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 时蔓真的想说,她努力了。
    但学着学着就犯困,真不是她能解决的问题。
    这么多科目, 这么多书。
    每本上面的字都密密麻麻的, 总觉得都像嗡嗡的小虫子往脑袋里钻。
    如果时蔓爱学习的话, 以她之前的家庭背影, 她也可能和蒲永言一样出国留学回来,成了一名厉害的科学家了。
    可她小时候看书就犯困, 所以才会草草结束学业,从事艺术的道路。
    只是兜兜转转这么久, 她发现文艺路上也需要懂知识, 要去更好的学府进修。
    所以才又搬起课本来,下定决心考个好大学。
    然而, 时蔓虽然懂事了, 但学习使她犯困这一点还是无法改变。
    时蔓只好随手翻开书桌上的一套试卷,正是小女孩送给她的。
    反正看什么都困, 不如把这套题做一下好了。
    做题比起看书,没那么容易想睡觉。
    尤其是里面的题她都没见过,这更加激起了时蔓不服输的性子。
    在这个真题匮乏的年代, 她正好借此考验考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控。
    ……
    春节过后, 文工团暂时进入了一段清闲自在的日子, 没什么太忙的事儿。
    日常训练的强度不高,排练也不多, 时蔓得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专心学习。
    她不仅自己学,也带着身边的好姐妹一块儿学。
    多学些知识总没有坏处。
    其中,要数温君丽学得最为认真。
    不过,时蔓知道温君丽那么坚持, 还有别的动力——
    温君丽想要考大学,想要学知识,都是拼命为了离某个人更近。
    她拼尽全力,只是想要站在他的身边。
    蒲永言是科学家,去国外留过学,脑海里的智慧与知识如同汪洋。
    温君丽不想脑袋空空,与他之间隔着山海,难以企及。
    所以,她可以熬夜通宵看书,也可以早上五点起来背书。
    一遍记不住的知识点,她就抄一百遍。
    一次做不出来的题,她就请教蒲永言后,默默做一百遍。
    在他人看起来再辛苦艰难的事,对她而言,都成了一种享受。
    在吃苦的过程中,她能悄悄诞生一些微妙的满足感,能够安慰自己——
    至少,她在朝他靠近。
    ……
    同样的,蒲杉月也在努力。
    她比谁都看重这次高考的机会,也知道恢复高考有多来之不易。
    而且,她还很感激高考。
    毕竟她想要能说服家里人让她嫁给韩朗,这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她不光是自己每天看书学习,特别投入,也监督、陪伴着韩朗,叫他一起努力。
    两人埋头奋斗,白天去图书馆,晚上各自在家勤奋学习,第二天见面再分享昨晚的收获或遇到的难题。
    准备高考的这一路很辛苦,但有喜欢的人陪着一起走,朝着同样的方向迈步,想象着未来的日子,再苦也能变成甜。
    ……
    期间,汪冬云也提了些汤汤水水来慰问学习辛苦的时蔓等人。
    她送来自己煲的汤,说特别补脑子,非坚持舀出一碗来,要看着时蔓喝下去。
    时蔓端着汤碗,打量着汪冬云,“嗯,气色好了,头发都又顺又直了。”
    汪冬云笑笑,拉着时蔓的手,说起感谢的话。
    原来那次从时蔓这儿回去后,汪冬云大受触动。
    其实她一直强颜欢笑,是因为冯勇虽然娶了她,但还总是惦记他家里那些穷亲戚。
    经常救济这个,又为那个跑腿,忙得不可开交。
    汪冬云知道冯勇这人老实,讲情义,所以才放心不下那些亲戚。
    那些人要是真的穷得揭不开锅,确实有困难就算了。
    可其中不少人并不是这样,而是享受惯了冯勇给的好处,不劳而获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更轻松。
    所以,他们常常不懂感恩,甚至还主动跑到汪冬云家里来要这要那,有时候把汪冬云的父母家都搞得乌烟瘴气的。
    碍于女儿的面子,又想着都是亲戚,汪冬云父母没说什么。
    汪冬云自己有些受不了,但冯勇对她的确好,她常常觉得自己要是翻脸,就显得太不善良,对不起冯勇和他的亲人们。
    “……”汪冬云深吸一口气,由衷感谢地看向时蔓,“后来,我见到你,还有春花姐说的那些话,我终于想明白了。”
    “日子是我和冯勇过的,我不能委屈了自己。”汪冬云紧紧拉着时蔓的手,眸子微微发亮,“我应该过我想要的生活。”
    至于那些会给她带来不好情绪的人……全都见鬼去吧!
    “你后来怎么说服冯勇的?”时蔓有些好奇。
    “我没有说服他。”汪冬云耸耸肩。
    “啊?那他就再也没管那些亲戚了?”时蔓讶异。
    “嗯,我学春花姐的那样,大不了就离婚。反正那些亲戚和我之间,他只能选一边。”汪冬云笑着挑挑眉。
    她压低声音,凑到时蔓耳边,“反正我觉得春花姐说得对,两条腿的男人,容易找。”
    汪冬云弯腰笑起来,眼角眉梢间,也有着久违的自信的光芒。
    是时蔓改变了她,教会了她。
    她很好,不需要为任何人委屈自己。
    ……
    就这样,想要成为大学生的人们都在各自拼搏着,挥洒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时蔓虽然一学习就犯困,但她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只要想睡觉了,就用冷水冲脸。
    刺骨的冰寒能让她迅速清醒,重新扎起头发来看书。
    凌振每回都看不下去,问她是否需要这么拼命。
    她想也不想地回:“是。”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为许多人措手不及,所以是最好的机会。
    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像时蔓这样并不太擅长学习的,必须把握住这最容易的一次高考。
    也因为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时蔓对自己下手很狠。
    痛苦只是暂时的,但如果能考上大学,学到的知识还有大学生的文凭都是无价的。
    在很多青年都没意识到这第一次恢复的高考有多重要,还处于观望态度的时候,时蔓以一己之力影响着周围的亲朋好友。
    就这样,埋头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一眨眼,就到了正式高考的这一天。
    来自各行各业的考生们步入考场,有些已经人到中年,有些还正意气风发,但都抱着同样的期待和向往。
    对于他们而言,这场考试,是一次重要的改变。
    即便有些人已经扔下书本很多年,有些则是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就开始边劳动边学习。
    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时蔓她们这样优越的复习条件,许多甚至连参考书都买不到一本,只能凭借自己过去的积累,还有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
    时蔓捏着印有她照片的准考证进入了简陋的考场。
    虽然简陋,但桌椅板凳都被擦得非常干净,排列也特别整齐,这凸显的是对教育极其重视的态度。
    时蔓把自己的户口本、准考证等一系列东西拿出来给监考老师检查过后,才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次的高考虽然刚恢复,许多规定都还不完善,但也很严格。
    时蔓都被这紧张的气氛弄得有些忐忑。
    本来觉得自己学习得还可以,但看到这么多竞争的考生,有些人神情自信,有些人神神叨叨,有些人东张西望,都有各自的气场。
    时蔓在桌子后坐直,默默等着发试卷,同时手心里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然而,第一场语文考试的试卷发下来,却让时蔓傻了眼。
    这上面的作文题目……和小女孩给她的语文试卷上一模一样!
    都是《我的母亲》!
    时蔓还练习过,并且将自己写的作文给父亲批改过,最后反复琢磨到满意才停下来。
    虽然那作文时蔓没有通篇背诵,但毕竟是自己写的,又付出过许多修改的努力,所以她大致还能记个七七八八,尤其那些好词好句,她都还清楚记得。
    所以在其他人还在抓耳挠腮写作文的时候,时蔓已经看上去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一般,连监考的老师都多看了她好几眼。
    时蔓很快就将作文写完,然后往下写,可看到成语解释的时候,又吓了一跳。
    试卷上的成语,和小女孩给她的那张试卷上的成语,竟然只有一个不是一样的。
    时蔓心惊的同时,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竟然是在押题,而且全押对了?
    那个小女孩到底是谁?
    她怎么会有这些?
    高考试卷上的题目已经问不倒时蔓了,她脑海里反而被这些疑问填满。
    ……
    高考如梦似幻地结束,时蔓不用估分,就知道自己保准能考上了。
    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简直是在直接保送她上大学。
    没想到随手帮助的一个小女孩,竟然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回报。
    时蔓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梦境里,简直不可思议。
    没多久,大街小巷开始出现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邮递员。
    他们穿着绿色的制服,骑着自行车,挎着大包,走街串巷地喊——
    “谁谁谁家的,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只要谁家门口能被邮递员喊上这么一嗓子,简直比祖坟冒青烟还令人高兴,光宗耀祖得不得了。
    而寒窗苦读,一朝跃龙门的考生们,则更如同身在梦里。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么一个薄薄的信封,里面装着的录取通知书代表着一个人未来的康庄大道。
    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从此变得彻底不同了。
    无限光明的未来在等着。
    而时蔓她们一个个的,也都正翘首以盼地等着,期待见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录取通知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