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退位,又彻底失忆,万年公主刘慕又答应支持华羽日后代汉而立,汉室的隐患基本上扫除干净了。
对于刘协的这个下场,万年公主刘慕虽然十分悲伤,但总归是保住刘协的性命了。
大脑一片空白的刘协,自然是华羽让人教他什么,他就知道什么。
阳安公主刘华三姐妹,在得知刘协摔了一跤,彻底失忆的消息,虽然也怀疑是华羽做了手脚,但却没有任何证据。
而且,她们更不会知道,世上曾出现过立竿见影牌失忆水这样的神奇之物。
因为大脑的发育是健全的,刘协学东西也是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只不过,在刘协的认知中,他是陈留王,是华羽封他当陈留王,给他荣华富贵的,他必须要对华羽忠心不二。
这段时间里,华羽跟万年公主刘慕正是蜜月期,二人天天花前月下,好不快活。
当然,华羽也没有冷落后院的那些女人们。
从第四天开始,在万年公主刘慕的建议下,每晚华羽还是轮流陪那些女人,雨露均沾。
只不过呢,白天的时候,华羽陪万年公主刘慕的时间多一些。
对于万年公主刘慕这个魏公府第一女主人,不管是董白,还是蔡琰,以及貂蝉,都是从心底承认和接受的。
三女争位的隐患,也因此彻底解除,华羽的后院避免了失火的危机。
万年公主刘慕是个聪明女人,与诸女的关系相处很好。
即便是董白,万年公主刘慕也并无任何仇恨,她明白祸不及三代的道理。
当年董卓虽然夺了汉室的大权,虽然鸩杀了万年公主刘慕的大弟弟刘辨,更是祸乱皇宫,成为一代汉贼。
但是,董白是无辜的,她的心思是纯洁的。
所以,万年公主刘慕不但没有恨董白,也没有恨董琳,反而是刻意跟二女交好。
华羽得知消息之后,很是欣慰,对万年公主刘慕的疼爱,自然是更甚了。
朝廷安定,后院安定,华羽就准备收复凉州的事情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庞统的计谋也在凉州彻底施展开来。
华羽派去宣读圣旨的天使,被脾气暴躁的马超一剑给杀了。
马超虽然冲动,但马腾并没有阻拦,他也认为,只要将天使杀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人知道。
结果呢,天使被杀掉的当天下午,马腾就得知消息了,天使曾经在路上将圣旨的内容大肆渲染。
而且,华羽在凉州的细作,更是到处散播这个消息,连带着天使被杀的消息。
于是,这一个月来,反对马腾的声音在凉州格外高涨,各地百姓与守城军士的冲突不断。
要知道,凉州民风彪悍,几乎任何成年男子穿上盔甲,就拥有士兵的战斗力。
更不要说,凉州缺铁,盔甲不足。
马腾麾下有五万兵马,但有盔甲的士兵却不足半数。
这么一来,马腾就难受了。
天使已经被马超杀过了,人死不能复生,马腾总不能杀了马超,向长安的天子谢罪吧。
再者,若是按照圣旨的内容执行,马腾的钱粮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还是马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承认长安的天子,继续宣称凉州的天子才是真天子。
马腾又以凉州天子的名义下旨,宣布华羽是国贼,号令天下人共起而讨伐华羽。
圣旨也先后到达公孙瓒、袁绍、袁术、曹操和刘备的手中。
公孙瓒和袁绍正打得不可开交呢,自然不会理会马腾的圣旨。
袁术正盯着豫州和江东呢,他已经被搞得头大,自然也不会理会马腾。
曹操的眼里尽是豫州,也没有理会马腾的圣旨。
孙策呢,正在调查他老爹孙坚的坟墓被人挖了的事情,满腔怒火没地方发泄,当然顾不上再去找华羽的麻烦。
除非,孙策派去的人能够找到此事是华羽干的,恐怕孙策会不顾一切地找华羽报仇。
周瑜当然不像孙策这样暴躁,反而他的脑子很清晰,猜得出来,这是一场阴谋。
阴谋的主使者,不是华羽,就是袁术,或者是刘备。
但是,到底是哪一个,周瑜说不准,但他却明白一点,这件事情只怕会让孙策刚刚起步的事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而看到这一点的,不单单是周瑜。
马腾的圣旨到了濮阳之后,郭嘉就急匆匆地来找曹操了。
“主公,大喜,大喜之事啊。”一见面,郭嘉就笑着向曹操贺喜了。
曹操一愣,脸色微微一变:“看来,奉孝的消息很灵通啊,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不过呢,奉孝如何是这么快就得知消息的?”
见曹操的脸色不太友善,郭嘉也是一愣,反问道:“那马腾的天使,进城之后,一路大喊着圣旨的内容,此事莫非主公不知吗?”
曹操也是一愣,也反问道:“奉孝说的喜事,难道不是因为我又添了一个儿子吗?”
“主公又添了一位公子?”郭嘉再次一愣,急忙拱手道,“嘉岂能知道此事,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曹操这才明白,是他误会郭嘉了,两人说的喜事并非是一件事情。
郭嘉也惊出一身冷汗,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曹操的夫人刚生下孩子,若是郭嘉马上就知道了,就必然是在曹操的府中安插了眼线,这绝对是任何主公都忌讳的事情。
曹操这才笑着说道:“呵呵,就在一刻钟前,刘氏又为我生下一个儿子,我已经为他取名为曹铄。”
郭嘉点了点头:“曹铄,好名字,好名字。”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曾经著有一本书,名曰《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
“内中有这么一段话,叫做: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
“想来,主公为曹铄公子取此名,应该是出于此处吧。”
曹操笑着说道:“奉孝果然大才,竟然将《淮南子》通读过。”
忽然,曹操想起正事来,问道:“奉孝所说的喜事,不知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