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语和雍正歇完脚,又继续逛京城,拐过一个街角,走到了珠宝一条街。

说是珠宝一条街,是因为这条街上,有许多店铺都是卖珠宝首饰的,不仅是大清喜欢的样式,还有那些舶来品。

比如西方人喜欢的宝石项链,胸针之类的,还有那些异域国家喜欢的黄金饰品之类的。

桑语身为女生,当然就爱逛这样的店,雍正也纵着她,陪她慢慢挑。

就连弘昭都很耐心的陪她选,两父子的眼光都非常好,选出来的饰品,桑语无一不喜欢。

“喜欢就全都包起来吧,”雍正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喜欢就都带回去呗,何必纠结。

桑语点点头,把看上的都让人打包。

苏培盛负责付钱,并安排人把贵妃娘娘看中的物品拿好。

“咦,那不是大哥吗?”突然,弘昭出声,打断了挑选的桑语和雍正。

两人顺着弘昭的视线看过去,发现不远处的街上,出行了一位英俊贵气的少年,正是弘辉。

这几年,弘辉的身体调养的不错,现在除了不能劳累,已经没多大问题了。

再加上也大了,又封了亲王,雍正给他定了一门婚事,就让人搬到了宫外端亲王府居住。

弘辉身体虽然不好,但脑子聪慧,已经从上书房毕业,目前正跟在恒亲王身边,负责管理内务府。

现在的内务府已经不是之前的内务府了。

以前的内务府是负责侍候皇家人的,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

现在的内务府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还负责这方面工作,剩下的成为了皇家的钱库,专门帮皇家经营各种产业赚钱。

京城那些打上皇家名号的工厂,基本都是内务府开的。

而负责管理这些内务府事务的,就是恒亲王了,以后会交给弘辉。

对于差事,弘辉一向兢兢业业,没想到今天居然出现在这里。

看打扮,应该是和人约好了出来游玩的,只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他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连伺候的下人都没有。

雍正微微皱眉,吩咐苏培盛,“让人暗中护着端亲王,别出事了。”

“是!”苏培盛立刻出去安排。

没多久,弘辉的身边,就不动神色挤进了几个人,他们看似在逛街,实则机警的盯着四周,预防有人出来伤着亲王。

弘昭原本是想喊大哥的,听到雍正的吩咐,眼珠子一转,也不说话了,等着看会发生什么。

过了一会儿,弘辉选好的一根簪子,付钱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轻柔婉约的声音响起,“端亲王好!”

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穿着汉家的衣服,面貌姣好,身姿楚楚动人。

桑语认得她,是皇后为弘辉选定的嫡福晋,选秀的时候见过。

这位未来的端亲王妃是瓜尔佳氏,和之前的太子妃是同族,也是比较显赫的一支。

皇后选她不是因为她姓瓜尔佳氏,而是纯粹觉得这姑娘合适。

据说瓜尔佳夫人自从生下她弟弟后,就一直缠绵病榻,这么多年,都是瓜尔佳格格尽心服侍,照顾得非常好。

皇后就是想找个能照顾人的福晋,这样她才能放心让弘辉住在宫外,不然还不得时时提心吊着。

“看来弘辉是出来和未来福晋见面的。”桑语笑着道。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两人已经定下了婚约,婚前见一见没什么大不了。

况且这两人都带着奴才,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合礼数的事。

只不知道弘辉身边的奴才去哪儿了?

刚这么想,就看到弘辉身边的贴身小太监匆匆跑来,后面还跟着好些侍卫。

他一到,弘辉的脸色立刻严肃起来,和瓜尔佳格格说了几句,瓜尔佳格格就一脸郑重的离开了。

弘辉带着太监和侍卫往回走,桑语和雍正对视一眼,悄悄跟上去。

只见弘辉一行人左拐右拐,没多久就走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巷。

他挥挥手,那些侍卫就包围了一栋破旧的院子,然后其中一人踹门,其余人一起冲了进去。

没多久,他们就压着五个人出来,后面跟着一群孩子。

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些人就是人贩子!

估计是弘辉在逛街的过程中,发现了人贩子的踪迹,让人去查探了,发现人贩子的老巢后,带着人过来把老巢一锅端了。

雍正欣慰的点点头,“眼明心亮,不错!就是做事还不够稳重,怎么能身边不留人呢。”

桑语翻了一个白眼,高兴儿子出息就说高兴。

弘昭就直接多了,兴奋的跳起来,然后冲过去一把抱住弘辉,“大哥,你好厉害,抓到了人贩子!”

弘辉惊讶,转头看到幼弟,皇阿玛和荣额娘,不由羞赧,连忙上来行礼。

“做得不错!”雍正拍拍他的肩膀。

弘辉被夸奖了,满脸激动,“谢皇阿玛夸奖。”

“不过我还是要批评你,怎么能让身边的人全都离开了,这太危险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即便是大白天,在京城也不那么安全。”

“是!谨遵皇阿玛教诲。”弘辉满脸濡慕的看着他皇阿玛。

既然碰到了,那就一起逛吧。至于那些人贩子,自然有人负责处理,用不着他们特意吩咐一下。

桑语询问瓜尔佳格格,“你们是分开了,还是约定一会儿再见?”

弘辉的脸噌的一下红了,“我让她先回去了。”

“哦哦,大哥脸红了,”弘昭这个熊孩子,不知道看破不说破吗,没看到他大哥窘的要找个地洞钻进去吗?

弘辉一把抱起弘昭,并顺手捂住他的嘴,不让他乱说。

弘昭唔唔向桑语两人求救,然而两人都没有理他,任由兄弟两人打闹。

自从种痘回来后,弘辉就时常会去翊坤宫看弘昭,兄弟两人感情极好,打打闹闹都是寻常事。

弘昭知道大哥身体不好,在他每次生病时,都会过去陪他。

由于他的好运气影响到了弘辉,这两年弘辉的身体好了很多,已经不动不动就生病了。

不过他的体质还是比较弱,不能劳累,日常起居也得注意,还有饮食也得以清淡为主,不然就容易生病。

像是这种弘辉把弘昭抱起来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

被抱了一会儿,弘昭也知道大哥身体不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于是挣扎着要下来,主动牵上大哥的手,两兄弟手拉手走在前面。

当他们离开了这条小巷,一个奴才正好探头探脑往这里看,见到他们立刻转身就跑。

雍正眉头一皱,立刻有侍卫上前,把人拦下,“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干什么?”

那人吓了一跳,立刻跪下来,“奴才是瓜尔佳府上的,格格担心端亲王的安危,就让奴才跟过来看看。奴才刚刚见亲王安然无恙,正要去回禀格格,让格格安心。”

桑语和雍正对视一眼,觉得这位瓜尔佳格格还不错,不由打趣的看向弘辉。

这次弘辉到没有脸红,含笑看向那个奴才,“现在你家格格在哪儿?”

那奴才一喜,立刻道,“格格在一家茶楼等着奴才的消息。”

“好,本王亲自过去看看。”弘辉点点头,打算亲自去送瓜尔佳格格回府。

毕竟之前约好了,他又有事离开,还没来得及说说话。

现在事情办好了,他也该把人送回府。

弘辉看向雍正,雍正点点头,让他自去就是。

弘昭眼珠子一转,“我跟着大哥。”

桑语原本不同意,两个未婚夫妻在一起说说话,他跟着瞎掺和干什么。

然而弘辉却也想带着他,含笑道,“阿玛和荣额娘放心,我会照顾好三弟的。”

既然两兄弟都愿意,桑语也没有阻止,安排人不错眼盯着,就让他们离开了。

等人走了,他们又逛了一会儿,就出城去了,去看看那边的工厂区。

城外比城里还要热闹,因为兴建了许多工厂,有无数工人在这里上班,目前这一片郊区,至少驻扎了五六万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会越来越多,而这里也会越发的热闹。

城外不像想象中的脏乱差,反而规划得非常好,厂区和住宿区分开,井井有条。

从厂区到京城有专门的马车路线,每天七八趟,来往络绎不绝。

在厂区的另外一边,还专门划分了商业区,是专门用来交易大宗商品的。

那些外地来的客商,如果想要购买这些工厂生产的物品,直接来这里交易就可以了,不用京城去麻烦。

这边的商业区不仅提供交易的平台,还有住宿,存储,运输等功能。

甚至设有专门的车马行,让他们随时随地能雇佣到合适的车马,用来运送货物。

桑语和雍正从公共马车上下来,在这里闲逛着,没多久就走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

这里虽然偏,但人却很多,许多摆摊的人都在这里,这时,一个老汉挑着一担青菜经过。

桑语兴趣来了,上前攀谈,“老爷子,您是打哪来啊?”

“老头是京郊黄子坡的人。”老汉乐呵呵道。

“黄子坡,那离这么挺远的,怎么挑着菜来这里卖啊。”桑语笑着道。

“这边贵人多,都是那个什么工人,有钱哩,也愿意花钱买菜吃。”老汉高声道。

“我看你这青菜种得真不错,”桑语夸赞。

“那可不,都是农业部出来的好菜种,个头大,滋味也足。刚摘下来的,新鲜着呢。”老汉乐呵呵的道。

“那你家种的多吗?这些菜一天能卖完不?”桑语继续询问。

“我们全村都种这种菜,每家每户都种了两亩地,卖得完,用不上一天,半天就没了。”

“种这么多啊,不怕亏本吗?”桑语没想到,这会儿就有规模种植了。

“不怕,我们村长厉害着呢,和一个什么什么厂签订了供货协议,一大半要被人拉走,剩下的我们才挑出来卖。”

老汉说话的同时也没忘了走路,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个空位置,和周边其他人打声招呼,就拿出两个铜板,交给角落坐着的一位大爷。

那大爷接过铜板,给了他一块牌子,表示可以在这里买菜。

老汉说了几句好话,就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有一位大婶在挑选着他框子里的青菜,“不错,洗得很干净,老汉,多少钱一斤?”

“五个铜板。”老汉道。

“这么贵啊,”大婶习惯性的接了一句嘴。

“不贵了,这是农业部出来的新品种,味道好着呢。”

“新品种啊,那是不贵,给我来两斤吧,你明天还来不?”

“来来来,明天也是这个时辰,我一准儿过来。”老汉笑着道,顺手就给人装了四把青菜,正好是两斤。

开张之后,他这边的生意就没断过,源源不断的,不多一会儿,大半的青菜就快卖完了。

见他这边空闲下来,桑语捧着一小把瓜子,和他继续聊天,“大爷,你这生意不错啊,要是每天都这么好,很快就要成为有钱人了。”

“嗨,什么有钱没钱的,哪里想得了那个,我现在就想着多攒点钱,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就用那个什么水泥,干净又亮堂。到时候给儿子娶个媳妇,再生个孙子。我们再努努力,送孙子去读个那什么学校,那可就太好了。”

“会的,你们有一个好村长,能带着你们赚钱。”桑语道。

“是啊,村长还特意去上了扫盲班,回来教我们,说是学会了就可以来这里当工人,可惜我脑子笨,学不会。”

“学不会让你儿子学,他年轻,脑子灵活。”

“我也是这么想的,”老汉笑得牙不见眼,“等他学会了,我就托关系让他当工人。”

“不用托关系,你没上城里瞧瞧,不知道那里有地方常年招工呢,只要认字他们就要。”

“真的?”老汉惊喜。

“真的。”

“是这样的那种工人不?”

“就是这种的。”

“那太好了,我回去一定让儿子好好学,争取当上工人。”

桑语又和他聊了几句,知道了他们的状况。

京郊的百姓由于离得比较近,是最先吃到红利的。

他们原本很多都是佃户,租着那些贵人的田来种,可朝廷突然下令,让开垦荒地种各种蔬菜。

他们有了另外一份能赚钱的工作,这些蔬菜不仅长得好,而且一长出来就会被人买走,于是他们攒了一些钱。

就在这时,贵人要抛售田地,说是拿钱去参与什么海贸,要赚更大的钱,已经看不上地里这些出息了。

于是他们村长就做主,大伙儿一起筹钱,买了他们之前种的一部分地。

这样他们也有地了,再加上之前开的种菜的荒地,居然多了不少田产。

这样的日子特别有盼头,感觉会越来越好。

老汉相当满意,同时期盼着未来。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老汉道,“感谢皇上,感谢三皇子,感谢七王爷。”

感谢皇上和七王爷桑语明白,雍正把农业部的事,交给了老七负责,“可为什么要感谢三皇子啊?”

“因为三皇子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啊!”老汉理所当然的道。

当初祭天的一个后遗症,大家都知道了,三皇子是说来雨就来雨的福□□子。

桑语捂脸,弘昭的名声太盛了,啧啧,什么都不做,却比得上他皇阿玛,也是牛逼了。

雍正到不觉得有什么,弘昭是未来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有这样的名声也是好事。

两人离开了那个摆摊的地方,往工厂里走,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群衣着打扮相当富贵的人迎面走来。

他们似乎在参观,走近了还能听到一个小伙子的介绍声,“这就是我们玻璃厂了,现在玻璃厂正在招商,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和玻璃厂的商务聊聊,看是投资还是加盟都可以。”

“你怎么知道他们愿意让人加盟?难道你是玻璃厂的员工?”其中一位富商道。

小伙子笑着道,“我是园区的导游,这一片的大事小情我都知道,不仅是玻璃厂,我还知道水泥厂在找加盟商,另外九爷那边,在组织新的船队出海,这次走不同的路线,如果你们对此感兴趣,也可以和商务部预约……”

等这群人过去,桑语压低声音问雍正,“老九要组织新的商船出海吗?”

还要新路线,这岂不是很危险?

之前那条线是有基础的,不管是沿海人自己出去,还是西方那些人过来,走的都是这条线,所以虽然比较危险,但也有一定安全保障。

可新路线就不一样了,没有大量的牺牲,是很难探索出一条新航线的。

当然,利益是和风险相辅相成的,风险高,利益就非常可观。

如果真的做成了,那将带来无尽的财富。

雍正摇摇头,“他不是想自己干,而是打算坑那些西方人去。”

老九别看这人一心扑倒赚钱上去了,但玩起心眼来,也不输兄弟们。

那些西方人玩不过他,被他骗了还要帮着数钱。

别看现在说的好听,组织大清的船队去探索新航线,其实就是在算计那些西方人主动去。

一来他们更喜欢冒险,二来谁说不是你自己第一个探索,好处也会被第一个拿走?

后续的开发才是关键!

“老九这是在空手套白狼呢。”雍正道。

闻言桑语也笑了,雍正的这些兄弟,个个都是人精。

就比如负责这个园区的十二,那也是个聪明的,知道建设的时候,把老九和老七都拉进来,共同打造这里,不仅省了他的事,还为园区拉来了投资和人头,可谓是轻轻松松把事办了。

而他也规划的确实很好,有效的分区,既保证了生产,又保护了这里的环境,没有出现桑语担心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转了一圈,从城里到城外,桑语发现京城已经大变样了,不仅是建筑方面,更是人文方面。

现在整个京城都欣欣向荣,每个人都好像充满了希望。

桑语看了不由跟着心情变好,这番变化,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她呢。

只要一直这么发展下去,什么百年国耻,就不会再发生了。

而大清,也终将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中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