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袁军的粮草立即又被点燃了。
袁军自然大乱,急忙忙着救火。
这时,周泰果断下令,一千兵马快速冲过去,却不冲到近前,只是不停地射出火箭,加大运粮队的火势。
接着,周泰又指挥兵马,利用骑兵灵活机动的特点,不断地攻击运粮队的薄弱环节,使得袁军一边须得赶紧灭火,一边还得应付魏军骑兵。
一场骚扰战下来,袁军的粮草又被烧了大半,几十万石。
袁军的兵马,也折损了好几千,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再次得知这个消息,袁绍气得差点吐血。
逢纪出了一个主意,采用“川”字阵型护卫粮草。
什么是“川”字阵型呢?
就是将大军分为三列,一列在左,负责防御左侧。
一列在右,负责防御右侧。
粮草呢,则是在中间。
左右与粮草的间距,至少要在投枪的范围之外。
这么一来,不管魏军的骑兵如何攻击,除非是不计伤亡,不然就别想再烧粮草。
果然,袁绍采用了逢纪的这个办法之后,周泰等人就再也讨不到好处,只能回去向周瑜复命去了。
周瑜听了周泰等人的汇报,知道袁绍的身边还有良谋,也就暂时不再打袁绍粮草的主意。
两次烧了袁绍百万石的粮草,绝对能让袁军的粮草相形见绌了,绝对的大功一件。
接下来,就是稳守营寨,等着华羽灭掉公孙瓒的消息了。
不到二十天,消息就传来了。
蓟县告破,公孙瓒引火自焚,关羽被俘,昌烯和孙观被生擒,纪灵突围未果,被成廉所杀,幽州军尽数投降。
得知消息,周瑜大喜之极,立即就跟吕蒙一番商议,将众将召集过来。
原本,大家对于华羽竟然启用周瑜这个降将,而且,让他当中路军的第一参军,很是不理解。
毕竟周瑜跟孙策有过命的交情,而孙策是间接死在华羽的手里。
而且,周瑜跟随孙策,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战功,并不是很出名。
但是,这段时间,众将是彻底领略了周瑜的风采。
治军有方,谋略超人,胸襟开阔,周瑜很快就赢得了众将的认可和尊重。
众将来到之后,周瑜扫视一圈,缓缓说道:“消息传来,主公已克蓟县。”
“公孙瓒自尽,关羽、昌烯和孙观被俘,纪灵被成廉将军斩杀,幽州军尽数投降,幽州已经落入我军之手。”
“还有辽东公孙度,准备以二子一女为条件,归顺主公,这辽东之地,也归我军所有。”
“另外,袁绍与曹操的援兵,也尽数被主公全歼,主公在幽州之战可谓是大捷。”
众将听了,皆是心头振奋不已,对华羽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跟随这样的主公,屡战屡胜,简直是上天的厚赐。
而且,他们已经隐约看到,华羽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到那个时候,华羽代汉自立,他们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啊。
甚至于,华羽称帝之后,国家一旦稳定,以华羽的性格,必然会向外征讨,以战养战,开疆扩土。
身为武将,有什么比经常有仗打更幸福的呢。
而且,以后打仗,遇到的估计都是红毛、白毛或者黄毛人,更有意思。
看着众将一脸的兴奋,周瑜心中微微一叹,这天下,终究就是主公的。
伯符和仲谋,加在一起,也不及主公的十分之一,岂能争得过主公。
稳了稳神,周瑜微微一笑:“主公在幽州大捷,不日必然南下,率领我等攻破袁绍,拿下冀州。”
“不过呢,在主公回来之前,咱们也不能一直等着,须得有所行动,以配合主公日后的平冀大计。”
听周瑜这么一说,众将都明白了,周瑜是有妙计了,不由又是精神一振。
周瑜说道:“我有两策。”
“第一,袁绍一旦得知此消息,定然会全城封锁,绝不会让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所以,咱们必须要马上行动,派出大量的细作,不但要将这个消息在邺城传播开来,更是要传播到冀州各地。”
“如此一来,冀州必然大乱,袁军的士气必然大为受挫。”
“同时,我会派人通知南路军统帅张辽将军,以同样之计对付曹操。”
“虽然兖州与幽州并不接界,对曹军的影响不会太大,至少也会让曹军失了主动进攻的锐气。”
“第二,就是釜底抽薪之计了。”
釜底抽薪?
听到这个名字,众将皆是心下一振,好奇地转首向周瑜看来。
吕蒙也是如此。
这段时间,吕蒙的进步飞速,获得了华羽的极大欣赏。
吕蒙毕竟年轻,略有一些飘飘然的心态。
此番,华羽让一个降将周瑜当第一参军,他是第二,吕蒙多少有些不服气,心中当然不爽。
可见识了周瑜的谋略,以及治军手段之后,吕蒙彻底服气了。
吕蒙更是认识到,他跟周瑜这样的大才,相差还很远,便立即收了骄傲之心,变得谦虚谨慎,经常向周瑜请教。
周瑜呢,对吕蒙也是有问必答,二人的关系很快就亦师亦友了。
眯了眯眼睛,周瑜嘿嘿一笑:“我要杀一个人。”
要杀一个人?
众人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周瑜是什么意思。
周泰心下一动,问:“周参军之意,莫非是我军之中,有袁绍的细作?”
吕蒙摇了摇头:“袁绍在我军之中必有细作,但此人军职必然不会高,无法探得我军的机密之事。”
“故而,周参军欲杀之人,必然不是袁军细作。”
“若我所料不错,周参军欲除去袁绍军中一人。”
周瑜笑着问道:“不知子明可否猜到,此人是谁?”
吕蒙笑着点了点头:“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定然是坏我军大事之人。”
“若能除掉此人,则主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平定冀州。”
周瑜哈哈大笑道:“子明所料不错,正是此人。”
众将都听糊涂了,周泰性子急,立即问道:“两位都督,到底是谁啊,我们都听迷糊了。”
黄叙忽然插口道:“莫非是逢纪逢元图?”
周瑜和吕蒙对视一眼,然后一起望向黄叙,点了点头:“正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