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第二场雪刚停,京城里不少人家都去城南龙泉寺领腊八粥。

楚家自己熬了腊八粥,并没有凑这个热闹。

不只如此,还通过福安客栈、福安酒楼、福星阁在街头架大锅熬粥。

街上行人、附近百姓皆可免费领粥。

龙泉寺领粥,那是历来传统,更有赐福的意义。

楚家通过酒楼客栈施粥,纯粹就是图个热闹。

大户人家是不会来领这碗粥的。

到是城西这边小户人家和穷困人家,都积极地端着陶盆、瓦钵过来了。

没想到的是,除了领粥还有一个海碗大小的圆坯腊八糕可领。

可以说一般人家只这两样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借着腊八节习俗的热闹,也掩饰了楚家行善的本意。

但也借此确实拉近了与城西城南一带百姓们的关系,得到不少好评。

自然,那些原本慢慢就走动起来了的市井邻里街坊们,有钱没钱的,都去凑了热闹。

但南边领腊八粥的习俗一直都有,见到腊八糕时还是有些蒙的。

知道是北地习俗后,都很高兴。

楚家是北边来的,此举也算是将北地习俗带入了京城,令这样的日子变得更热闹。

过完腊八就进入年关。

年关生意好做,尤其是在这繁华的京城里。

腊八一过,腊鱼腊肉的年货买卖就做起来了。

在福味斋粮行、唐家杂货铺、两家酒楼都有得卖,并开始接受福禄寿禧饼的订单。

而福味斋酒楼也将接受订单的名目张贴在酒楼外头。

原来在青石镇上开福味斋时,主要卖的就是各种卤味美食,以及各种糕饼、配饭、腊肉等等。

日常买卖、年节美食、集日速食都有。

在京城开的福味斋酒楼,则主打卤食风味配寻常各种菜式,是酒楼而不只是卖卤味。

到了年关才会大推卤味订单,给各家过年的席上增加几道菜品。

并且这样的订单可一直持续到年三十,并初二继续。

除了初一放假,其他时候提供订单自领不外送,酒楼则是正月初五正式营业。

这样早早安排了日程,供各家客人自己安排时间订货、订席、宴客。

而福安酒楼腊月里的主打招牌菜,竟然是各种火锅。

各种肉丸子、海鲜、鱼片、羊肉等主料配小菜,价格按份算钱。

一个火锅你吃多吃少,吃什么口味都可以选择,还不用担心天冷菜易凉。

最后还能火锅捞面、羊肉汤煮面、瓦缸锅巴粥、南瓜粥……

总之在这样的天气里吃的都是热食、风味和品种丰富、搭配灵活。

在这食材不如其他季节方便的寒冷天气里,生意依然兴隆。

至于那些火锅配菜里的小菜,则多是冬藏大白菜、豆芽、豆腐、千张、红白萝卜。

还有庄子上种的温棚青菜。

南边的冬天虽然蔬菜是稀缺一些,但也比天寒地冻的北地容易种。

尤其是在京城一带,各家有条件的都有擅长种菜的人手,自家吃用不愁。

而酒楼里这样的小菜总比应季的贵一些,也不愁卖。

唐简去年底就买了那么多大庄子,除了种粮和各种庄稼,自然也会考虑反季菜的问题。

何况家里还开了这么多酒楼?

因而,楚家的酒楼和庄子,对反季小菜的供应是最充足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