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诗韵最后也没有答应,但也没拒绝,只是和徐天武说自己要考虑一下。

徐天武并不介意她这个回应,反而仍旧积极地按照既定流程,介绍大猫文娱接下来综艺方面的策划,都有哪些项目,以及他们的目标和整体思路。介绍的过程中,自然时不时提到某些项目可以怎样与荣光娱乐展开合作,可以邀请荣光娱乐的哪位艺人。

夏诗韵看着PPT上反复出现的姜玉莎和王天歌,甚至还有薛晴画,不由暗自发笑。

也真是难为徐天武了,他们荣光娱乐满打满算就这么三个艺人,大猫文娱的项目太多,他们艺人都要不够用了。

看来她真的该招些新人了啊。

不然就算徐天武想要给他们资源倾斜,他们也接不住那么多,最后白白浪费机会。

晚上徐天武在一家很难预约的日料店招待夏诗韵一行人,席间谈论比较多的还是当下娱乐圈的发展,流行趋势,不同平台明年的策略和方向。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对政策及舆论环境的判断和解读。

夏诗韵本以为大猫文娱背靠大平台,营销渠道资源无可比拟,完全有能力呼风唤雨,应该不会太在乎这方面的事,却没料到徐天武本人非常重视政策面。

“其实他们影视那边还要开几个耽改剧,正在选角。有的还是挺有名的IP,比如《过千帆》原作者的其它书改编。”徐天武放下筷子说道,“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推荐王天歌去试试,他还挺合适的。不过从我个人角度,不建议这么做。”

“为什么?”夏诗韵眨眨眼,“耽改剧现在趋势还不错,只要演员别太拉垮,造型不奇葩,拍的基本逻辑符合应该都能有不小的水花吧。你们的《天河录》也快播了吧?粉圈都摩拳擦掌,等着看剧磕CP呢。”

徐天武笑了笑:“确实,目前趋势挺好。不过我看不懂这玩意,总觉得不太对劲。而且这类型的剧也红了好几部了,从周期上看也差不多该换其它类型的剧了。”

“也是。”夏诗韵也有自己的想法,本就没打算让王天歌去演什么耽改剧。

在她看来,耽改剧演员爆红除了炒作CP之外,更多还是资本运作的结果。

资本以短期内的资源集中投入,制造出话题和顶流明星。

在无脑营销和庞大水军的护航之下,明星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名字,再利用这种高频度曝光,吸引粉丝和商务资源,从而为资本带来巨大的收益回报。

且不说荣光娱乐和王天歌可能根本玩不起这样的游戏,就算能玩,也没有必要。

因为伴随着快速爆红的,是不稳定的舆论、粉丝和自身带来的风险。

就像周路遥,一夜之间从无人问津成为顶流,看似人人追捧,繁花似锦,却实际上危机四伏而不自知,不小心就会栽个大跟头。

若真是本人经得住考验的也就罢了,但若是那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麻烦了。

突然爆红惹人注目,多少人恨不得拿放大镜找你的瑕疵。

而人无完人,谁又能真正做到无可指摘?

就连圣母都能被骂出花来。

王天歌没有周路遥那样的资本护航,也不是什么毫无瑕疵的圣人。

一旦出事反而可能不如现在。

“夏总,您要的资料整理好了!”郑春玲见夏诗韵走出电梯,立刻笑着打招呼,眼睛睁得大大的,看上去特别精神。

夏诗韵笑着点头:“拿过来吧。”

见她跟上自己一起往办公室走,她又问:“怎么来这么早,咱们不是九点半上班吗?”

“您来的也挺早的。”郑春玲道。

自从和夏诗韵去上海那次回来,她对自家老板的心态就不同了。

尤其在她私下搜索了徐天武提到的几个综艺,搜索了自家老板相关的信息之后,一种崇拜之情自心底油然而生。

哪怕夏诗韵实际年纪比她还小,也不是传媒科班出身,甚至演出经纪人资格证也刚考下来不久,但她做出来的成绩已经足够有说服力,让郑春玲心服口服。

虽然荣光娱乐在娱乐圈只是个小公司,总共也没几个艺人,但是她相信,只要有夏诗韵在,这家公司的未来绝对光明。

而她跟着这样的老板,不说报酬如何,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有大把的机遇。

夏诗韵让郑春玲整理的是自己从系统那里拿到的北影、中戏、上戏表演专业毕业生的资料。

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已经毕业2-3年的学生。

随着公司发展,招募新人已经是势在必行。

荣光娱乐没有人脉累积,也没有自己的艺人培养体系,如果盲目地去街上、各大平台挖人,最后找来的很可能就是王天歌这样没有演艺基础,只能靠选秀或者人设设计、炒作等方法剑走偏锋。

那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夏诗韵并不喜欢。

也是因为燕于斯带来的启发,她更喜欢自身有底蕴,有一定的才华和能力,具有较高审美水平,能够进行独立艺术创作和内容输出的艺人。

而这样的人才是需要积年累月地培养的。

荣光娱乐自己没时间没能力培养,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助专业院校,从中筛选合适的人签约。

当然,她也不会像某些娱乐公司那样,签约之后随便安排他们拍戏上综艺。最好的情况也就是进行千篇一律简单包装之后,配合营销宣传,炒作一番。流水线操作。对艺人毫无规划,更不要提什么针对性的设计。艺人能不能红端看他们的运气如何。

夏诗韵有姜玉莎这个成功经验在,又有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系统,还是很有信心为自己签约来的每个艺人量身打造事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帮助他们取得成功,顺便也为荣光娱乐赚更多的钱。

她这次给郑春玲的就是三个国内最知名的影视院校表演专业的资料。

如果这里面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再扩大范围到其它院校,如广播学院,其他专业,如播音主持、编导等。

当然,以后经验丰富了,人手充足了,她还打算签约一些音乐人。

只不过最近几年音乐市场不景气,做音乐几乎都是赔钱。

像燕于斯这样有着巨大流量的原创音乐人,也不得不靠接综艺和演戏去平衡音乐方面的支出。

郑春玲的能力很不错,夏诗韵看了她交来的材料确实有所收获,找到了三个看上去比较合适的对象。不过具体这些人能不能顺利签约,还要看更深入的调查结果,和与他们沟通的结果。

夏诗韵打算让郑春玲和艺人经纪部的人先试试和他们接触。

这时,唐糖敲门,获得允许后走进来。

她对郑春玲点点头打了个招呼,然后像夏诗韵汇报:“夏总,我这边刚拿到了《职业装》最新的数据。”

她已经将电子版文档发到了夏诗韵的微信上。

夏诗韵打开文档,办公室的大屏幕便出现了《职业装》到目前为止的收视率和网站播放量。

“看上去还蛮平稳的。”夏诗韵挑眉,“庄菡的号召力果然厉害,不负收视女王的头衔,”.七

唐糖点头道:“确实很稳,不过还是略低于预期。可能是因为同时段央视正在播放一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影响了它的收视。”

“可能吧,不过《职业装》职场女性奋斗的部分,本就不是电视台观众最爱的。等播到家长里短,撒狗血互撕的的部分就好了。”夏诗韵道,“宋琦兰的功力我还是相信的。”

“确实,现在还只播出了一个多星期。目前普遍比较看好它的后劲。”唐糖问到,“下周姜玉莎的角色出场比较多,也会迎来第一个重要情节,是不是可以开始启动宣传方案了?”

夏诗韵想了想道:“可以做点预热,不过不着急大规模宣传。这第一个重要情节是偏职场的,这方面我们要以电视剧本身情节和女主角为优先,不能喧宾夺主。等到感情线清晰之后,再按照姜玉莎之前的基调宣传。”

唐糖郑重点头:“我明白了。”

等唐糖刚出去没两分钟,莫兰又打电话来汇报王天歌在《盛放》剧组的情况。

王天歌进组有一段时间了。

夏诗韵一开始陪他过去,适应了几天,之后就让莫兰带着另外一个新助理,两人照顾王天歌在组里的生活工作。

这个配置标准已经不低了。要知道燕于斯在剧组也就只有经纪人朴恒和一个助理。其中经纪人还经常出去办事,不在组里。

莫兰按照要求,每天记录王天歌的工作和情绪状态,与哪些人有特别接触,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这并非监视。

时刻关注艺人的工作状态也是助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等莫兰挂断电话,夏诗韵又嘱咐了郑春玲几句,刚让她出去工作,唐糖又来了。

只是这次她面露焦急神色,动作也比之前鲁莽了几分。

“夏总,网上有人发你的黑通稿!”

夏诗韵惊讶:“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