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绍的书信,第二个到了曹操的手中。

联盟,先击败公孙瓒,再对抗华羽?

袁绍的这个意思,让曹操有些怦然心动啊。

孙权投降华羽,正让曹操紧张不安呢,袁绍就来书信了,正中曹操的下怀啊。

袁绍更是在书信中写明,若是曹操同意结盟,便可即刻出兵,攻打鞠义。

以曹操的实力,全力一战,剿灭鞠义并非什么难事。

而没有了鞠义的掣肘,袁绍也能快速剿灭公孙瓒,然后与曹操合兵,共同对抗华羽。

而且,袁绍还在信中写明,同时又联合了刘备和袁术,以四大诸侯之力,共击华羽。

这就让曹操看到了希望,不然,关东诸侯就会如昔日的六国一样,被逐一灭掉。

曹操立即就将麾下的四大谋士召集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结果不用说,自然是一致同意。

于是,曹操就给袁绍回了一封书信,说是愿意出兵相助。

可就在曹操的书信还没发出去的时候,细作带来了消息,说是华羽任命张辽为豫州都督,命赵云、霍峻、赫尔达、冷苞、邓贤、方悦、武安国七人为副将,统领豫州兵马。

因为豫州可用之兵只有一万,华羽又调拨五万大军前往豫州。

这一消息,犹如惊雷一般,炸在了曹操心中。

华羽调兵遣将,这是要对兖州用兵了。

张辽的能耐,曹操可是知道的,镇守弘农郡,将函谷关和陆浑关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

曹操曾经派出过好几拨细作,混入函谷关和陆浑关中,结果全都被张辽的士兵给揪出来了。

虽然曹操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张辽是用什么办法将细作都揪出来的,但却可以判断一点,张辽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豫州是华羽对关东诸侯用兵的第一把尖刀,而华羽却将这把尖刀交给了张辽。

华羽的识人之能,曹操是深为佩服的,单从这一点,也能判断出,张辽绝对很厉害。

更不要说,华羽又派了一个武艺不次于文丑的赵云当副将。

这下子,曹操不得不稳重了。

毕竟,两面被夹击的滋味可不好受,更别说,到时候华羽也有可能从西面进攻,对他进行三面围攻。

于是,曹操立即就将刚写的书信烧掉,再写了一封信,将华羽调兵遣将的动作告知袁绍。

曹操的意思是,让袁绍先坚持一下,等他布防稳妥之后,就会即刻出兵。

布防稳妥?

其实就是暂缓出兵的一个借口而已。

不过呢,书信送出去之后,曹操确实做了一些布置,将夏侯惇、曹洪、曹纯、夏侯廉等人派到梁国和沛国。

同时,曹操又在兖州募兵,抓紧训练,准备迎接接下来的一场场大战。

却说曹操的书信到了袁绍手中,袁绍自然是恼怒之极。

不过呢,曹操书信中的内容,跟袁绍布在豫州细作带来的消息完全相同。

所以啊,袁绍怪不得曹操,只能是将华羽再次破口大骂一通。

可骂归骂,解气却解决不了问题。

而这时候,公孙瓒的回信送到了,还是袁绍的信使带回来的。

看完公孙瓒的回信,袁绍气得简直想要杀人。

你公孙瓒是什么东西,什么玩意儿,竟然跟我提这样过分的要求,还要不要熊脸了。

不过是公孙家的一个庶出…呃,袁绍忽然想起,他自己也是庶出,于是便将这个骂人的念头给止住了。

“元图,这可如何是好?”不得已之下,袁绍只得再将逢纪喊来,向他问计。

没办法,许攸被桥蕤杀了,田丰被他杀了,沮授托病不出,袁绍麾下擅长谋略的,就只剩下逢纪一个了,袁绍只得事事都依靠他。

“这……”逢纪也觉得有点头大。

“主公,此必然是关靖之谋,他看穿了我的计策。”

“如此一来,若主公拒绝,公孙瓒必然会到处散播这个消息,使得主公失去民心。”

“可若是主公答应,则情势又会对我军不利,确实两难。”

袁绍登时不悦了,淡淡说道:“之前这个计策是你出的,眼下被敌人识破,你须得再想出妙计应对。”

“……”逢纪登时一阵无语和不满,这是要鞭打快牛啊。

不过呢,逢纪毕竟还是谋略很高的,很快就想出了应对之策。

逢纪笑着说道:“主公可给公孙瓒回一封书信,就说主公可以答应他的条件,却是须得公孙瓒将冀州所占之地退还。”

冀州之地呢,共有六国三郡。

其中,常山国和赵国在鞠义的手中。

中山国、河间国和渤海郡,被公孙瓒占领,其余的魏郡、巨鹿郡、安平国和清河国才在袁绍的手中。

也就是说,袁绍在冀州的领地,还不足冀州的一半。

以两国一郡之地,换一个上谷郡和张郃的命,逢纪觉得,这笔账还是比较划算的。

不光是逢纪觉得这笔账划算,袁绍也是这样认为的。

“哈哈哈,妙,妙极啊。”

“以两国一郡之地,换取一郡和一人,这笔交易咱们稳赚不赔啊。”

逢纪微微一叹:“不过呢,张郃文武全才,又有大功于主公,若是失了,着实也是可惜之极。”

袁绍则是不以为然,淡淡说道:“张郃虽然略有能耐,但我麾下大将,不次于他者甚多。”

“再说,眼下的情势,若是不能以大局为重,使得关东诸侯尽弃前嫌,携手共敌华子翼,覆灭之日必然不远。”

“此事就这样定了,若公孙瓒愿意退还两国一郡,我便将上谷郡退给他,将张郃交给他处置。”

逢纪叹了口气道:“眼下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主公,此事须得谋划一番,派人传出张郃要自立的消息。”

“然后,再捏造一些张郃与华羽勾结的书信。“

“最后,主公派人给韩猛一封书信,命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张郃擒下,押送回来。”

“如此一来,证据确凿,主公将张郃交给公孙瓒处置,三军上下就没有人再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了。”

袁绍大喜之极:“此计甚妙,哈哈哈,就依此计,我这就给公孙瓒回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