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观,华羽并非是第一个。

华羽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历史上出现京观的次数很多。

例如,东晋时期,十六国中的夏国进攻关中,就把东晋士兵的尸体堆成了京观。

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高丽国也将隋朝士兵的尸体,堆成了京观。

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京观,就在数年前。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后,曾经将十数万黄巾军的尸体堆成了京观。

相比而言,华羽的这个京观,规模就小很多了,不过是两万颗头颅而已。

但是,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因为这两万颗头颅是鲜卑族的,是侵略者的。

一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

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单单是被劫掠过去,生活在草原中的汉人,就有足足二十万之多。

这二十万人,在草原上就是奴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而被杀死的汉人,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次,华羽数次大胜,更是又弄了这么一个人头京观,绝对是为天下的汉人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却说第二天,步度根就得到消息,大吃一惊,立即率领亲卫军,前往人头京观处查看。

果然如此。

步度根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够狠啊,这个华子翼果然够狠啊。

不过,步度根也只是能恨恨而已,他不敢报复。

毕竟,这里是并州,不是草原。

一旦步度根仿效华羽的做法,报复给并州百姓,必然就会引起并州百姓的全面反抗。

到那个时候,根本不需要华羽动手,光是并州百姓的反抗,就足以让步度根含恨并州。

而且,现在步度根还顾不上报仇的是,因为这两万人被杀了,那六十万石粮草必然也落在了华羽的手中。

这些粮草,可是救命的东西啊。

阳阿城和高都城中的粮草,只够三天的了。

而这批粮草正好是三天后能到达阳阿城和高都城,正好能够让步度根的十万大军不断火。

可现在不行了,粮草落在了华羽的手中,步度根的十万大军三天后就得饿肚子了。

十万大军啊,一旦断乱,意味着什么,步度根想想都害怕。

“五千骑兵竟然就敢深入我方背后,简直是狂妄之极。”步度根怒吼一声,立即返回阳阿城,开始调兵遣将。

步度根虽然恼怒,但心里却清楚得很。

华羽是五千精骑,再加上反水的四千汉军,就是九千骑兵了。

所以,步度根若想全歼华羽的九千人马,至少得率领三万兵马出战,才是最稳妥。

当然,步度根率领的兵马越多,此战的胜算就越大。

可步度根还得提防着,万一他抽调的兵马过多,导致阳阿城或者高都城空虚,濩泽城的汉军万一趁机攻城呢。

就在步度根调兵遣将的时候,铜鞮城的侯家,发生了一件事情。

侯家,是一个商家。

但侯家又不单纯是一个商家,侯家家主侯仪的长子侯奇,是铜鞮城的一名队率,麾下掌管着五十个人呢。

侯家的密室之中,侯仪和侯奇皆是一脸的凝重,一起望向案几上的那封书信。

侯奇问道:“父亲,这封书信,真的是伯平表叔的字迹吗?”

侯仪皱着眉头,点了点头:“错不了,上面有为父与伯平约定的暗号。”

“只是,没想到伯平竟然投靠了冠军侯华羽。”

“以为父对伯平的了解,绝非是轻易背主之人,除非是吕布做下了十分对不住伯平的事情。”

侯奇登时精神一振,说道:“父亲,既然这封书信确实是出自伯平表叔之手,咱们就按照信中所说,献出城门,立下这一个大功。”

冠军侯华羽,是大汉几乎所有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尤其是作为一名军人,若是能够为冠军侯华羽效力,绝对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更不要说,侯奇是并州人啊,若是能在光复并州的战斗中获得功劳,绝对是侯奇梦寐以求的事情。

侯仪可比侯奇稳重多了,毕竟这事的风险极大。

一旦失败,或者消息泄露出去,侯家就完了。

侯仪皱着眉头,问:“伯非,你麾下的五十人,有多少人是绝对能靠得住的?”

侯奇想了想,回答道:“回父亲,这五十个兄弟,只有五个什长是鲜卑人,其余都是汉人,都能靠得住。”

“嗯。”侯仪点了点头,“鲜卑人残暴,不次于昔日董卓麾下西凉军。”

“自从上党郡被鲜卑人统治一来,汉人与鲜卑人的冲突往来不断,仇恨已久。”

“此番,冠军侯率军北上,任何一个汉人都希望能早日将鲜卑人赶走。”

“既然这样,伯非你就绕开那五个什长,私下会会那些汉军,与他们歃血为盟。”

“记住,冠军侯会有什么赏赐,咱们还不清楚。”

“但此事关系到咱们侯家的生死存亡,绝不可吝财,当许之以重赏,以求万全。”

侯奇点了点头:“父亲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侯仪微微一叹:“此事,咱们侯家是将生死交给了这些军士。”

“若成,则会立下大功,伯平与你都会受到冠军侯的器重,侯家距离发达之日也就不远了。”

“若是失败了,咱们侯家上下全都会遭殃,包括伯平的妻儿,以及寄身在咱们家的郭照。”

高顺的妻子张氏和独子高征确实是寄身在铜鞮侯家,前文已经交待过了。

侯仪又说的这个郭照,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

只不过,现在郭照还小,只有八岁。

郭照是什么人呢?

说她的表字,大家就会知道了,郭照表字女王。

郭女王?

不错,正是历史上魏文帝的皇后之一,谥号文德皇后。

郭照很小就死了父亲,一直寄身在铜鞮侯家,直到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郭照二十九岁那年,被曹丕看中,选入了东宫,深受曹丕的宠爱。

至于郭照的父亲郭永与铜鞮侯家的家主侯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郭永为何会托孤给侯仪,历史上没有记载,作者也就不再费脑筋胡编一个了。

反正,郭照寄身在铜鞮侯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接下来,郭照自然就会遇到华羽。

至于郭照的结果如何,后面还会有详细的介绍,此处暂且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