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刘协的人身安全,郭嘉希望刘协能够加强皇宫的守备。

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说王允不一定有领兵冲击皇宫的胆量,但防患于未然还是好的。

更何况,刘协心里也是清楚,自己的敌人从来都不只有王允一人。

甚至,王允是他所有敌人的中最弱的一个。

只不过那些人掌握了兵权,而王允掌握着话语权。

两者都足以撼动刘协的地位。

而且,自从皇甫嵩出城之后,到现在也没有传回任何消息,这难免会让刘协有些担心。

毕竟皇甫嵩一人出城,身边除了一个王越以外,再无任何助力。

也不知道老将军是否能够压制住局面。

恰巧此时王允停止搅局的行为,虽说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也让他多了几分喘息的时间。

所以正好借此机会联系皇甫嵩,以期望能够得到一些确切的消息。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按照历史上王允对于董卓的谋划来看,王允的城府也是极深。

现在既然选择暂且退避,那么必然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

这一点就让刘协十分难受了。

毕竟,他之前和贾诩的谋划当中,王允这个人的作用极大。

若是王允不能在准确的时间里,展现出他不智的一面,那他们就失去了将城外大军一网打尽的机会。

因为夜长梦多。

刘协不认为,在他们暗自做准备的时候,不会传出一点风声。

若皇甫嵩出山的消息传了出去,那吕布和郭汜他们,定然不会坐以待毙。

到时候的争斗,孰胜孰负就难以定论了。

因此,一直以来,贾诩都不希望刘协太过激进。

可偏偏事与愿违。

刘协虽然并未表现的太过激进,可那个老阴B居然在关键时刻选择退缩。

这倒是反过来将了刘协一军。

所以,现在的刘协就像钢丝绳上的蚂蚱,

若是能按照计划平平稳稳的蹦跶下去,在加上郭嘉这个鬼才的辅助,那自然会安全着陆。

可若是他胡跳乱蹦,那面对可就是万丈深渊了。

因此,刘协现在虽然不知道王允谋划哪里,不过并不耽误刘协做出一些反应。

例如,他可以适当招一些兵丁入城。

一方面巩固自己朝堂的威势,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一些自己的安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这样会给城外大军一个信号。

一个朝廷还是偏向招安的信号。

虽然现阶段起不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还是能让那些担惊受怕的人能安稳一段日子。

当然,也能给皇甫嵩之后的工作铺一些道路。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刘协连忙安排人前去和皇甫嵩接触。

事实上,在董卓死后,刘协在皇城内的局势就打开了不少。

现在皇宫内除了一些和城外大军有些关系的以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向刘协表露了忠心。

只不过局势不稳之前,刘协还是不准备重用这些人。

但并不耽误让这些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例如接替史阿等人的护卫任务

而史阿和他的师弟们,现在也就成了刘协的专属邮递员。

对于他们能不能把消息传递给王越,刘协倒是丝毫都不担心。

这些游侠,平日里都过着浪荡的生活,若是互相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传讯技巧,王越又是怎么将他们收拢到长安城的呢?

答案自然毋庸置疑。

而此次奉命传令的剑师名叫徐玉,是个面目俊朗的青年。

他昨日在长安城内驰援的几位剑师之一。

相比史阿和他的三师弟李默(和史阿不对付的剑师),这个四师弟徐玉倒是显得有些谨小慎微。

而这样的人,用来传信倒是再好不过了。

待徐玉离去之后,史阿也满面愧色的步入刘协寝宫

“陛下,微臣惭愧,并未追寻到贾诩先生的踪迹”说完,史阿一拜而下。

刘协摇了摇头,盯着史阿说道“史阿!你可知罪?”

史阿跪伏的身影略微有些颤抖,但却并未说些什么。

见他这般样子,刘协更是气不打一出来,连声喝问道“自你来到孤的身边,孤可曾亏待于你?”

史阿闻言,连忙摇头

“那作为孤最为信任的近臣,这些日子你当真对得起这份信任?”刘协在此问道

史阿低埋的头更低了。

刘协看了看依旧跪伏的史阿,最终也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孤知道你是光明磊落的游侠,因此孤对你甚是赏识,甚至很多事都不背着你,但你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将孤的消息传递出去,哪怕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话说道这里,刘协走到史阿的身旁。

伸手扶起史阿,低声再次说道

“孤知道你心有不忿,但现在你的身份、地位以及角色都和以前不同,孤希望你能明白,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话说道这里,刘协拍了拍史阿的肩膀,然后继续说道

“此次鉴于你是初犯,孤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不过,也请先生好好想清楚,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

话说道这里,刘协心中的怨气也就消散了大半。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源自史阿的性格,实际上史阿这种人并不适合留在身边任职,毕竟以刘协的身份来看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心狠手辣并且忠诚于刘协一人的部下。

忠诚,刘协从未怀疑过史阿。

可心狠手辣,这一点史阿做不到。

他心中有属于自己的正义。

或者说,他更愿意遵从本心去做事。

就像将刘协的不正常,通知给贾诩一样,这都是来自于他心中的正义。

对于这一点,刘协也不能说他做的不对,因为心向光明终究是一件好事。

但同样来讲,刘协也不能说他做的对,因为有些时候太过光明的心思,便是走向失败深渊的第一步。

在现在这个如履薄冰的时期,史阿这种性格只能耽误刘协的大事。

但眼下手中除了史阿以外,刘协却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如指臂使。

哪怕李默和徐玉,刘协对于他们的指挥,多半还是来自于王越的威严和史阿的威信。

因此,史阿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少是忠诚于刘协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想法,刘协才只是提点史阿两句,而并没有深究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