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文家姐妹兄弟也刚从他们的西角院里跑出来。

看到这么多小家伙们一窝蜂地跑过来,皆是会心一笑。

现在满宅子都可见这一群一伙的场面呐。

文大爷负手走出来。

看着这些他教的小学童们如放学时的热闹,老脸也不禁绽放出和蔼的笑容。

唐简这时也抱回了辞儿,看到文大爷便笑着打了招呼。

楚默云抱着楚楚跟在后头,也与文大爷询问新院子的情况。

文家人知道那是他们的新家,自然是先去仔细看过的。

商量好了新家的安排之后才出来,而唐简他们这一群人却是已经跑了一大圈儿了。

见他们去看西院,文家姐妹立刻兴致勃勃地跟了上来。

文家小兄弟也好奇地跟在后头,到是文天青有些腼腆地朝东侧某处看过去。

“你去找彩霞逛去呗,今天不逛,以后各家搬进屋了反倒不好逛了。”

唐简如何不懂这小子的眼神?当下好笑地道。

被她一语道破,文天青一脸尴尬。

“去吧,一会儿都到那边三层阁子去坐,有人会泡茶过来,现在各屋只有几样家具,没茶没粮的。”

楚默云体谅地笑道。

文天青连忙一抱拳,讪笑着扭头就快步走了。

袁家婆媳跟在后头,见到文天青一表人才,心里也是有些羡慕的。

他们袁家也有闺女待嫁呢,只是还没着落。

张家小闺女好命,能找到一个秀才。

今年院试,文天青又以榜首的好成绩考上了。

楚默云在自己的科举路上小三元、大三元地考了个满冠。

只可惜当年腿疾原因,中间空了三年。

文天青却是真正的厚积薄发。

从小读书有天赋却苦于无路可走,直到进了楚府,有了科举机会。

去年考童生、今年考秀才,明年就要考举人了。

所以,大家对文天青也是很看好的。

只不过怕他背负太多人的期望,反而压力太大影响发挥。

因而,在放榜之后的道贺与庆祝之后,大家就不再提及科举的事儿。

到是兄弟几个经常会去看看他的读书进度,一起谈论文章策论。

有同等的读书人交谈,有利他更快吸收那些刻苦勤读的书。

而文天青乃至文大爷都认为。

文天青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得亏了书楼里那么多书。

还有外头别的科举人没条件收集那么齐全的各州县的策论。

就连文大爷闲时也一直在读那些书,今年轻松考了个童生回来。

没有连续考秀才,纯粹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必要太累着自己。

但大家却觉得,老爷子是不想与大孙子一起考秀才,若考中不是又要期待乡试?

一如去年老爷子不去考童生一样。

他考科举只是想要摸摸老底、一圆夙愿罢了。

文家的未来,还看文天青的。

而文天青成绩不错,却丝毫没有骄傲,一如既往地静心读书,是个淡定的人。

除了偶尔被唐简调侃时,有些不好意思只想落跑。

文天青去找张彩霞了,文大爷也笑呵呵地去往别处逛去了。

唐简被小萝卜们催促着来到了西院,看着他们熟门熟路跑进上房屋子,不禁莞尔。

很快就听见他们各种惊讶、惊喜地“哇!”声一大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