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一个月里登门拜访的、递名帖想要拜访的、下帖子宴请的……

各种来路、各种由头的人情往来,全部被守门护卫直接拒了。

主母坐月子静养、主子照顾月母子静养。

这个理由说得理直气壮,却难免有些直接而不走心。

一时之间,外间也看不透这楚府到底是个怎样的态度。

楚府里的人每天进出也都是坐着马车,从不与外界往来的态度让人头疼。

便有暗哨在这边也待不了太久,总会被莫名其妙地摸掉,想要多打听一点情况也不方便。

顺天府大牢里还关押着一大批人呢。

也没人敢来认领,也不提堂过审,也不放人,就一直这么关着。

关于这件事儿,外界就不猜测楚家的态度了,而是不明白太子府的心思。

若论保护,如今春闱已过,楚家兄弟早已入仕了,还记着这笔旧帐有啥意思?

若论震慑,各方人马也不敢再做什么,敲打敲打也就算了吧。

但在这些诡异背后,确实震慑了不少人,观望的人就想着结交,结果又吃了闭门羹。

现在只有满月宴的机会了。

然而现在街头巷尾议论着的,竟然是街坊邻里们自己商量出来的送礼标准。

每家不超过十两,且不送银两,十两之内任你准备给孩子们的小礼物就行了。

作为京城里人,十两真的不算多,何况送的还是一个四品大臣呀?

这多有烟火气呀。

有些只准备了几两小礼的人家就很庆幸,有那超过价值的人家,也赶紧回去重新准备。

得亏人群里不知谁提了一嘴,客人太多,能送的礼有限,若有重复的也别嫌弃了,都是心意。

因而,大家也顾不上琢磨什么了,想想平时给亲戚家的月母子都送什么礼了?

自然,金镶玉、金锁片、金项圈是没人敢买的。

成色好点的超过了十两,十两之内的太不够看也劣质。

因而,大家的目标都在各种银饰、银器上。

不只是银锁片、银镯银项圈,也有银碗银筷银勺。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们的小玩意儿如布偶、绣球、拨浪鼓什么的。

再就是衣料子也合适又体面。

甚至有人捉急了,跑去西市买几只下蛋鸡的也不少。

总之,十两以下随各家怎么送了。

既然楚御史本意不收受重礼、要做清官。

大家表达的是心意、结交的是善缘,这就够了,也不怕得罪人了。

街头巷尾热闹极了,议论声里几乎全在夸楚御史为人谦和、品行端方。

当然,这些消息传到城东、城北那些豪门贵户里,就令许多人郁闷了。

很多人家已准备好许多贵重礼物,打算借此敲开楚家的大门,先与楚御史搭上人情关系。

打算攀儿女亲家的都有,结果不让送超过十两的礼?

这怎么拿得出手?家里门房都不会将这十两银子放在眼里,拿来送礼?

没人丢得起这样的脸,一时之间,还真将人给难住了。

原本想要在今天去吃满月酒,打的主意是将自己当作街坊。

毕竟同在京城嘛,哪条街都是街坊啊。

结果闹这一出,到不好再往上凑了,伤不起这体面。

那就等明天再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