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晚宴当天一早,各路明星、品牌、晚宴官方的宣传攻势已经全面展开。
从明星艺人的出发照片、造型预告、宣传视频,到品牌各种推广、宣传的微博,再到晚宴官方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微博话题、明星祝福、概念视频等等。
不过其中看上去热度最高的,还是所有关于明星的活动。
尤其是秦素、周路遥、燕于斯这样的流量明星。
平时一举一动本来就会被人所关注,现在都凑在一起,更爆发出巨大的娱乐话题,就算没有任何话题炒作也必定会吸引粉丝,八卦爱好者,甚至是普通路人网友的关注。
更何况为了宣传,这种顶流明星参加这种活动通常都会配套热搜和宣传通稿,还有大品牌的联动宣传,甚至主办方也会配合他们进行资源倾斜,就会造成一种铺天盖地无论打开什么网络平台,无论什么时候看热搜都能看到他们的名字的现象。
虽然挺惹人烦的,但不可否认,也确实吸引到大量的关注。
夏诗韵一边和姜玉莎一起做SPA,一边抽空刷微博,时刻关注的网络舆论和各路明星动态。
“诗韵,你做SPA都闲不下来,还这么努力工作啊。”姜玉莎佩服地说。
夏诗韵:“刷微博也算工作?那我从上初中开始就在工作了。”
姜玉莎:“那可不一样。那时候你的主业是学习,刷微博就是消遣。但是现在你的主业经纪人工作,一部分就要求你了解网络舆论动态,刷微博自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夏诗韵愣了一下:“这我倒是没什么感觉,可能因为刚毕业刚开始工作,还没转换角色?莎莎,你这思考够深的,自己想的?”
“是也不是。最近我不是在看《职业装》的剧本嘛,里面就有谈到这个话题的。而且我自己也有体会啊。”姜玉莎感叹,“其实我上学的时候最想做的职业就是当明星,后来也说服家里人报考了演艺专业。但是现在演了这么多戏,也算是个小明星了,之前那种做梦都想当明星的状态反而没有了。除了工作之外,只想躺在床上吃吃喝喝睡睡玩玩,其它什么也不想。”
夏诗韵眨眨眼看着她唉声叹气,问道:“那你还想红吗?”
“就是说啊!如果不是我还想红,还不甘心,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不想拼了。”
夏诗韵听了暗自松一口气:“还想红就行。有个王天歌已经够让我头疼了,别到时候你也跟着佛,那我可就麻了。”
姜玉莎转身看向她:“诗韵,虽然你刚毕业还这么年轻,但是感觉对娱乐圈互联网都特别熟悉,是不是跟你初中开始就喜欢看这些有关?我从出道就演荣光娱乐的戏,之前杜鸿飞也还算重视我,但是就我自己的感觉,现在对比那时我更有存在感,更像一个明星。”
“真的吗?”
“当然。”姜玉莎道。
她这话并不是凭空说的,而是从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反馈。
“之前我拍的那些戏,虽然也有网上很红的,但是我好多亲戚朋友反而没听说过。都是我给他们介绍之后他们专门去搜才知道。但是现在,经常会有朋友主动给我发各种链接,都是关于我的消息。比如我拍的戏开机了,我的广告,还有各种小道八卦。虽然有时候看见一些没谱的谣言也挺无奈的,但是确实更有存在感。我爸妈都跟我感慨,真觉得我现在是个明星了。”
夏诗韵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原来杜鸿飞都不给你发通稿做宣传吗?”
“也发啊。”姜玉莎不解道,“而且也有微博热搜,营销号,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好像出不了圈。而且那时候我还有剧在播出,现在既没有新剧,也没有综艺,商务也大多数都还没官宣。诗韵,你给我说说,你究竟投入了多少宣传资源?花了多少钱?咱们荣光娱乐还有钱吗?”
夏诗韵听到这话差点笑出声:“你这是打工人给资本家操心啊?放心,倒闭不了。你自己到手多少钱,推算一下不就知道公司收入了?而且现在荣光就你和王天歌两个摇钱树,不管能摇出多少钱,总不能把你们给养死吧?”
姜玉莎:“也是,之前全公司的资源那么多人分,现在就只有我俩了。”
不过她还是补充了一句:“但是有资源是一回事儿,有能力用好这些资源又是一回事。反正我觉得你比杜鸿飞强多了。他带我的时候也不能说没用心,但就觉得他不专业,根本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现在他带人跑路,你能回荣光挑大梁,对我来讲反而是一种幸运。”
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
没有人不会因为别人的感激而感动。
夏诗韵虽然一直对自己有着比较冷静客观的评价,做的事也都是自己喜欢的,但听到姜玉莎还是心底颇有几分触动,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的付出和努力都没有白费。
其实像姜玉莎这种懂得感恩的人并不多。
很多艺人理所当然觉得经纪人就该为自己无条件付出,但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
甚至有的人一边制造各种麻烦拖后腿,一边抱怨公司和经纪人不帮自己解决问题。
不过她说的这种体感,也让夏诗韵有所思考。
杜鸿飞真的是不会宣传,没有能力吗?
未必,比如他离开荣光娱乐做了自己的经济工作室之后,把之前几个荣光艺人带的都有声有色。资源背靠大猫影视就不说了,连他们的微博热搜,网络通稿,讨论度和数据都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
连陈辰这样透明中的透明都是如此。
这可能与宣传资源渠道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宣传方法的问题。
除非杜鸿飞找到了专门做互联网营销的团队,否则就说明他不是不知道怎么宣传,而是之前并没有用心去经营这些荣光的艺人。
—
按照夏诗韵之前计划好的,姜玉莎是最先踏上红毯的一批艺人。
她没有和任何人同行,也没有太多的媒体关注和粉丝呼喊,只有例行的记者拍照、签名以及和主持人互动采访的环节。
好在姜玉莎本人准备充分,全程落落大方,步速不快不满,笑容不大不小。
再配上那条黑色长裙,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她不卑不亢的态度,从容不迫的举动,除尘不染高高在上的气质。
虽然只一人独行,却气场十足。
用互联网用语,那就是HOLD住了全场。
采访环节中,姜玉莎回答了三个提前有准备的问题。
两个关于刚刚杀青的《璎珞》,另外一个则是问她今天的心情。
往往红毯上的互动采访,说的时间越长,内容越多,位置越靠前,咖位可能就越小。
尤其是那些近期没有什么作品上映的艺人,通常会和主办方沟通,通过采访进行一定的宣传曝光。而主办方,也希望借助这种互动占用一些直播时间。
多少还是能撑起一部分直播时长,达到积累直播热度和观众的目的。
否则红毯环节如果只有艺人唰唰唰地走过去,不是很快就完了吗?
还怎么搞直播?还怎么卖广告?还怎么炒作热度?
更何况近期国内很多咖位比较大的艺人,已经不走红毯了。
夏诗韵考虑到姜玉莎本人的宣传需要,提前也和夏施悦打招呼,让她帮忙和红毯环节的外包公司打招呼,给她预留三个问题的时间。
而这三个问题也恰恰与她本人的发展路线有关。
电视剧的宣传自不必说,“心情”的那个问题则是他们讨论之后确定下来的,就是让姜玉莎借助采访的机会给自己即将树立的形象打个基础。
所以,姜玉莎听到问题之后,“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坦然又自信”地表示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自己还是娱乐圈新人,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
全程没有任何怯懦和紧张,好像这样的场合对她而言并不算什么特别的大场面。
这也是夏诗韵给她训练过并且反复强调的。
明星既然是明星,就一定要与普通人有所区别。
咖位可以低,资历可以浅,年纪可以轻,眼神可以天真,但绝不能给人一种畏畏缩缩没见过世面的感觉。
更何况她要给她设立的,是一种特别的女王气场。
女王怎么能露怯呢?那定是无论面对何种场面都气质卓越,高高在上才对。
—
“真有你的。”姜玉莎看着网上对她和其它一些明星红毯的讨论,忍不住笑道,“如果不是我知道你这次几乎没准备宣传,真要以为是你买水军吹我了。”
她红毯走得早,进入会场也就比较早。
虽然现场已经坐了不少不走红毯的企业机构和品牌方嘉宾,但总体还比较空空荡荡,真正的重量级嘉宾都还在VIP休息室,要到开场前一刻才会过来。
所以姜玉莎干脆拉着夏诗韵坐在自己旁边聊天。
夏诗韵本来想去和夏施悦打个招呼,但是发消息问了对方半天没回复,多半是在忙。
她便坐在姜玉莎身边,聊天的同时观察会场里的动态。
她发现姜玉莎这个座位其实比较偏,比较靠后。
有些重量级嘉宾的助理、经纪人甚至都比她坐得要靠前些。
这也正常。
因为她虽然是杂志社邀请的,但毕竟咖位知名度都不足,能入场已经很可以了,还有什么座位要求?
而于薇因为是蹭品牌名额,坐包桌反而更靠前一些。
也不知道后面她的宣传会不会拿这点做文章。
正想着,姜玉莎突然激动地拍着她的肩膀:“诗韵快看!网友评论于薇走红毯,嘴都好毒啊!说她衣服穿得灾难,接受采访捏着嗓子趾高气昂,像是没见过世面的……算了算了,这话太难听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