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羽回到秦王府,跟万年公主刘慕等诸女自然是一番离别后的相聚,恩爱之极。

日子,似乎再次恢复了正常,一天天过去。

华羽果然没有提登基称帝的事情,他要等着兖州与江东的收复。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被华羽派出无数的细作,渗入到兖州和江东的各郡各县,乃至各个村落,散播出去了。

这个崭新的理念,自然一下子就获得了兖州和江东百姓的认可。

而曹操和刘备的全力备战,对兖州百姓的剥削自然就狠了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华羽的这个民心战,来得正是时候。

兖州各地,以及江东各地,慢慢开始出现了一些起义的事情。

这就是华羽想要的效果,果然就达到了。

而华羽呢,倒也没有着急着马上对兖州用兵。

先让兖州内部闹一闹,等曹操焦头烂额了,他再出兵,定能一战而胜。

一旦曹操败了,兖州收复,只剩下一个江东。

到那时,任凭诸葛亮再有通天的手段,也甭想扭转乾坤。

一晃,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段时间,华羽的日子绝对是过得很滋润。

夜夜笙歌啊,诸女是一个接一个侍寝,除了怀了身孕的。

华羽的子女呢,也不再是华战一个,另外又得了三个女儿。

除此之外,还有六个女人也怀上了身孕,秦王府一天比一天更热闹了。

即便是华羽不在府中的时候,这些女人们也都有乐子。

当然,在秦王府的一番生育波浪之下,也是存在着一个隐患的。

华羽府中有这么多的秦王妃,日后的儿子也不可能就只有华战自己。

作为皇帝,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争夺太子之位。

有一个办法能够避免,那就是提前定了太子。

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那便是太子的压力会很大。

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不能被皇帝挑出毛病,也不能被文武百官挑出毛病,还得时时防备着别的皇子,可谓是压力山大,痛苦之极。

以至于,历史上很多皇太子因为一直受到这种压力,最后都崩溃或者抑郁了。

皇位只有一个,皇子却有很多,怎么着都会引起一番争斗。

轻了,就是互相抢功,在皇帝的跟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重了呢,就是血流成河,手足相残,例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华羽开创大秦王朝,自然也会存在这个问题。

另外,华羽的身体棒棒哒,又有两大神医,以及几个医学院。

未来的神医,更不知道会有多少。

所以,也就意味着,华羽会很长寿。

汉武帝和乾隆皇帝的情况,估计就会发生,皇帝能熬走好几个皇子。

而这个时代,搞什么民主共和的东东,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能在封建社会,搞出为人民服务,搞出高薪养廉,搞出强大的反腐监督机制,就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

这个问题,华羽也曾想过。

以他104分的政治值和105分的智谋值,也是百思而不得方法。

最后,还是华羽自己想开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也走过了。

至于他亲手开创的大秦王朝,究竟能持续几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曾经,秦王政一统天下,将自己的封号定为始皇帝,意思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无穷无尽。

可是,谁能想到,大秦王朝传到第二代,就被推翻了。

华羽唯一能做的,就是教导所有的皇子,善待百姓,惩治腐败。

只要能坚持这两点,所有的百姓就能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而一旦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哪怕是贫富差距相当大,又会有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起义呢?

这一天,华羽正在后院逗着小华战玩,忽然听婢女夏云来报,说是老华安来后院传话,袁满来将袁术一家押送到洛阳了,求见华羽。

袁术被押送到了?

华羽嘴角泛起一丝淡笑,他心里明白,袁满来这是来找他请功了。

此番,兵不血刃地拿下淮南之地,袁满来确实是居功甚伟。

“夏云,让安伯转告袁满来,让他在议事厅等,孤换身衣服便去。”

夏云应声去了,华羽也在诸女的服侍下,换了一身衣服。

华羽来到议事厅,只有袁满来一个人,正在悠闲地喝着茶。

看到华羽来到,袁满来急忙放下茶碗,起身向华羽行礼:“属下袁钧拜见主公。”

“呵呵,满来免礼,坐吧。”华羽笑着摆了摆手,大步向主位走去。

“多谢主公。”袁满来继续拱着手,等华羽坐下之后,他才再次落座。

华安也跟过来,给华羽奉上一碗茶,就又退了出去。

华羽笑着说道:“此番,满来软禁袁术,夺得淮南大权,兵不血刃拿下淮南之地,可谓是居功甚伟啊。”

袁满来急忙谦虚道:“若非主公灭公孙瓒,收公孙度,败袁绍,围困曹操与刘备,更是斩杀了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等人,以至于将袁术吓得夜不能寐,属下这才能轻易得手。”

“不然,有纪灵等人军权在握,属下焉能得手。”

“是以,此功劳乃是主公的功劳,属下不敢窃居半分。”

这就是佞臣嘴脸的好处,说话能说得让你舒服之极啊。

而忠臣呢,确实是一心一意为你,但有时候说话太难听啊。

就像田丰,说话毫不顾及袁绍的脸面,不管袁绍能不能下得了台。

若袁绍是极为大度的人,也就罢了,可偏偏袁绍不是那样的人,田丰被杀也是必然。

纵然没有官渡之战,哪怕是和平时期,田丰也难逃一死。

历史上,李世民几次想杀魏征,都没有下手。

固然是跟长孙皇后规劝有关,更重要的是,李世民的皇位是抢来的,是从太子李建成那里抢来的,血溅玄武门。

而魏征,以前是太子宫的人,是李建成的得力助手。

所以,李世民既然表示不计前嫌,重用魏征,若是再杀了他,天下人会如何指责他?

也就是说,长孙皇后是深知这一点,才故意劝李世民,等于是给他一个台阶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