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二十四年。
    太子朱标即将启程前往陕西巡察。
    朱元璋这个老爹亲自送行。
    “标儿,陕西之行一路舟车劳顿,注意休息,沿途或有山匪,万不可一个人离开队伍……”
    “轰隆!”
    突然,一道巨响传来。
    “护驾!”
    “快来人保护父皇!”
    朱标一个前冲,用身体护住了朱元璋,随后高声喊道。
    “标儿不必担心,如今天下安定,百姓都念着咱的好,不会有人行那刺杀之举。”
    朱元璋倒是十分淡定。
    “父皇所言甚是,不过,如今北元还未彻底铲除,父皇万不可大意才是。”
    就在父子俩交谈时,远处一位锦衣卫急匆匆走过来,手里还捧着一个锦盒。
    “陛下,太子,宫中突然天降玉珠,宝华万丈,人人都说这是吉兆!”
    “哦?拿来给咱看看!”
    朱元璋招了招手。
    随即,锦衣卫手捧着锦盒上前,打开一看,里面的确是一颗散发着奇光的玉珠。
    说来也怪,本来玉珠是静静躺在锦盒中的,但莆一打开,突然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朱元璋的眉心处。
    刹那间,朱元璋身体一震,直直倒了下去。
    “父皇!”
    “陛下!”
    ……
    应天府,燕王宅邸。
    朱高炽坐在一处亭台楼榭之中,看着眼前的园林和山水,眼中一片向往。
    燕王朱棣早几年已经离开应天府,前往就藩,但王府却是没搁置。
    而且,按照律列,藩王就藩后,子嗣需要留在京师,美其名曰学习。
    其实,也只是一种钳制藩王造反的手段罢了。
    而朱高炽身为燕王嫡长子,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待遇。
    “朱标就要去陕西巡察,过不了多久就会病逝,我的计划要尽快了。”
    朱高炽像是喃喃自语,又像跟谁交谈。
    诅咒当朝太子病逝,这可是抄家灭罪的大罪。
    当然,这不是他的臆想,而是他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
    其实,他不是真正的朱高炽,而是三年前就穿越而来的现代人。
    虽然,朱高炽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宗皇帝,但那时候他都一把年纪了,而且在位时间不到10个月,这皇帝当了有什么意思?
    而且,他穿越而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引起蝴蝶效应。
    万一出了意外,他岂不是玩完?
    所以,他一直在另谋出路。
    “小子,遇事不能急,只要你按照计划,好好在你皇爷爷面前表现,那天他高兴了赏你一块封地,咱们的计划就能进行了!”
    突然,一道恢宏的声音响起。
    朱高炽一听,倒是不觉得意外,而是摊了摊手,满脸无奈。
    “我想表现,可皇爷爷根本不见我啊。”
    对此,韩信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凭他一身本事,但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无计可施。
    没错,这声音的主人便是号称兵仙的韩信。
    可以说,这韩信就是朱高炽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金手指。
    除了韩信,他脑袋里还有四个大佬。
    分别是卧龙先生诸葛亮,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冠军侯霍去病。
    这五位,都是历史上妥妥的大人物,名垂千古。
    此刻,却出现在朱高炽的脑海中,仿佛一个个人格。
    “机会不会自动找上门,小朱,你得自己去争取啊!”
    项羽粗矿的声音传来。
    “莽夫!以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但凡是踏脚石都会被一一扫平,这时候让小朱出去,是想寻死吗?”
    嬴政冷笑一声,话里话外是对项羽的不屑一顾。
    “你厉害,你大秦最后还不是被老子给灭了!”
    “放肆!若不是赵高胡亥这些贼子祸乱朝纲,我大秦何至于被你一个莽夫所灭!”
    “没有我项羽,也会有何羽,梁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你们够了!”
    就在二人还要吵时,一道年轻的声音响起:“都吵三年了,你们不腻,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是霍去病。
    “行了,大家都消停会儿。”
    朱高炽再次出来当和事老。
    “对,吵个屁啊,最后还不是被我韩信都灭了,五十笑百步,有什么好争的。”
    韩信却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调侃一句后,突然道:“小朱,你要想当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你按照我的吩咐,先秘密养一支军队,以我韩信的统兵能力,灭一个紫禁城只是手到擒来的事。”
    “您个别乱来啊,造反那可是大罪,不说抄家灭族,就是我们哥几个肯定活不了,先走一步算一步。”
    朱高炽坚决摇头,说什么都不肯听取韩信的建议。
    韩信虽然号称兵仙,但大明的开国名将也不是吃素的。
    而且,人家站在大义的一方,即便赢了,也会落个谋朝篡位的骂名,遗臭万年。
    与其如此,他躺平了,当10个月的皇帝不香吗?
    “若真到了这一步,亮不建议你继续隐而不发。”
    这时,平时很少开口的诸葛亮发话了。
    “哦?先生有别的建议?”
    “朱标若真因病而死,朱元璋自然会另找储君,若你能展现出过人之处,说不定真能成皇太孙,他日登基称帝也不是不可能。”
    “不太可能,即便朱标死了,皇爷爷也不会属意我,何况,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太过耀眼,只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朱高炽摇了摇头,朱元璋观念老旧,奉行长幼有序,立嫡不立长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他不选最像自己的朱棣,而是选皇孙朱允炆的原因。
    “朱元璋为了朱标扫清了一切障碍不假,但所杀的都是臣子,所谓虎毒不食子,朱元璋即便再嗜杀,也不会对血脉出手。”
    “即便最后他不立你,最多也只是提早就藩,到时候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也不是什么坏事。”
    朱高炽谨慎思索着这番话。
    只是,还没等他多想,府内的一个侍卫急匆匆跑进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便告退下去。
    待此人走后,诸葛亮的声音再度响起:
    “如此良机,便是你最好的机会!”
    这次朱高炽倒是没有反驳,而是缓缓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