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山長倒臺
[……
在旅店裏住了一天, 探聽到想知道的消息,顧青第二天一大早來到了北麓書院。
告訴看門的小厮,她要找謝蘊。
小厮觀察着她的衣着,打量她不像是能攀上謝蘊的人, 于是告訴她, 謝家郎君很忙,沒有工夫見閑人。
顧青不放棄, 說自己确實有事, 拜托他幫忙通傳一下。
小厮不耐煩了,驅趕她, 讓她離書院遠一些,不要打擾了裏面的學子們學習,那些都是國之棟梁。
這時候, 門內不遠處的地方,有人走過來,那人正是謝蘊。
小厮看到他,更着急了,怕被怪罪辦事不利,讓閑雜人等闖進來, 就要上手推顧青。
……]
“先敬羅衣後敬人, 到哪裏都不能免俗,守門的小厮也會看人下菜。”
“下次去辦事,還是穿點好的吧, 總不能一直這樣粗布麻衣。”
“要是有錢, 誰不想穿好衣裳, 可是女主沒那個閑錢,她也不願意花在着裝打扮上, 對她來說還不如多買幾本書劃算。”
“謝蘊見過小顧,肯定會為她解圍。我就等着這個小厮被打臉,誰說身份有差別的人不能相交,更何況以小顧的才華,令別人側目輕而易舉。”
“就是,伯牙與子期相交,從沒有嫌棄過他是個普通樵夫。”
“但畢竟身份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要是深入交往的話,雙方都會有壓力。”
“我說,你們都忘了,小顧其實是個女郎嗎?”
大家最開始不知道應該怎麽稱呼顧青,直呼其名有些不尊重,他們也不适應稱呼女子的閨名。然而叫顧小娘子又顯得怪異,畢竟她是在讀書考科舉。所以最後稱呼慢慢轉變成了小顧。
有時候說着說着,忘記了她是個女郎,特別是顧青的行事風格與閨閣女子大大不同。
經人一提點,才醒悟過來。
“對,不要過多交友比較好,免得被人發現端倪,專心讀書才最重要。”
“瞅瞅你們這些濃眉大眼的,前些時日還嫌棄人家配不上。”
“他可以配不上,但不能嫌棄我們小顧。”
“快來!姓謝的那小子,給我女兒撐腰!”
“好家夥,還給自己擡了身份,現在成岳丈了。”
“去去去,誰是他岳丈?沒有人能配得上我女兒!”
[……
顧青避開他的推搡,朝謝蘊遠遠地喚了一聲,“謝郎君,鄙人是顧青。”
聽到有人叫他,謝蘊轉頭看去,發現被小厮阻攔的人有些眼熟,是他三月之前去下屬縣學視察時,幫助的一個少年。
他怎麽來了這裏?難道專門來謝他的?
謝蘊回應了一聲,讓小厮放他進來。
沒想到他們果真認識,小厮心裏一突,怕自己不長眼,冒犯了貴人。
顧青終于見到謝蘊,說要借一步說話,有些事情跟他講。
察覺到來來往往的人窺探的目光,謝蘊皺了皺眉,帶他去書院的茶室。
……]
“所以小顧這是想找謝家的郎君幫忙,對付山長?”
“謝郎君人挺好的,上次就是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讓小顧有了入學的機會。”
“挺好,那山長不是總吹捧嗎?就讓他犯到他吹捧的人手上。”
“我看未必,謝蘊并不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他上次準備冷眼旁觀,是看到小顧不凡,才樂意幫他一把。畢竟是世家子,哪裏會專給自己身上攬事。”
“話也不能這麽說,人家畢竟幫了忙。他欣賞小顧,或許願意再次出手相助呢。”
[……
茶室裏,顧青沒有隐瞞,坦白了自己的遭遇。
謝蘊很看不上山長的做法,好歹讀過書,年歲又長,更是一個書院的山長,卻如此小肚雞腸地為難一個貧民學子,真是上不得臺面。
事情說完,謝蘊也自覺清楚了顧青的目的,無非是來尋求他的幫助,讓他給山長一個教訓,再讓他重新入學。
他有些不耐煩,沒想到上次随意地出手相救,被人當做冤大頭給盯上了,遇到困難就來找他。
顧青的事說到底與他無關,謝蘊準備拒絕,然後私下裏操作一番,讓山長下臺。免得顧青再次纏上他。
然而等他拒絕了之後,顧青卻笑了。
自嘲她哪裏有那麽厚的臉皮,懇求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
她來只是想求見府城的學政,因為自己還是白身,沒把握學政願意見她,所以想拜托謝蘊搭橋牽線。
……]
“嘿,你看這個謝郎君,小瞧人了不是,我家小顧向來靠自己,可不是能理直氣壯向別人伸手的人。”
“就是,小顧最開始上學的時候,因為夫子不收她的束脩,她經常下學之後,幫他們做活以作回報。”
“跟這些世家子打交道忒麻煩,心眼多,你熱情了人家覺得你巴結,你冷淡了人家覺得你不識好歹,一句無意中的話可能還會得罪人。”
“所以小顧是想向學政告發山長的所作所為嗎?”
“看起來應該是的。”
“這麽算起來應該不輕松吧,學政願意聽一個小學子的話,去找山長的麻煩嗎?”
“這是他的職責,既然知道了,為什麽不去清查?”
“這裏面的門道可多了,在他的管轄範圍內,出現了此等醜事,肯定會下意識地遮掩,而不是徹查。況且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會願意相信‘德高望重’的山長,而不是一個沒有功名,家境貧寒的小學子。”
“有謝蘊在,或許事情會變得不一樣也有可能。”
“他本來不想沾染這出事,就算幫忙引薦,也大可以撇清關系。”
[……
顧青再三保證,絕對不用多餘的事情麻煩謝郎君,只要讓她見學政一面。
話說到這份上,謝蘊也沒再拒絕,帶她見到了學政,但确實如他所說沒有再管多餘的事。
見到學政之後,顧青沒有一上來就訴說自己的冤屈,那樣只會讓人感到不耐煩。她發揮所學,極盡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很快引得學政青睐有加,直呼少年英才。
連謝蘊也聽得暗自心驚,自覺在相同的年紀比不上他。
很快,如顧青所想,學政誇贊她不愧是北麓書院的學生,不負夫子們的教誨。
這時,顧青面上出現落寞的神色。
學政納悶,問她怎麽了。
顧青說自己不是北麓書院的學子,也沒有書院願意收她。
學政更驚奇了,他剛才考校過顧青的學識,進北麓綽綽有餘,甚至絕對是頂尖的那一波,怎麽會沒有書員願意收?
顧青這才把自己遭遇的事情講了出來。
學政頓時察覺到了她的來意,頗不高興被人利用。
顧青俯身一拜,誠懇地坦白,此次前來想求學政做主。也是因為她沒有人脈,別無他法,所以才出此下策。然後又說了一番自己一心向學的堅定,對于書院腐敗的痛心,吹捧了學政的廉明公正。最後拿出了自己搜查到的關于書院腐敗的證據。
……]
“跟當官的打交道就是麻煩,這個學政羅裏吧嗦,下面的縣學有此作為,也是他失察,請求他做主,還嫌被人利用。那他幹脆別做官好了,免得被聖人利用。”
“爾等放肆,人家可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我們這等小民,哪裏配批評人家?”有人陰陽怪氣地說。
接着衆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小顧這一套連招妙啊,先是展現自己的學識,讓學政有個先入為主的好印象。然後引起他的困惑,順理成章地說出自己的困境。最後誠懇地直接坦白自己的小心思,挽回學政的好感。”
“這不輕輕松松地把學政拿捏住了。”
“小顧不光在讀書上有天分,還很會揣摩人心,更不缺乏少年意氣,如此才好,能在官場上走得更遠。”
“真要是個愣頭青,剛入官場就被人排擠了,哪裏能走得更遠。”
“我說你們真的忘記了嗎?小顧她是個女郎啊!你們還思索官場的事,未免太遠了。”
“煩不煩啊,你都說第幾遍了。女郎怎麽了?女郎就不能擁有志氣嗎?以小顧的才華,不能入官場是朝廷的損失。”
“她哪裏不好了?怎麽總是拿性別說事?”
“都走到這一步了,官場未嘗不能一試。看她的選擇吧,進入官場肯定要冒着巨大的風險,如果只是考功名,當個夫子,傳授自己所學的知識,安穩是安穩了,但也可惜。”
[……
學政見她說得認真且誠摯,面色好了幾分,想起她的才華和遭遇,更添了幾分憐惜,頓時怒氣全消。
他接過仆人呈上來的證據,裏面樁樁件件寫着山長收受賄賂,假造學生的成績,把不符合能力的學生安排到甲班,然後舉薦他們進入其他各個有名氣的書院,甚至有好幾個渾水摸魚的進入了北麓書院。他真正把讀書做成了一門生意。
學政一看,怒不可遏,大發雷霆,憤怒于在自己的治下竟然出了此等醜事,下令徹查。
這一查拔蘿蔔帶泥,牽連出了好些人。而且更令人震驚的是,山長膽大包天,下一步的想法是想插手科舉。
但他沒做好準備開始動手,猝不及防被人抓了。他自覺萬無一失,做事隐秘,被押送到牢裏的時候,都不明白自己是怎麽被人發現的。
……]
“大快人心,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他做惡事的時候,該知道遲早會有被人發現的一天。”
“為了錢財铤而走險,僥幸心理罷了。”
“虧他還是個教書人,被這些身外之物迷花了眼。”
“小顧接下來會去哪裏?回到縣學嗎?”
“都來了府城,何必再回去,北麓書院更好,可以試試看。”
“好期待,接下來應該是要參加科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