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咎额头蹦出两根青筋,手掌紧握成拳。
他看着满脸单蠢的弟弟,不得不努力安抚自己——不能揍,这是亲弟弟,不能揍!
魏豹唔了一声:“不过大兄能参加也没用啊……”
他瞅瞅魏咎的瘦胳膊瘦腿,很遗憾地念叨着:“我觉得大兄连我都打不过。”
魏咎隐约听到啪的一声。
他的理智线瞬间绷断,操起鞋底追着魏豹:“哦?我连你都打不过?我今天还非要揍你一顿试试看了!”
魏豹:“???”
他抱着头吱哇乱叫:“等等大兄,我随便说说的!要大兄您去参加武举的话,定然能夺得头名!大兄去报名吧,弟弟到时候给你呐喊助威——嗷!!!”
魏咎:“!!!”
今天我就要宰了你这个混蛋弟弟!
魏豹的话非但没让魏咎停手,反而让他进入狂暴状态。
张良扫了魏氏兄弟一眼,又很快收回目光。
他难得宽慰地看向韩瑜——比起魏豹,韩瑜瞧着要乖巧许多,心里也记挂着故国。
张良的思绪戛然而止。
韩瑜双眼亮晶晶的:“子房兄,您会参加文举吗?”
张良:“…………”
他落在膝盖上的双手猛地握紧。
眼前的是韩国公子……韩国公子!
韩瑜没注意到张良的小动作,满脸期待:“依子房兄的能力,定然能夺得文举第一……对了,那个叫状元!”
张良:“…………”
韩瑜定然是被魏豹带坏了!他咬紧后牙槽,沉声说道:“我未曾有为秦王效力的心思。”
魏咎也揪住弟弟,狠狠给魏豹来了两下。
他连连点头,憋气道:“没错,我们怎么能给秦王做事?”
等魏豹和韩瑜垂头丧气的离开,两人的脸色也没有丝毫好转。他们定定地盯着邸报上的内容,满心苦涩:“居然还有这等招数。”
魏咎捏着邸报,低吼一声:“就没有人反对吗?”
张良摇摇头:“秦国朝堂基本上都是秦王的一言堂,只怕即便有反对声音也都被压了下去,更何况……”
张良苦笑一声:“你说秦国有哪些世家?”
不等魏咎回答,他又补充道:“我指的是在秦国宫廷任职的世家,且有实权的世家。”
魏咎沉默一瞬,缓缓陷入沉思。
他思考半响,缓缓说道:“蒙恬蒙毅所在的蒙家、王翦王贲所在的王家、冯劫冯去疾所在的冯家、若是李斯之后能撑起或许还能多出一个……”
张良颔首:“没错。”
他声音低沉:“秦国因多年来执行军功爵制,并向六国征召各种人才之故,虽有贵族黔首区别,但真正能有实权还连绵数代的却极为稀少。”
“更何况爵位虽可继承,但也非世袭。”
“若是长久没有征战,若是子嗣
不受陛下重视,恐怕几代之后便会在秦国朝堂上消失。即便能侥幸留存家财,也处于整个帝国的最底层,想要翻身难上加难。”
张良又道:“随着六国统一,秦国对外的征伐渐止,近来罕闻秦国战役——最近的还是濊国等西北小国之战,甚至韩瑜告诉我以前我都从未耳闻过。”
“可想而知,从中获爵者少之又少。”
“只怕往后几年这些情况会越演越烈,战功获得将会越来越难。”
“且不说因军功而晋升的秦人乃至官爵后裔要如何继续晋升,就是普通黔首也将阶层固定,再无出头之路。”
“有了文举、武举和征聘科。”
“意味着秦国上下除去军功爵,又能多出另外一条出人头地的路……”
张良低沉着声音,喟然叹气:“你觉得大多数黔首未入学堂以前,参与第一届科举的人……不!参与前几届的都会是谁?”
魏咎并不愚笨,顺着张良所说稍加思考便有了答案。
他苦笑一声,遮住眉眼:“……子房的意思是……”
魏咎嘴唇哆嗦,沉默良久。
最终他还是吐出答案:“是六国士人。”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沉默无声。
即便黔首想要参加文举,他们也需要先进入学堂学室学院读书。少则五六年,多则十余年以后,这一批学子才有上场比拼的能力,而在此之前参与文举者无疑都将是原先六国的士族。
张良声音苦涩:“当六国士族有了进身之法,有了应得的地位,他们还有多少愿意掀起复国大旗?”
魏咎张了张嘴:“还是会有的。”
张良残忍无情地打破他的幻想:“能留下十之一二便算不错了。”
魏咎沉默不语,肩膀垮下:“…………也是。”
他苦笑一声:“百年来,秦国一直吸收笼络六国人才……天下士族都亲眼可见。”
“秦国已给出鱼饵,士族又怎么会不上当?”
“只要能施展所长,只要能位列朝堂,只要有机会能重享过去的荣华富贵……恐怕,恐怕。”
魏咎痛呼一声:“就如子房所说……”
他红了眼睛,捂住面庞:“恐怕十之八九都会愿意参加文举。”
张良和魏咎皆是颓废。
两人呆坐在院子里,直到黑夜降临都一动不动。
科举制度又何止在两者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短短几日功夫这道圣旨便传遍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士族议论不止。
薛郡曲阜。
孔鲋查看着邸报片刻,又拿起友人张耳和弟子叔伯通送来的信件。
其子孔育抱怨道:“阿父怎么又在看张郎送的信?他当年还信誓旦旦说要为抗秦复国,这才多久?竟是入仕为郡守!”
孔鲋扫了眼儿子:“我见秦王行为有了些变化。”
他拆开张耳和叔伯通的信件,垂眸看了半响:“先是降低赋税、而
后取消连坐之刑,又将黥刑从轻刑中取消……现如今更是拿出科举。”
倒是一改暴戾之风,隐有稳固之相。
∟想看年糕粉丝汤写的《穿成胡亥后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第一百一十七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最让我好奇的还是……”孔鲋指节敲击着信件,将四个字含在嘴里念了一遍:“胡亥公子……”
孔鲋看了孔随一眼:“你去准备罢。”
孔育微微一愣:“阿父,你的意思难道是……”
孔鲋沉声道:“你与师兄弟几人全数参考。”
孔育眼睛圆睁,不可思议地反问道:“阿父?”,他眼底带着抗拒:“阿父您忘了?许娘曾说秦国苛政,恐难维持,待始皇帝亡故之时便是天下大乱……”
孔鲋冷冷抬眸看了孔育一眼:“元路。”
孔育的声音戛然而止,垂着脑袋小声咕哝:“您上回还说许娘说得对,现在……现在就改口了。”
孔鲋叹道:“我也望与许娘所说一般。”
他摇了摇头:“可是就我所见……秦国此政一出,恐怕难已再危。我们儒家也应顺应天意,审时审度,以免被其余人抛在后头。”
孔育还有点不服气:“可是……”
孔鲋厉声道:“你是听阿父的,还是听相师的?”
孔育不敢再说话,老老实实的应下了。
代表儒学的孔家宣布参考之后,还在观望的其余学派也坐不住了。
一时之间,各地报名的人数激增。
百家互不相让,甚至到最后传闻演变成谁能得到明年秋试第一,便能证明谁是百家第一!
传闻自然也不乏朝廷怂恿。
只是百家学子明知道此中猫腻,却也是无人认输——他们铆足了劲道,不但翻看自家学派的书籍,而且还研读其余学家的著作,争要在科举考试中干掉其余人。
对此,胡亥只想说:打起来!
始皇帝嬴政斜了走神的胡亥一眼:“咳咳。”
胡亥收敛心神,苦哈哈地纂写功课。
拜始皇帝最近的高要求,胡亥的学业有了十足的长进,就是整个人的疲劳度也在蹭蹭蹭地往上窜。
想要放假,想要出去玩!
胡亥忧愁地写着功课,脑海里翻滚着怨念。
【放假放假放假放假!】
【出去玩出去玩出去玩!】
【放假放假放假放假!】
【出去玩出去玩出去玩!】
嬴政没忍住,摁了摁太阳穴。
他搁下狼毫,侧首看向胡亥:“胡亥。”
胡亥的心声戛然而止。
他甚至还多写了几个字,而后才慢一拍的抬起头,懵懵懂懂地看向嬴政:“是阿父在喊我?”
演,你再演!
嬴政恨不得当场说出自己能听得见胡亥心声,看眼前的小骗子还能装出什么模样。他意味深长地盯着胡亥片刻,看着他从一本正经到渐渐心虚,最后眼神乱飘,下意识露出讨好表情来。
嬴政瞬间心情畅快。
他神色未变,颔首道:“朕听闻纪昀在外捣鼓了武举训室,招了不少颇有名声的力士,你可知道?”
胡亥笑着回答:“胡亥知道。”
他想了想,认真解释道:“纪昀和我提起过这件事——听说不少力士武技出色,却是从未接触过兵法,甚至还有人大字不识,他便组建了个武举学室,专门给这些力士上课。”
“后来有不少人听闻消息,也赶来求教。”
“其中不少人连武技也一窍不通,只有一身蛮力,纪昀瞧着可惜便也一起指导了,到现在也有些规模了。”
【明面上是这么说啦。】
【实际上纪昀就是看英布不顺眼,想给他找点麻烦,挑选几名智勇双全的力士培训下。】
【哪里知道越传越广,来人越来越多。】
【最离谱的是……不止是纪信偶尔去帮忙指导,听说连王离、章平、董翳,司马欣几人也去指导帮忙。】
【名声居然还传到始皇大大这里。】
【离谱,好离谱!】
胡亥忍不住摇摇头。
嬴政倒是觉得很有趣,他站起身来:“胡亥要不要与朕一同去看看?”
那还用说?
胡亥精神抖擞地站起身:“去!当然要去!”!<div class="ex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