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玄武两相照,北斗零落孝陵道。

中山朱雀飞白虎,青龙坐畔贵气高。

“吃完饭了,我们现在玄武湖边溜达溜达吧。”我说道。

“玄武湖有什么好逛的,不就是个破湖吗?”佳佳说道。

“玄武湖好像是当年朱元璋练兵的地方。”李子说道。

“玄武湖最古老的名称是桑泊。根据《建康实录》记载,“始皇三十六年东巡,自江乘渡,望气者云:五百年以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至今称为秦淮,乃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秣马厉兵,秣是喂牲口的意思,秣陵即是牧马的地方,从金陵到秣陵,可见秦始皇用心良苦。金陵成秣陵,桑泊随之改为“秣陵湖”,从此玄武湖走上了更名之旅,名称一改再改,多达19个,这在中国众多的湖泊中实属罕见。”我看着网上的简介对她们说道。

“写的是挺好的,为什么叫玄武湖啊。”张婷问道。

“具体怎么来到网上写的都很清楚,你们自己看一下就好了。玄武湖之所以叫玄武湖,肯定是跟风水有关。玄武不是风水的四大神兽之一吗?”我说道。

“是啊,玄武是北方神兽。不是有这种说法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李子说道。

“是的,不止如此。玄武还是真武大帝的哼哈二将呢?”李月说道。

“那这里的玄武湖会不会和真武大帝有关,不会是真武大帝的哼哈二将在这里吧?”紫玉说道。这小姑娘真会想,着脑袋里装的啥,天马行空的。

“不会吧?”李月说道。“真武大帝在武当山呢,他的两个将军怎么会跑这么远?”

“要是说在武汉还有可能。在这里不太可能。”李子说道。

“为啥?”紫玉问道。

“武汉我之前去过。长江上有两座山分割在两岸,一个叫蛇山,一个叫龟山。就在黄鹤楼不远的地方。”李子说道。

“这可不好说。邵康节说一物一太极。如果小处来看,武当山和武汉是一个小的太极。大处来看武当山和南京又何尝不是呢?”我说道。我自然的想到了北宋五子之一的邵康节先生的《观易吟》。如下: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邵雍有一部易学巨著叫《皇极经世》,讲的是大宇宙的演化规律,并对人类社会大的历史演变格局,用易学思想作了相当精彩的描述。《皇极经世》全书六十四卷,分为“观物篇”、“观物内篇”、“观物外篇”三大部分,而其核心精神,就体现在《观物吟》这首诗上: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过异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说到底就是人通宇宙,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天有五运六气,人有五脏六腑。一物一太极也。人人皆通宇宙,人人皆是宇宙。这大概就是人无分别心,人人平等,人人成圣的意思吧。

“大师说的很有道理。”李月说道。

“一家,一国,一地球,一宇宙,都是如此。易经讲的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写的《奇门透天机》开篇讲的就是这些。学习易学最终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易学的思维模式,不然是学不好易经的。很多大学教授学不好易经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易学的思维。我们所学的东西越多,易学思维就越不容易建立。因为我们的认知往往都是错的。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说道。

“今天收获挺大的,我们又学了不少东西。”张颖说道。

“你倒是蛮好学的。”佳佳开玩笑道。

“那当然了,为学日益吗。大师不是刚说了吗。”张颖道。

“对了,刚才大师说我们的认知往往是错的,这话怎么说呢?”张婷道。

“就比如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数学题吧,小学一年级的题。”我笑道。

“看不起谁呢?怎么样也得出个二年级的吧?”李子笑道。

“一加一等于几?这本来就是一年级的题,你以为我开玩笑呢?”我笑道。

“这的确是一年级的题。”紫玉说道。面对这样的问题,她们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那还用问吗?肯定等于二啊。”李子说道。

“没错,是等于二。不过你也挺二的。”我笑道。

“等于二不对吗?”张婷说道。

“对,没有说不对。就是因为等于二,才形成了惯性思维。形成了惯性思维就学不好易经了。”我说道。

“为啥?大师跟我们好好说说吧。”张婷道。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个数学问题,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生活问题,也不是医学问题。比如说吧,一个香蕉加一个苹果等于几?是两个香蕉吗?还是两个苹果,都不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说道。

“原来这样啊,说的的确很有道理。”我说道。

“我明白了大师。是不是说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也不等于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李子笑道。

“的确如此。你小子算开窍了。”我笑道。

“那这样说的话,就没有正确答案了啊。”张婷说道。

“是这样的。生活中本来就没有最正确的答案。”我说道。

“也是。”她们附和道。

“变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所以易经讲三易。变易,简易,不易。”我说道。

“那什么是变易简易不易呢?”张颖问道。

“这个话题以后详细再讲吧。变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易学从来都不是宿命论。很多狗屁不懂的人,喜欢把易学当做迷信。其实这是对易学最大的误解。”我说道。

“是的,我每次听大师讲解,收获都很多。”张婷说道。

“能详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张颖说道。

“就比如说吧,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可以是任意结果,这就是变数,就是变易,就是生活。生生不息,日用而不知。”我说道。

“怎么说?”李子问道。

“我们比如说,一个男人把这个女人杀了,那不是就剩一个了吗?再比如说两个人双双殉情,那就是零了。”我笑着说道。

“这样解释挺好玩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佳佳说道。

“那是,大师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那大师是不是还可以比如说,这两个人结婚了,就是两个人了。”李子说道。

“那可不一定。”我笑道。

“怎么说?”李子问道。

“那就是一了。”我说道。

“怎么又是一了?”李子问道。她们几个也迷糊了,也问道:“是的啊。大师。怎么回事?”

“一对夫妻了,一个家庭了。不是一吗?”我笑道。

“这不是狡辩,强词夺理吗?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没有答案了啊。”佳佳说道。

“是的,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我说道。

“没有答案还是最好的答案,不明白?”紫玉说道。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没有答案,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开心。如果知道了答案,那还有什么意思。每个人的最终答案就是死亡,每对相恋的爱人最终的答案都是分开。那还有什么意义?”我说道。

“想想也对。”他们说道。

“那刚才大师说的,一加一是无限可能又是怎么回事呢?”佳佳说道。

“这我知道了,就比如说一男一女相爱了,然后结婚了,再然后有小孩了。如果生一个的话,就是三,如果生两个的话就是四了,如果生三个的话就是五了,如果生一千的话那就是一千零二了。比一千零一夜还多一呢?”李子笑道。.七

“就你贫。还一千零一夜呢,你咋不来个一万呢?”我说道。

“还没说到呢,我马上说。”李子道。

“易学是生活,不能脱离于生活。古金往来有多少人生一千个了。别说是一千了,就是一百个都很少。”我说道。

“也是。传说文王百子千孙,不过有个雷震子是捡来的。”李子道。

“看看玄武湖没看成,倒是说起百子千孙的事情了。这算不算是跑题呢?”佳佳道。

“也许大概算吧。”我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