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在各地拓开的酒楼客栈,就已令众人惊叹不已。

何况还有酿酒作坊和洗护用品作坊?

炭窑尚且是附带的,供应自家方便而并未涉足炭市生意。

但在京城这么多同年们,却是十足得利过的。

去年冬天,楚家送与各家的炭就有不少,而各家找楚家买炭也有优惠。

比去炭市划算太多了。

楚家兄弟也明确说过,这是自家烧炭才有成本价,亏也就亏个人工罢了。

并非炭市高价,而是炭市经手的人多了,各方人手总不能也亏着走吧。

两相比较,这些人自然懂得其理,而不会在这上边再去找炭市麻烦。

最后客人离开时,也都得到一份回礼。

月饼和两坛一斤装的梅花酒。

月饼可以说不稀奇,何况中秋刚过?

但这两斤去年酿的梅花酒可就珍贵了。

一时之间,众人再次感慨,楚家是发家了、有钱了,但也是真仗义的。

有钱又有势,官儿还是他们当中最大的,却并未趾高气昂对他们挑肥拣瘦、颐指气使。

真是难得!

跟着这样年轻有为的人纵横朝堂,又有什么不好呢?

若以前大家是跟风抱团,是精明行为。

而现在,他们细想楚家兄弟种种,也就更多了几分真心。

士为知己者,也能两肋插刀!

这场大宴总算圆满结束。

楚默云将前头的事儿说与唐简,俩人说到深夜方才歇下。

窗外月明星稀、风云疏淡。

夜渐凉,天边渐露鱼白。

花园里不知何时栖来的几只鸟儿唱出清晨的欢鸣。

八月十七,还在节假之中。

这天宴请秦家私塾。

有几个在秦家私塾教书备考的人,早早叮嘱了楚默云他们,不要说及自己。

因此,昨天的宴上,楚默云他们也不曾提起这件事情。

只不过今天一早,吴记车马行会派马车到秦家私塾,接大家过来。

还有仁安医馆的杨掌医、赵郎中、古郎中、林郎中几家,和安药铺的陈掌柜一家。

以前在旧家没宴请过他们的家人,这次乔迁新家,就让他们都带家人过来。

还有高大掌柜一家、林大管事一家。

这么安排,也是趁着家里小子们还没上学,有时间招待各家来的少年们。

而姐妹们作坊也还没有开工,也能招待各家来的小姑娘们。

今天的宴要比昨天轻松多了。

唐简睡到天亮才起,还是被孩子们扒拉醒的。

楚默云已经将孩子们收拾干净了,再将他们放回被窝里陪娘亲睡觉。

而他则坐在床榻边看书,陪着他们。

这时候看到小媳妇终于醒了,不由笑道:“孩子们的起床歌,唱得怎么样?”

唐简看到左边在喊“娘”,右边在喊“虫虫”,顿时哭笑不得。

孩子们喊不醒她就骂她懒虫,这还叫起床歌?

起床梳洗,早饭也到了。

他们就在门厅那边吃早饭。

婆子丫环们迅速收拾屋子,并从后门进出,比原来旧家里方便许多。

客人还没到,他们各处看了看,今天的席面又与昨天不同了。

除了卤味,还有大量烤肉。

今天的主客是少年们,因而另行准备烧烤,以及不少辅食。

再备几桌酒菜招待大人即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