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临车越来越近,包原这下也不指望投石车了,好在临车并非什么无解的攻城利器,包原连忙吩咐手下人将守城床弩转向。
数根特制的粗壮箭矢置于弩床之上,与普通的床弩箭矢不同的是,这种箭矢上面布满了倒刺,后面有着一个铁环中间还穿有铁索。
“放!”
随着包原一声令下,一支粗壮弩箭带着一根长索朝着临车飞驰而去。
呲~
随着箭矢重重的插入临车之中,城墙上的韩军连忙拉着绳索往一旁使劲拉,想要将其给拉翻倒。
随着数百名韩军齐齐使力,高大的临车开始缓缓向左倾斜摇晃。
后方带着后军缓缓行进的白起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嘲弄,“就等你这招了。”
就在临车摇摇欲坠快要倾倒之时,临车上突然抛下来数条粗壮的绳索、铁链,底下的秦军士兵纷纷将其拾起,与韩国士兵一上一下展开了角力。
但城墙之上的狭隘地势又如何跟城外那宽敞地势相比,数百名秦军不能将临车给拉正回来,那就再来数百人,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白起,在临车之上准备的都是数百米的绳索、铁链,而且还不是一根。
城上的韩国士兵想以弓箭压制底下的秦军,为拉倒临车的韩军争取机会,却反被底下的秦军以秦弩压制,只要你敢露头,数支弩箭便会迎面而来。
包原吩咐人提前准备好的守城器械这下是彻底没了用武之地,就连秦军提前准备好的云梯车现在也暂时被搁置在了一旁,现在只等临车触城,这雄城便离破城不远了。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无疑便是秦弩和投石车,秦弩射程极远杀伤力大,还装填极快,一直死死的压制着城墙上的韩国守军。
而秦国这经过改造的投石车更是凶悍无比,若说普通的投石车只能装载拳头大小的投石,那秦国的投石车便能装载比人头还稍大一些的投石,而且不仅投掷重量远超普通投石车,那射程之远也不是普通投石车可比。
这是包原没有预料到的,甚至就连白起和秦弈也没想到这投石车在实战之中竟如此凶悍,虽然已经事先实验过,但是再怎么真实的实验那也只是实验,跟真正投入战场上的效果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
砰~
随着临车触城的一声闷响,数名通体被黑甲所包裹的杀戮机器登上城头。
城上手持长矛的韩国士兵纷纷将手中的长矛刺出,但别忘了这些先登城墙的秦甲士可是个个身着重甲啊!
无数长矛刺来,不仅没有造成伤害,甚至就连让他们退后一步都做不到,因为这些先登重甲清一色的都是后天圆满之境的武者!
也正因如此,才能在身负重甲之下还能行动自如。
这些先登重甲的配置,也不仅仅只是身负重甲,身怀后天圆满修为这么简单,其手中的兵刃放在整个秦国军中也是极为稀少的长柄宽刃横刀,削铁如泥那简直不在话下。
一手将刺到身前的长矛抱住,一手持刀持刀砍下,无数长矛纷纷被从中斩断。
伴随着断裂的长矛矛头落地,随之一起倒地的则是无数死不瞑目的韩军,如墨般的横刀每一次挥出都会带走数名韩军,这是一场屠杀,没有任何反抗力的屠杀。
先登重甲可以让韩军在身上砍上数刀乃至数十上百刀,但韩军不行,面对在自己身上奋力砍了半天却只能留下一个印子的韩军,往往只需一刀。
随着数架临车触城,其内的先登重甲纷纷跳下临车,登上城墙,随着登上城墙的秦军越来越多,韩军逐渐抵挡不住,城墙逐渐失守。
由于城墙上的韩军逐渐退守,城下的云梯车也纷纷被架到了城墙上,梯上的铁钩牢牢的扣住城墙,秦甲士奋力往着城上攀去。
城门外的冲车撞地厚重的城门不断嘎吱作响,掉落的木屑以及城内传出的怒喝声都仿佛在预示着这座城门即将失守。
见城墙已经失守的包原现在已经打算放弃死守城墙的念头了,因为城墙都没了。
“秦军不熟城中地势,将秦军引入城中分而击之!”
“诺!”
城外,见越来越多的秦军将士登上城头,白起对着一旁的秦弈拱手笑道:“王上,想不到这首战便能攻下雄城!”
“这秦弩和投石车真乃我大秦之利器!”
秦弈也是轻笑一声,感叹道:“寡人也未曾想到这攻打雄城之战竟能如此顺利。”
随驾一旁的郭嘉看着不断攀登上城头的秦军将士,皱了皱眉道:“那韩国大将应该是准备放弃城墙了。”
“估摸着是想要借助城中地势来阻击我军。”
“上将军不可不防。”
“毕竟对于雄城之中的布局我军知之甚少。”
白起笑道:“军师此言不错,但些许地利之优,还不足以弥补韩、秦两军的差距。”
“方才的攻城就已让韩军损失惨重,若那韩将真敢分兵打着对我军分而击之的主意,那倒正合我意。”
郭嘉虽被秦弈封为随军军师,但对秦军战力的了解还是比不上长驻军中的白起。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秦军不论是士兵的身体素质还是那一身的甲胄武器都远远将韩军甩在身后。
更别说还有着修炼兵法以后的加持,一名秦军老卒足以对上数名韩军而不落下风。
当然了,这一切也并非没有代价,秦军士卒的身体素质是上去了,但是相对的这饭量也上去了。
现在的秦国军队光是每天的粮食消耗就是一个无底洞,甚至秦弈为了追求军队战力并没有搞耕战那一套,也就是说秦国的这百余万军队全靠秦国百姓们养着。
也就是有着高产的现代粮种,不然秦弈哪敢这么造,地处偏僻之地的秦国愣是硬生生拉出了百万带甲之士!
神州的几大强国虽然也号称带甲百万,但他们的国土和人口哪个不是远胜秦国?哪个不是靠着巨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国土才养活起这百万大军?
至于秦军士卒那一身的甲胄武器就更别说了,要不是靠着往西域诸国和神州出口秦盐获取来的暴利,秦国压根儿就负担不起。
甚至在财政紧张的那段时间,秦宫支出以及军中军费还都是靠着吴有良和段良带着摸金卫下墓勉强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