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的先生是要留京备考,等下一科春闱。

但毕竟与今科们曾相处几个月而最后自己却落榜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再聚的。

秦家人也选这一天。

则是老夫子要盯着这些学童们,一起带过去,一起带回来,仅此。

这一带的街坊邻里,就只请了秦家这边。

其他人家要不要请,其实还在犹豫之中。

以后去了城东,再在这边走动的机会不大了。

只是这一年多下来,还是有不少人家是走动起来了的。

只不过都是张家外公和罗家舅爷爷他们,在代表着楚家走动。

也就是说,当初跑来楚默云的儿女满月宴送礼的那么多人家,都是长辈们在帮着楚默云还礼。

而做官人家,则是楚星河过去,今科们的人情,则是其他兄弟们都会过去。

楚默云出京一趟回来之后,再有的今科们的人情宴,他也会一起去。

若他一直避不参与,在自己的阵营中难免会让人觉得他高冷不好接触,这就有违初衷了。

当初他出京几个月,是特殊情况自然不在此例。

八月十三这天起,家里打包好可直接送过去的东西,都陆续往新宅运送。

作坊里也都停了工,装备、库存、材料各种物品也要转移。

楚默云在同僚们问到跟前时,才定了八月二十的乔迁宴,并直接请了几天假。

理由就是要忙搬家的事情。

御史中丞是个白发老头,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直接给他放到中秋节后再来。

为何御史台这边要定在八月二十?

楚默云的解释是,过往办席都是两座酒楼一起,多是今科旧友。

新家乔迁酒,则在自己家里,根本没办法同一天招待几千人的场面。

只能分开,不然难以周全。

光是想想这人数,就足以令一众同僚们咋舌,无法想像那么多人的场面。

但也知道楚默云并非胡说。

楚默云会试放榜之后在福全酒楼宴请同乡,却有许多不是同乡的考生们也去了。

最后愣是整出了一百多余,有的人连位置都没有,宁愿站着吃喝也要挤进去。

那天何止福全酒楼人满为患。

附近街巷、酒楼、茶馆和街边摊档,全都人满为患。

后来金殿上御笔钦点状元,楚默云上朝得官回家,楚府第一次现身人前。

之后连着两天设宴,一天宴请邻里街坊、一天宴请今科同年们。

又是人满为患、热闹异常。

再之后是楚默云得子,看月母子的人来来往往,听说很多人都没得进门。

最后在满月宴上又是两天盛况。

楚默云自春闱以来就一直处于风头上。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他,各府在盘算他、同朝为官的人在观望……

不难发现,楚家每一次办宴,宴请的都是那些人,再加上楚家兄弟所在衙门的部分同僚。

每一次确实是动用了自家两座酒楼,而这还是在婉拒了很多人情之后的结果。

若敞开大门广迎宾客,那人数怕是不敢想像了。

光是这样想想,御史台的这些人就更加不愿放弃机会。

不管是结交人脉、打探消息,还是观望别人,盘算漏洞、想逮把柄……

这样的场合都是好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