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亚娜和喀丽丝折服,华羽就开始整合贵霜帝国的军队,得十万兵马。

十万秦军、十万贵霜军、十万天竺军,共计是三十万兵马。

大军又休整了几日,贵霜帝国已经彻底臣服在华羽的仁政之下,民心尽附了。

于是,休整之后,华羽率军继续西进,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拍提亚帝国。

这一次出征,华羽将古丽亚娜和喀丽丝都带上了。

一是防止她们留下之后,弄出什么幺蛾子,二是用来提升贵霜大军的士气,以及他们的忠诚度。

却说帕提亚帝国。

帕提亚帝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战术,叫做帕提亚战术。

这个战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弓骑兵消耗骚扰,然后再以重骑兵冲阵补刀。

这个战术的应用,最有名的就是公元前53年的卡莱之战,使得罗马前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丧命。

帕提亚帝国这一届的君主是沃落加西斯五世。

前文交代过,这个沃落加西斯五世,是一个狂傲的性格。

沃落加西斯五世曾经成功镇压了东部僭主奥斯罗埃斯二世的叛军,但却败给了罗马帝国的塞维鲁。

一山不容二虎。

同是地中海的强国,沃落加西斯五世自然是很不服气塞维鲁,更不要说有过一次兵败的耻辱。

所以,对于塞维鲁派人送信,沃落加西斯五世自然是不屑一顾。

沃落加西斯五世当着塞维鲁的使者的面,将塞维鲁奚落一顿,便将使者打发走了。

狂傲归狂傲,但沃落加西斯五世的战争敏感性还是很强的,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往贵霜帝国,打探最新的情报。

但是,伴随而来的,不单单是沃落加西斯五世的斥候纷纷汇报情况,还有华羽派到帕提亚帝国的细作。

很快,这些细作散播的消息,就被沃落加西斯五世得知了。

沃落加西斯五世当然是暴怒之极,立即下令,将散播这些消息的人全部抓起来。

可这些人早有准备,散播了消息之后,立即就藏了起来。

只有极少数的人没来得及藏起来,或者藏的地方不够严密,被帕提亚帝国的士兵抓了起来。

当然,抓的更多的,就是跟着散播这个消息的帕提亚百姓。

沃落加西斯五世将这些人抓起来之后,全都杀死了。

同时,沃落加西斯五世又下令,任何人敢散播这样的言论,一律斩首示众。

堵不如疏。

沃落加西斯五世的这个举措,确实将刚刚散播开来的言论给止住了。

但是,却也激发了帕提亚百姓的强烈不满。

那边,贵霜帝国虽然被大秦帝国占领,但老百姓反而得到了实惠,获得了好处,翻身做主人了。

可自己这边呢?

沃落加西斯五世的统治,比以前更加独裁和残暴了。

暗地里,这个消息的传播不但没有被真正禁止住,反而是越传越快。

在帕提亚帝国普通百姓中的传播速度,简直像是地中海的波浪一样,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帕提亚帝国。

一个个准备反抗沃落加西斯五世的起义,也开始被暗中筹划了。

这一切,沃落加西斯五世并不知道,他在整顿兵马,准备与即将来到的华羽决一死战。

帕提亚帝国的面积,只是大汉领土的六分之一不到。

人口呢,经历过多年的战争,只有不足七百万。

但帕提亚帝国的兵马,原本是有足足一百三十万的,说沃落加西斯五世穷兵黩武也不过分。

但是,在跟塞维鲁的一战中,帕提亚帝国损兵十万。

为了增强军事实力,沃落加西斯五世又强行募兵三十万,使得军队的总数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之众。

即便是强大的罗马帝国,总兵力也不过只是百万之众。

这也就造成,帕斯亚帝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很多家庭已经吃不上饭了,只能靠草根树皮度日。

一百五十万大军,沃落加西斯五世在罗马帝国的边境放了五十万,用来防备塞维鲁。

又在西北角的亚美尼亚陈兵十万。

南部边境,沃落加西斯帝国陈兵二十万,用来防备阿拉伯半岛的那些国家。

这么一来,沃落加西斯五世的可用之兵,就只有七十万了。

七十万的兵马,若是全部用来对抗华羽,恐怕华羽的西征之路,就不会那么顺了。

若是沃落加西斯五世答应跟塞维鲁联手,恐怕即便加上甘宁的水军,可难以将罗马帝国和帕提亚帝国灭掉。

可是,华羽的攻心之策,毕竟是天下第一兵法战术。

就在沃落加西斯五世准备留十万兵马布防各地,举六十万大军与秦军联盟一决胜负的时候,帕提亚帝国突然爆发了起义。

起义不是一个城池,而是很多的城池,更似乎是约好的,第一天就有十几处起义。

到第二天的时候,起义的城池高达三十多处。

而且,有不少的帕提亚军队也参与了起义,反对沃落加西斯五世的统治。

这一下,帕提亚帝国是举国大乱,一下子就打乱了沃落加西斯五世的计划。

无奈之下,沃落加西斯五世只得改变策略,从六十万大军中分出二十万,前往国内的各个城池去镇压叛乱。

剩下的四十万大军呢,沃落加西斯将他们分为四路兵马,分别镇守边界的四座城池,每个城池十万兵马。

先谨守国门,待各地的叛乱平定之后,再转守为攻,这就是沃落加西斯五世的策略。

消息传到罗马帝国,塞维鲁不由破口大骂沃落加西斯五世愚蠢。

塞维鲁立即召开元老会,商议对策。

在塞维鲁的一力推荐之下,诸葛亮也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元老之一,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

罗马帝国的元老会,一共有九个人。

原本,这九个人对诸葛亮这个汉人是很抵触的。

但塞维鲁一力坚持,并不惜动用皇帝的特权,他们才勉强接受此事。

这么一来,大罗马帝国的长老院,就分成了两派。

九个罗马长老是一派。

诸葛亮自己是一派。

只不过,诸葛亮知道自己的身份,在长老院中低调之极,一般不发表意见,这才使得双方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冲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