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诗韵很快发现,有甩锅打算的不仅仅是丁氏投资一家。

之前有矛盾的娱乐公司和资本代表,比如大猫文娱和芝麻文娱,比如麒麟影视和萧河文化,比如xge、欧若拉等等,都不约而同地跟上,做了同一件事。

炒作流量粉丝的危害,将艺人明星的营销炒作转移为粉丝乱象,激起大众的愤怒,模糊重点。

比如网络上接连曝出了几个流量明星粉头号召jz买专辑、杂志但是实际并没有把集到的钱全额给偶像花,或者干脆自己卷款跑路的消息。

营销号一拥而上,大肆转发炒作。

不管是哪个资本哪个渠道的营销号都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几个跨领域kol转发参与,进行点评,引导网友关注和讨论。

于是不到半个小时时间,相关热搜词条冲上第一位,各个平台,门户网站弹出消息,报道这种恶劣的粉丝jz乱象,全网痛骂。

这些被曝光的流量明星其实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只是多年来无数个选秀节目中糊得可怜的秀星之一,实际粉丝也少得可怜。而就这几个粉丝还以为是有对家搞他们爱豆,一边空瓶洗广场,一边骂经纪公司。

但实际上,夏诗韵知道其中几个就是被他们公司自己退出来当炮灰的。

剩下的也是自家火力扫射下的牺牲品。

而另一个掀起舆论的,就是粉圈互撕、空瓶、撕番等行为。

被抓做典型大肆宣扬的是小花陈思颖和电影学院在读,因为高中时参演的悬疑网剧走红的流量小生高铎的粉丝。

这两家粉丝不知怎么,突然因为合作演戏的番位撕了起来,而且越闹越大,越撕越厉害,各种p黑图、互相辱骂、造谣、刷屏等等方法都用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被当成典型重点关注?

所以很快他们互撕的战况被整理成长图广泛传播,营销号纷纷下场。可他们越是传播,就越是刺激粉丝,越让他们认为不能输,必须继续撕下去。于是一个个营销号下面都成了新的战场,战况越来越激烈。

可能永远也没有人会知道,这次粉丝的互撕,是有人故意挑起来的。

陈思颖虽然大众知名度很高,是星澜传媒目前咖位最大的明星,但因为结婚生子淡出了一段时间,再回来后资源、影响力和粉丝体量都明显退步很多,虽然团队和公司都很努力,却仍旧只能靠低价接商务勉强维持一个体面。

也正因为她这种尴尬的情况,团队中开始出现各种“杂音”。

最大的一个“杂音”,就是让她通过粉丝撕b炒作热度,制造数据和影响力。

十梦娱乐成长迅速的高铎,虽然不走流量路线,但真实粉丝基数不小,而且在网络上活力十足,于是成为了被选中的对象。

“杂音”的来源自不必说,就是得到了资本授意,私下被收买的工作人员。

这一次的故意“炒作”在资本的配合和推波助澜下确实很成功。

陈思颖自身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多负面影响,甚至网络数据和热度直线上升。

只是被不少八卦爱好者嘲讽几句,说她“糊了”之类的。

但即便没有这一出,他们也不会对她有一句好话。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影响比较大的,其实是她的粉丝。

因为很快有人通过kol渠道曝光了陈思颖粉丝花钱给她买数据的事。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

陈思颖其实没有几个活粉了,仅剩的真爱粉为了维持体面,和粉丝活跃的小生高铎对抗,以达到势均力敌的假象,不惜花钱买水军、买赞、刷词条。

不仅给自己买,还给高铎的粉丝买,降低对方权重,刷对方黑词条等等。

这些钱若不花,事情不做,她的数据必然会很可怜,仅有的商务遮羞布也会消失无踪。

可据夏诗韵所知一般艺人这部分费用都会由公司承担,算作公司经营成本里。虽然属于不正常行为,但也是目前娱乐公司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极少有粉丝花钱做这么多事的情况。

一来绝大部分粉丝没这个条件,没有渠道,只能通过粉头组织;

二来这么多数据,普通粉丝不可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必须与公司合作。

看过系统发来的资料,夏诗韵心生感叹,只能说资本选中了这个陈思颖果然是有原因的,还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算计清楚。尤其是这个真爱粉如何被一步步引诱进陷阱的过程,令人感到胆战心惊。

……

就这样,粉圈乱象的事件一件件一桩桩曝光。

普通流量和过气艺人的粉圈都被翻出不少腥风血雨,流量大咖如周路遥、秦素、谢嵩的等的粉圈,更是每天都有新的麻烦事,不得安宁。

就在这种炒作引导的氛围中,不到三天,粉圈乱象的话题彻底被炒热。

知乎最热问题是《如何看待粉丝jz大粉喜提海景房?》;b站热门是《十分钟让你了解如何成为流量明星的粉头》;抖音一个《我做撕x大粉那些年》的视频点赞直奔百万;《教育学家解读粉圈乱象的根本》、《粉丝jz大粉跑路经济公司究竟要不要负责任》、《谁该为追星荒废学业的孩子的未来买单?》、……等等营销通稿刷爆了各大门户网站平台,被反复推送,阅读量别说十万加了,百万加都嫌少。

短短一周时间,粉圈乱象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公司里处处都有人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各个角度阐述看法。

没有人想到从一开始,这个话题就是被人所设置的,有意制造出来的。

不能说话题不存在,或者完全没有意义。但是如果他们能像夏诗韵一样,了解了话题背后所产生的动机,看问题的眼光恐怕立刻就会有所不同。

然而夏诗韵注定不能将内幕全部公开。

甚至在这浪潮之中,她也只能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碍于她的“玄学威慑”,整个引导制造话题的过程中,她公司的几乎所有艺人和燕于斯都没有被资本或者营销公司针对——甚至就连丁氏投资也没针对燕于斯,看来此次运作多半与丁晓明没有关系。

不过因为这些明星自身的热度高,流量大,时时刻刻有不少网友和粉黑盯着,也曝光了一些粉圈问题。但确实没有资本下场炒作。所以哪怕偶尔暴露出问题,也很快被其他明星热点盖了过去,没有引起粉圈外绝大多数人的关注。

在这一片乱象中,还正式官宣了姜玉莎主演的《海棠花开时》定档上星播放,网络播放由pa平□□家播出;《音之新声2》开播,首集即创造热度播放量双高峰,登顶所有榜单;《v&v》风靡东南亚,成为最受欢迎的海外短剧……

颇有一种全世界腥风血雨,荣光娱乐岁月静好的“东京电视台”感觉。

唐糖终于将方案完成交给夏诗韵,但她怀疑是不是还需要。

近些日子圈子里的风起云涌她自然也看在眼里。纵然没有系统提供全面确定的信息,唐糖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人脉广,消息源多,对现象背后的本质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夏总,这两份方案已经完成了,不过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

她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夏诗韵将那份按照第四种“最清白”情况制作的文档拿出来收好,另一份则让她拿走:“按照这个部署下去,具体话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唐糖:“那关于粉圈乱象的舆论呢?”

“不理会。”夏诗韵道,“你应该清楚,这些都是为了掩盖真正问题炒作起来的表象,是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的烟雾弹。当然最后可能确实会出现一些针对粉圈的管理规范,但真正的大棒不会不打,区别只是如何打,打得疼不疼。我们要做好应对的就是在大棒落下的时候,能躲则躲,躲不了也别被伤到。”

“我明白了。”唐糖立刻点头,雷厉风行地执行去了。

两天后,很快有官方消息传来,网信办即将对互联网娱乐圈乱象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时,包括但不限于散布虚假消息、恶意炒作明星绯闻、yhsq和db等不健康信息的传播、青少年追星乱象等等。

几乎是前后脚,多个网络平台的娱乐话题相关讨论区被关闭或限制注册,部分微博、抖音、头条平台的营销号、粉丝账号被关闭或禁言。

当天晚上,wxb相关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的新闻出现在央视新闻里,全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

然而在绝大多数主流平台,传播最广的并不是官方发布的新闻全文,也不是wxb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而是某营销号总结的不到一百字内容及醒目的标签——#将严查追星乱象打击非法jz#。

从前期铺垫,到现在图穷匕首见,这一套议程设置的手法,属实被这帮资本家玩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