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天上掉馅饼?

秦弈也不点破,只是看向杨昭的眼中带着一丝同情,儿子想算计老子,结果却反被老子算计。

“杨将军能入我秦军,乃弈之幸。”

“正好,杨将军就为我军的前军将军,领前军五万。”

“末将领命。”

等阴关军彻底整编完成已是两日后,阴关守将府中,众将齐聚一堂。

“君上,听说常山的陶献最近不老实,末将提议,咱们接下来就打常山。”

还不等秦弈说话,急性子的典韦就站了起来。

典韦的提议引起了在场一众将领的支持,本来还指望着能在阴关捞上一场军功,谁曾想不费一兵一卒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不老实的陶献算是撞众人枪口上了。

抬手示意众人稍安,秦弈先是将阴关守将一事给提了出来。

“阴关得留人守,我的意思是让魏辽担任守将,留下五万人,其中留两万之前的阴关守军。”

“毕竟在守城方面,他们有经验。”

“你们都说说吧,可有不同的意见。”

一众将领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人提出异议,毕竟他们可还想着多杀敌多拿军功,留这守城那多没意思。

“全凭君上安排。”

“好!”

秦弈看向魏辽,正色道:“魏辽听令。”

魏辽当即站出身来,“末将在。”

“即日起,封你为阴关守城大将,领兵五万。”

“末将必与阴关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就在秦弈带着大军离开阴关,向着淮阴行军时,一名玄衣卫的到来使得他距离反梁大业的成功,连跨数步。

“君上,萧大人急报。”

接过玄衣卫递来的信简,秦弈满是疑惑,他在出征之时便将两郡政务全权交给萧何,只要不是出现了极大的叛乱,和朝廷大军来犯,就随他折腾,如今这是出了什么事?

怀着满心的疑惑,秦弈打开信简,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双眼瞪大,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

跟在秦弈身旁的两女看着秦弈那变戏法似的脸色,一会儿兴奋,一会儿皱眉的,都不禁好奇地看向其手中的信简。

苏倾仙更是伸长了脖子,瞪着一双大眼睛往上面瞟,被秦弈发现后直接撇过头去,一副我好奇但我就是不问的乖巧模样。

摇头笑了笑,秦弈将手中的信简递了过去,“要看就看吧。”

“这是你给我看的,可不是我要看的。”

从秦弈手中接过信简,苏倾仙还不忘解释一句。

“魏老,天色也快黑了,吩咐下去,原地扎营。”

“再传军中将领前来议事。”

“诺!”

魏无命刚走,秦弈就听身后传来苏倾仙的惊呼声。

“这是假的吧?”

对于苏倾仙的表现,秦弈并不意外,因为就是他在看到这信简的时候都有着同样的想法。

澹台伊人也是看到了信简上的内容,不放心地向秦弈提醒一声:“事关一郡之地的归属,君上还需谨慎,切勿轻信于人。”

秦弈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这时候的他也没心情在意澹台伊人那疏远的称呼了。

不多时,一座大帐搭起,其内众将落座,都在等着上首的秦弈发话。

将手中的信简递给魏无命,示意他交给众人传阅,可他忘了,自己手底下的这群将军就没几个识字的。

率先从魏无命手中抢先接过信简的徐骁虎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子,挠了挠头,“咳咳……这个……那个……”

“典老大,你先看。”

典韦斜了徐骁虎一眼,眼中满是鄙视,拿起手中的信简瞟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咳咳咳!”

随即大手往旁一伸,“你先看。”

徐骁虎撇了撇嘴,低声嘀咕着,“看给你装得,还不是跟我一样不识字。”

“虎子,是不是要咱给你练练武?”

秦弈扶额无奈,他怎么就忘记了自己手底下几乎都是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行了,都别传了。”

“陶献欲要献出常山,并入我军麾下。”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声,实在是此事太过于不可思议,他们可都听说了,前些日子这陶献还不老实,对泗水郡蠢蠢欲动,如今竟然降了?

“难道是白将军出兵把那老小子打疼了?”

“白起并未出兵,我也没有给他下过攻打常山的命令。”秦弈摇了摇头,回应了一句。

而新入秦军的杨忌听闻这个消息,脸上也满是不可思议,若此事为真,那掌控三郡之地的秦弈,将继陈广之后,成为梁国新王的又一位有力竞争者。

他算是已经看明白了,如今的梁国,覆灭那是早晚的事,秦军都打到两国边界的阴关了,朝廷竟然还一点动静都没有,怕是已经无力掌控当下局势。

梁国内的义军势力,杨忌早些时候也曾派人打听了解过,现在最大的两支义军势力,当属陈王陈广,和他现在的新主,秦君秦弈。

秦弈大脑不停的运转,他在仔细思索着这其中的众多疑点,这陶献为何会突然派人来降?

他就这么舍得将自己得之不易打下的常山拱手让与他?

还是因为那陶献看出了他的野心,知道他下一步的目标是常山,然后自知不敌,便想要率先投诚以此博取好感?

常山郡的义军与其说是义军倒不如说是大梁叛军,在秦弈的心中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叛军,他又不是这梁王的臣子算什么叛军?

但陶献可是货真价实的梁国官员。

黎郡,常山与泗水三郡虽与姜国接壤,但实际上却是黎郡由于地势的原因导致姜国只能看得着摸不着,所以黎郡的军队力量非常薄弱,这也让陈广的崛起势不可挡。

而常山则是有着一条从泗水延伸过去的淮河作为一道天险屏障,平时只需派人盯守岸边防止姜国大军偷渡即可。

然泗水不一样,既无黎郡地势之利也无常山天险庇护,只有一座阴关狠狠地插在两国交界之地。

这也让陶献不用像杨忌一样束手束脚,根据玄衣卫传回的消息,常山郡之前原本驻有大军八万,梁王裁军后还有四万大军镇守,后来梁国起义大举爆发,这陶献也是趁机举兵掌控常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