,或许就会引发一场动荡。

固然不会产生叛乱的事,至少会降低很多人的忠诚度。

同样,这个局,也很容易解。

解这个局的关键,就在于华羽自己。

只要华羽能够凭一己之力,震慑这三个阵营的人,他这个三只脚撑起来的基业,反倒是最为稳固的。

历史上,袁绍重士族,轻寒门,却因为他自身不够强大,使得士族的荀彧和寒门的郭嘉,都离他远去。

曹操唯才是举,士族和寒门一窝端,麾下更有青州军是黄巾出身,也相当于三只脚撑起来的基业。

但曹操本身强大,遇谋能断,得才能用,所以才会击败袁绍,差点就一统天下。

华羽比曹操更强。

所以,这个困局对别人而言,是困局,对华羽而言,就是一件好事了。

伯乐不常有,明主更难寻。

到那时,不管华羽选谁为冠军侯府的第一女主人,其余两方人绝不敢有什么怨言。

虽然这方面不是问题,但从感情而论,却也够华羽为难的。

不管是董白,还是蔡琰,亦或是貂蝉,跟华羽的感情都是极深。

她们对华羽都是全心的爱,华羽对她们也是真心的呵护。

上述所说的三个阵营之分,只是,三个阵营的利益,并非是她们三个主导的,或许她们都没有感觉到。

这件事情,可以缓后再解决。

不过,北伐并州之事,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河东卫家的人,被贾诩几乎清洗了一遍,河东郡的军政大权尽在华羽的手中,卫家已经掀不起任何风浪了。

如果卫家还敢再有什么举动,华羽不介意挥挥手,将卫家彻底铲除。

同时,徐晃的书信也来到了。

上郡和西河郡已经彻底被华军(华羽的军队)掌控,从西和南两个方向合击鲜卑族的战役,可以开始了。

而就在华羽准备出兵的时候,高顺和太史慈,同时来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