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诏书之后,紧跟着就是吴王被废的诏书。

作为太子谋逆的参与者,再加上他与安王的死还有关系,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求情,吴王殿下也成功地搞丢了自己亲王位,被贬为庶人,前途什么的再也不用讲,以后的命运估计就是在王府里面被圈禁一生了。

此外就是安王府,安王妃与安王所有的嫡出子嗣都没了,剩下的男嗣竟然就只剩下了两个,皇帝陛下算是矮个子里面拔将军,挑了个年纪勉强满了周岁的孩子,给了他一个三等公的爵位。

三等公在盛朝代表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是个文臣或者武将,对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后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敕封,这个爵位已经很够用了,因为盛朝建国近百年来,对于非皇家的子弟的封赏,最多就是一等公,三等功以上的加一起也就二三十人。

但是贺家人身上的爵位普遍虚高,这里面有当政者考虑到的必须维持皇家人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因在。

就拿韩王家来说吧,他家有两个嫡出的儿子,一个早早封了世子,一个因为皇帝陛下的偏爱,身上也有郡王的爵位,此外,他还有一个老来子,是家中侍妾所生,因为韩王喜欢,专门去求了皇帝陛下,才七八岁的年纪,已经是一等公了。

京中的皇家贵戚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爵位,一个三等公,真的是丢到人群里面一点声响都没有的那种。

看到安王家小子的爵位后,陈嘉有点疑惑的问贺枟:“父皇这个三等公,封的是不是有点低?”

这小家伙虽然是庶出,身份不够,但安王府不是没人了吗,靠着一个三等公,想要撑起来安王府的门楣,还是有点不够。

更何况,太子家的长子好歹还有个一等公呢,这对比有点惨烈呀。

这毕竟是皇帝陛下的孙子呀,爵位这么低,容易被人看低吧。

“父皇应该是有自己考虑。”贺枟想了想,告诉陈嘉,“现在事情还没过去,二哥做过的事情摆在那里,太高的爵位容易引人非议,其次就是父皇想要看孩子的资质吧,孩子还小,等大了再加封也不迟,还有就是,父皇可能想要把机会留给新帝。”

“让新帝施恩?”陈嘉恍然大悟。

贺枟点点头。

“那就说得通了,父皇可真是深谋远虑。”

“父皇要管理的毕竟是偌大一个盛朝,总要考虑的全面一些。”贺枟终于没忍住自己的手,摸了一把陈嘉的头。

还真别说,手感不错。

因为不用出门,陈嘉就让侍女们简单给自己编了个蝎子辫,没有了繁琐的饰品,大大方便了贺枟干坏事。

陈嘉被偷袭后,立马转头瞪着始作俑者。

“说了多少次不许摸我的头发了,怎么还乱摸?”

贺枟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觉得自己老婆瞪人的时候永远那么可爱。

“没忍住。”惹毛了陈嘉的时候就用委委屈屈的语气哄人,贺枟百试不爽。

果然,陈嘉一下子就轻拿轻放了。

“再有下一次,你就等着。”

这句话,陈嘉已经说过无数遍了。

“我记得了。”

每次做了这种事情后的贺枟都是从善如流,但是认错从来不影响他下次再犯。

--------

在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自己的儿子后,皇帝陛下就像是终于打开了什么开关,紧接着就开始对被抓起来的人动手。

顾侍郎完全没有辜负皇帝陛下的重用,在这么多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抓人和审讯的任务,将结果递到了皇帝陛下的玉案上。

皇帝陛下看到顾侍郎的审讯结果后,进行了简单的询问。

顾侍郎不愧是先太傅的爱徒,揣摩人心的本事极强,皇帝陛下应该是对他的结果很满意,基本上把顾侍郎定下的罪责上调一下就行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陈嘉在王府里面长蘑菇的同时,不断收到外面传来的消息。

皇后娘娘的娘家刘家是倒台的人家里面地位最高的那个,开国国公府加上后族的背景,刘家在盛朝的地位可见一般,再加上近百年的时间里不断的跟京中世家进行联姻,刘家和京中的各大世家联系十分紧密。

但是遇到了谋逆的事,京中世家却没有一人敢为他们求情,甚至在皇帝陛下不管这些人有没有参与,杀光了刘家出仕的人,把剩下人的人一个个都流放到边疆的时候,也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皇帝陛下做的是不是太过了。

于是在盛朝屹立了近百年,差点就走上巅峰的刘家,就这么连带着党羽被拔除的干干净净。

除了刘家外,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赵家。

太子妃出身的荣安伯府的倒台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太子在成为了荣安伯府的女婿之后,就开始利用荣安伯在军中的关系疯狂拉拢朝臣,这次谋反的主力禁卫军很多都有赵家的牵线。

此外就是枪支的事情,安王谋反的时候计划的是利用宫中禁军交接班的漏洞,偷枪支出来,而太子知道后,搞了个将计就计,准备在安王偷完枪后,搞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是计策虽好,皇帝陛下却早有准备,这两个人就这么都成了皇帝陛下笼子里面的蚂蚱。

但是谋反当天京城中响起的枪声却不是来自宫中的枪支,而是来自于远在海岛的荣安伯。

顾侍郎审讯后发现,荣安伯把皇帝陛下分配给小破岛驻军和出海远洋的舰队的枪支弹药拦截下来了一多半,其中一把留在了荣安伯府,被赵家世子,也就是太子妃的长兄这个蠢货拿来震慑敌人,暴露了出来。

其余的枪支弹药,则是被荣安伯直接送到了太子手里,成为了太子敢于在这个时候起事的倚仗。

要不是皇帝陛下做事留一手,在宫中藏了不少的枪,没准还真能让太子成事了。

所以愤怒的皇帝陛下没管朝中重臣忌惮在外的荣安伯的说法,干脆利落的解决了荣安伯所有的人,还给小破岛发去了一封敕令,要求荣安伯自裁,别回来污染京中的土地了,特别强硬的那种。

先不说这么做一定会逼反荣安伯,给外面的军队带来问题,皇帝陛下的做法实在是霸气侧漏,让人觉得痛快,因此重臣们唧唧歪歪了一会儿,就没再继续闹,而是开始考虑如何给皇帝陛下收尾的问题了。

此外就是皇帝陛下两个正经的舅舅,相比于荣安伯为太子做的事,这个赵家本家为了安王做的事情一点不少,有太子殿下这个跟安王针锋相对了很多年的人在,安王谋反的证据算是板上钉钉。安王的羽翼前期全靠太后和赵家的培植,到了现在安王的势力早就与赵家撕扯不清。

但是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后,赵家的两个国舅只是丢了官职,身上的爵位都没有受到影响,要不是皇帝陛下同时罢免了赵家所有子弟的官职,让他们回家思过,估计朝中盯着空出来的官职的大臣们都要炸毛了。

也是这件事,让陈嘉发现了,这些大臣们在皇帝陛下的淫威下过的是有多可怜,皇帝陛下如此光明正大的偏袒自己的母族,他们都学会了视而不见了。

继位二十多年,皇帝陛下贬过自己的舅舅好几次,每次过一段时间后,都会再把人提拔起来,重新重用。

就是不知道,这次的皇帝陛下会不会彻底对自己的母族彻底失望。.七

除了这两大世家之外,还有不少的京中世家倒台,这些人家中直接参与了这件事被查出来的,除非是姓贺的皇家宗族,全都难逃一死,剩下的族人也受到不小的牵连,宗室中人参与到了其中的还也都是圈禁的下场,跟死比起来,真不知道哪个更好一点。

什么贺枟的堂伯、堂兄、姑父、妹夫、表姑父、表姐夫,不少曾经跟陈嘉相熟的人身涉其中,让陈嘉感叹,贺家的基因不知道是怎么搞得,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个喜欢争斗?

京中专门负责行刑的西市,以前都是到了固定的几个日子才会行刑,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人头落地,刑台虽然天天有人打扫清洗,但是连续不断地被鲜血浸润,浓重的血腥气久久不散,民众们本就习惯躲着刑台走,现在更是宁可绕道也不愿意从那附近经过。

而痛失亲子的皇帝陛下也是真的狠心,让整个京城的人,被这种恐惧的氛围笼罩了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

当陈嘉和贺枟见过带着皇帝陛下要求贺枟出席明天的大朝会的内侍,并看着他带走守卫在齐王府外面的禁卫军后,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李全儿呀,快带人出去看看,人是不是都已经走光了?”心中满满都是不可思议,陈嘉语气欢快地吩咐李全。

“哎,王妃,您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李全明显受到了欢快气氛的感染,夸张地回复陈嘉后,就像模像样地撒着欢儿带着人去门口查看去了。

而陈嘉吩咐完这件事后,还是觉得无法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于是开始骚扰贺枟。

“这是真的吗,贺枟,我们真的可以出门了?”陈嘉冲到贺枟的身边攥紧了他的手。

齐王府中的下人们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知道自家王妃事后一定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都非常自觉的转身,假装自己不存在。

贺枟本来正坐在正堂的主位上笑着看陈嘉在那里折腾,看到老婆终于想起来自己,有点心花怒放,告诉雀跃不已的陈嘉:“当然是真的,那么,本王有没有这个荣幸请齐王妃出门玩呢?”

“要!”陈嘉大声回应,说完还原地转了一圈后举起了自己的拳头,“李全儿呢,快叫他准备马车,我们出门玩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