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都是秋天的料子,原本就已经挑选过的,也就没有开口再要。

如今好料子衣裳多了许多。

再也不是当初在村子里时,为一两匹料子不是雪绸就能吵一架。

有的是半匹料子、有的是大块的布头、有的还有大半匹。

能全部挑走的,或是直接裁出来的,忙了好久收拾了两大包袱,又挑选了缝衣针线。

楚张氏就回西院忙去了。

她有句话说得也在理儿。

趁着今年辞儿和楚楚不大,袁氏又还在安胎。

如今正是有大把时间时,就赶紧多给孩子们做几身衣裳出来。

等明年袁氏生了,辞儿和楚楚也快一岁了,定然没有现在这么好带。

到时每天要出去玩耍、要下地学走路,靠唐邱氏一个人肯定是带不了的。

因而,明年她再怎样也是要帮着带孙子了。

到时就没现在这么闲,做不了多少衣裳出来。

不只是孩子们的衣裳,还有大人的衣裳也要尽早多做一些出来收着才好。

等辞儿和楚楚也两岁多了。

像恬儿这样能够跟着哥哥姐姐们跑,不用一直抱着、管着时,才能歇歇呢。

而扬儿今年又长了个子,那些穿不下的旧衣裳都让楚袁氏送给娘家侄子们了。

不管楚袁氏再生几个,以如今的家底也不可能再捡楚扬的旧衣裳了。

只有穷家人,才会哥哥穿过的留给弟弟,没人接手的还会送给娘家子侄。

有的还捡小叔们的衣裳穿呢。

闺女出嫁没有新嫁衣的,可能还穿着娘当年那一身呢。

曾经他们在村子里也是如此,可如今家势门第都不一样了呀。

再说就唐简当家那每年按季安置衣料回来的习惯。

就算各家自己掏钱买也只需要成本价,也用不着再穿补丁衣了。

亲戚们家底弱些尚且如此,何况楚家自己?

楚张氏年内就要忙着给未出生的孙子多做些小衣裳,也打算穿到两、三岁的。

再给楚扬和恬儿做几身穿到明、后年的。

辞儿和楚楚的已经做完各两身冬衣了。

今天裁的都是秋衣料子,自然还要给他们再做几身的。

这还是在知晓去年就有长辈们给俩孩子做过好多了后,当奶奶的只需要表示表示。

不然光是给孩子们缝制新衣的任务就很重了。

楚张氏有这些事儿要做,不来东院里也说得过去。

虽然在这边一样能做针线活儿……

但长辈们也知道,唐简其实也不愿意。

婆媳关系不好,到一块儿相处怕也难受。

再看唐邱氏每天对外孙们确实是上心的,也就没有人再拿这些事儿来说了。

西屋里,楚扬写完了字,最后几个字明显比前面的潦草了些。

唐简看后却没有拿来说事儿,只说可以休息了,不过别忘了第二堂课。

杨俊豪和几个五岁左右的小伙伴立刻与楚扬跑出去玩耍。

屋里,张慧儿和罗春儿还在练琴。

其他几个小的们还在吃东西,就安静地坐在那儿听琴。

等吃完了手里的东西后,也跟着跑出去了。

在外头厅上的婆子连忙跟了出去。

大的不管,这些小的却是要管的。

还有唐邱氏,也因为唐玲珑要跟着哥哥姐姐们玩耍,也跟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