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因为一场风雨突然袭来,气温顿时凉爽了很多。

唐简给孩子们添了一件夹衣,摇床也搬到卧间去了,有屏风遮挡而不会被门外的风吹进来。

楚默云就将写字的地方转到了床前宽敞的脚榻上。

反正媳妇儿和孩子们在哪儿,他就在哪儿。

书房是不会去的,因为他家小媳妇和孩子们都不去。

因为下雨,因为楚默云在家,唐简也让娘不要每天这么早过来,尤其带着唐玲珑跑来跑去别被雨淋着了。

这是入秋的天气,若是凉着了也麻烦。

为此,唐简还让岳北去找杨掌医。

开了个秋天滋养润肺的陈皮菊花枸杞茶,或是金银花麦冬罗汉果冰糖茶。

老人和孩子们都喜欢喝,全府上下除了两岁以下的不喝,每天都要喝上一两杯。

至于猪肺炖白萝卜汤、猪肚虾仁红萝卜汤、排骨莲子百合汤、虫草太子参枸杞鸡汤、鱼羊豆腐鲜汤……

都是轮番上阵,每晚必有一汤。

除了虫草花和人参是唐简拿出来的,外头卖价也有些贵以外,其他材料都不贵,有的更是寻常食材。

因而,府里下人每天也能喝到一道汤。

都喜滋滋的说自己快要补胖了,要多干些活儿,不能养胖了被人笑话自己太懒。

七月七,乞巧节,恰是头一天风雨停了,寒意渐消,天边却现了七彩霞光虹桥。

都说今年是吉祥年。

当然这话是不知西边三州正遭受干旱之苦的人在说。

进了户部的张逸廷和楚星河却知道,户部正极力催收各地新粮。

南边陆续收割的一季稻正被朝廷加收,要囤新粮仓。

新仓要满,旧仓自然就会放粮出来。

往年旧仓放粮多是放给民间粮行散卖。

在收粮季之后继续扩充民间粮行囤货,或是调往边军做军粮。

而今,除了军粮不变,各地粮行得到的消息是来晚了,已经被买走了。

以为真的是自己来晚了,殊不知都被神秘力气运往了西边三州。

只要到了收粮季节的当地,旧粮就悄悄在往外运,只要不是运的新粮,声势再大也不会招人注意。

这与当初四月时说的朝廷隐忧,是不一样的。

新旧交替、另行处理,这是官面的正常现象。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当然不会招人疑惑。

唐简和楚默云知道,这股神秘的力量卷走大量旧粮,定是墨池先生的手笔。

说不定借的还是福余粮行的名头。

毕竟这么久时间过去,福余粮行在西边三州之地应该遍地开花了。

再有吴记车马行的辅助和墨香书局、干货铺的掩护,买粮人的名头多,目标也就分散了。

墨池先生知道唐简这里囤着的旧粮已出,到这时节又会囤出大量的新粮。

唐简的新粮就是赈粮的底气,自然就放手去收各地的旧粮了。

只要将西边三州的官仓和民间粮行都囤实了,生计也就稳了。

村里百姓和穷家小户都直接赈粮,让他们补足到年后的口粮,百姓也便无忧了。

经过炎热的夏天,本就遭旱的三州之地更是缺水严重。

江河尚且还保着河床不露,一些水井和小水塘子都已干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