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士?

不错,就是大戟士。

张郃的大戟士,在三国时代,也是一个闪耀的兵种。

而且,这个兵种一直保存到了三国末期。

张郃的大戟士,对付骑兵可以,对付步兵更是游刃有余。

诸葛亮出祁山,有一次就是遇到了张郃,震惊于张郃麾下大戟士的厉害,这才想方设法将张郃射杀,除掉了一大隐患。

可大戟士的历史,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受到了袁绍的认可,受到了曹操的认可,这才花巨资打造了这支王牌步兵。

就跟高顺的陷阵营一样。

陷阵营的士兵,军械是一流的,伙食是一流的,单单是训练时候废掉的军械,都让人心疼。

更不要说,华羽还给陷阵营的士兵,每人配了一匹马。

至于军饷嘛,自然也是比普通士兵高得多。

这样的代价,换来的是陷阵营强大的战斗力。

同样的人数,莫说是普通士兵一触即溃,就算是骑兵,也免不了全军覆没的下场。

曾经有一次校场演练,华羽亲自主持的。

七百陷阵营,对上七百并州飞骑。

陷阵营的主将是高顺,并州飞骑的主将是太史慈。

双方交锋。

一场大战下来,并州飞骑全军覆没,但陷阵营也是死伤惨重,只剩下一百多人。

到最后,太史慈一个人对阵陷阵营的几个主将和副将,也是大败而退。

太史慈的勇武,更是善于神射,华羽麾下的将士没有不知道的。

并州飞骑呢,七百人中有五百人是草原异族,战斗力自然是杠杠的。

却是被七百步兵给全歼了。

若非是太史慈勇武之极,若非是两个副将也都是猛将,恐怕陷阵营的伤亡会更少。

从那次的演练之后,陷阵营就被誉为是华羽麾下的第一王牌军。

华羽对陷阵营的偏袒,就再没有人能提出任何意见了。

当然,陷阵营也不是没有天敌。

陷阵营的天敌,是重骑兵,浑身上下,连马匹都在重甲保护下的重骑兵。

这种重骑兵,不害怕对方的投枪,也不害怕对方的箭矢,冲击力以及杀伤力远在轻骑兵之上。

重骑兵也有缺点,第一是不够灵活,远不比轻骑兵。

第二,因为负重大,难以持久作战。

可重骑兵存在的缺点,陷阵营也具备。

因为重甲在身,虽然经历过超常人的训练,但仍是不够灵活,仍是无法持久作战。

所以,重步兵遇到重骑兵,吃亏的铁定是重步兵。

大戟士,不是重步兵。

大戟士的要求,力气必须要很大,左手持盾,右手持戟。

这个戟,不是特别超大,而是比寻常的长戟要长,要重。

这个盾,就跟一般的巨盾相当了,几乎能够护住大戟士的大半身。

只要一蹲下,就能护住全身那种。

因为戟和盾都很重,更是要随身携带,奔跑作战,就对大戟士的力气有很大的要求,说白了是需要大力士的。

听了张郃解释了一下大戟士,淳于琼等人面面相觑。

若是在袁绍刚刚打下冀州的时候,以冀州的庞大财力支撑,弄一支大戟士,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可现在,冀州陷入战火好几个月了,袁绍的地盘又只剩下冀州南面的四个郡国,再搞一支极其烧钱的大戟士,恐怕……

而且,听张郃这么说,大戟士确实很厉害,应该不次于陷阵营和先登营。

可一旦练出来之后,效果究竟如何,淳于琼他们都不知道,只有张郃一个人信心满满。

万一,效果不佳,钱白烧了,时间白费了,对袁绍的基业可是一个致命打击。

莫说是淳于琼不敢,就算是身为袁绍外甥的高干,也不敢冒然答应此事,或者答应向袁绍建议此事。

须知,一旦失败了,建议人也是跑不了干系的。

沉默了一会儿,淳于琼干笑一声:“这个大戟士的构想,应该是很不错的。”

“不过呢,此事须得主公拍板才行。”

“这样吧,眼下鞠义并无进攻之意,儁乂可速速去面见主公,向主公详细解释大戟士的厉害之处,或许主公会同意。”

张郃没听出淳于琼的话外之意,以为淳于琼十分支持他,不由大喜:“多谢淳于将军。”

于是,第二天一早,张郃就单骑出了杨氏城的东门,去找袁绍汇报此事去了。

淳于琼得到消息,只是微微一叹,没说什么。

显然,淳于琼也看出来了,冀州变故之下,袁绍已经渐渐失去了明主该有的英明。

田丰被杀,沮授托病,对冀州的局势有很大的影响。

军略三大谋士,许攸死了,田丰死了,沮授闭门了,剩下几个人虽然也很有谋略,但应对眼下的局面,都不行。

淳于琼合上竹简,微微一叹,喃喃自语道:“主公啊,主公,难道你真的过不了这一关了吗?”

杨氏城的战局,就这么僵持下来了。

而袁绍跟公孙瓒那边,则是依然打得如火如荼。

说起来,公孙瓒也比较恼火,因为郭图不是他下令杀死的。

公孙瓒从无极县回到卢奴,还没将此事调查清楚,细作传来消息,田丰被杀,沮授托病,袁绍一意孤行,准备两线作战。

不过呢,这也正合了公孙瓒的意思。

本来,公孙瓒就打算一鼓作气,将袁绍灭掉,以绝后患。

于是,公孙瓒立即整军南下,跟袁绍继续开战。

再一次,公孙瓒跟袁绍打了一个不亦乐乎,短期内不会结束。

消息传到华羽那里,华羽是大喜之极,目的达到了。

既然冀州已经乱了,就乱到底吧。

只有这样,华羽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冀州那边乱,兖州和徐州,却都是一片风平浪静。

曹操的眼里,只有豫州。

刘备的眼里,只有江东。

曹操只等着刘备稳定了徐州的局势,挥军南下,进攻江东。

而刘备呢,满眼里都是江东,以至于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处理徐州的事务,争取徐州早日安定下来。

在用眼泪留住了诸葛亮之后,刘备才懂得了,什么叫内政人才。

跟只有十三岁的诸葛亮相比,什么张昭啊,什么张纮的,只能当副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