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这段时间一直有许多事情忙着, 竟没发现时间竟过的这样快。

    一转眼,竟然都已经过了腊八了。

    五公主的府邸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家具物事什么都摆已经摆好了, 一部分宫人们也都先行去了公主府当差。

    五公主的一部分物什也已经被搬到了公主府。

    柔妃到了这个时候才有了一种自家女儿就要出嫁了的感觉。

    想到五公主嫁人后,这仁和宫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柔妃的心里就有些不太自在。

    可眼下都快要过年了,她纵是再不舍五公主, 也只能隐忍着自己的情绪以免被人看出来。

    倒是太子妃还挺开心的。

    毕竟五公主嫁的人是她娘家堂弟。

    她娘家也算是添丁进口了。

    柔妃看到宫里其他人对于五公主的出嫁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模样, 心里就更不自在了。

    别人看五公主出嫁只觉得是一件喜事, 可只有她这个做母亲的觉得揪心和担心。

    五公主纵然身份尊贵, 可嫁了人也还得为夫家生儿育女。

    再有就是内宅的那些妇人们手段繁多,她虽然不甚精通,也没对人用过什么手段,可怎么些年,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那些妇人要是想折腾五公主, 有无数的手段能让她有苦说不出。

    这么一想,柔妃心里就更担心了。

    她向来不是个左右逢源的性子, 可为了五公主,她竟然从库房里挑了许多礼物让人送到了太子妃那里。

    太子妃收到柔妃送过来的这些东西后, 又哪里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呢。

    她虽然是太子妃,可柔妃到底是晋国君的妃子, 且她也不像贵妃她们那样长袖善舞。

    这些年,她们虽然因为皇后和恒王的缘故, 关系还不错, 可柔妃却从来没有送给她这么贵重的东西过。

    她很明显是担心五公主嫁到李家的生活,所以给她送了这许多东西,想要让她看顾一下五公主。

    其实纵是柔妃不给她送这些东西, 她也会叮嘱家中的祖母和母亲,让她们要善待五公主的。

    毕竟她和太子当初想促成这门婚事,为的是联盟而不是结仇。

    可眼下柔妃这么慎重的送了这许多东西过来,她也不能把这些东西退回去。

    要是她真的给柔妃退回去了,只怕她还会担心自己是在委婉的拒绝她。

    太子妃就在太子回来后,把柔妃给她送礼一事告诉了太子。

    太子闻言就沉吟道:“五妹妹虽然不是柔妃的亲生女儿,可她毕竟自出生后,就被柔妃抚养长大。我看无论是柔妃还是老对她都很疼爱。老虽然嘴上不说,可他为了五妹妹嫁妆的事情还专门给我写了封信。”

    太子妃其实早先也担心五公主嫁妆的事情,她帮着皇后操办了这么多皇子和公主的婚事,自然知道内务府的那些猫腻。

    可五公主嫁妆的事情,她却不能插嘴。

    因为五公主是要嫁到她的娘家去的。

    她如果说的多了,别人可能会说她一心要往娘家捞钱。

    为了不让人嚼舌根,太子妃一直没有跟太子提起这件事。

    偏偏太子前些日子事情太多忙忘了,也就没有把恒王写信的事情告诉太子妃。

    眼下事情都已经办完了,太子妃才知道恒王竟然为了五公主给太子写信。

    她们替李家求娶五公主不就是看在恒王的面子上吗?

    知晓了恒王对五公主的态度后,太子妃当天下午就让人给柔妃带了话,说只要有她在一日,李家的人就不会对五公主不敬。

    有了太子妃这一句保证,柔妃总算是能稍微放些心了。

    .......

    到了年关之前,府里的采买总算把去草原那边所需的全部物资都采买的差不多了。

    和百梅一道把手上的单子又对了一遍后,王元元觉得有些口渴。

    “把前儿个内务府进上来的铁观音泡些给我喝吧。”王元元抬头对百梅道。

    百梅放下手上的账本,起身去了柜子前,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粉彩茶叶罐。这里面装着前些日子送过来的铁观音。

    喝完一盏茶后,王元元觉得身心愉悦了许多。

    她起身走到廊下,看外面已是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就吩咐百梨:“你跟海生说,今儿个下午我们吃涮羊肉火锅。”

    百梨连忙应了,转身去了小厨房吩咐海生。

    百梨走后,王元元继续站在廊下欣赏外面的雪景。

    远远的,她就看见金嬷嬷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嬷嬷今儿个怎么这么高兴?”待到金嬷嬷同她行完礼后,王元元笑着问道。

    金嬷嬷起身笑着对她道:“刘娘子那边派人送了些年礼过来,我看这里面别的东西倒也还好,就是有一个炸萝卜丸子,听说是刘娘子老家过年时的惯常吃食。她说这炸萝卜丸子从切萝卜到下到锅里炸,都是她领着儿媳亲手做的,没敢让下人们沾手。我想着她这么小心,必是想奉给您尝尝,就把这食盒拿过来了。”

    “这感情好。”王元元一面示意百梅接过这食盒,一面笑着对金嬷嬷道:“我就喜欢吃这样寻常人家自己做出来的吃食,有种家的味道。不过我们也吃不了那么多,嬷嬷和百梅一起去厨房分一些留给咱们自己人也尝尝吧。”

    金嬷嬷也不和王元元客气,闻言便同百梅一道进了厨房。

    百梨正在和海生说话,看到金嬷嬷和百梅进来,就笑着问她们:“你们怎么来了?”

    百梅只抿着嘴笑不说话。

    金嬷嬷却指着那食盒对百梨道:“有人放心不下自家儿媳,送了些吃食过来。”

    百梨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金嬷嬷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待到看到金嬷嬷和百梅都朝着自己打趣的笑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

    “好呀,你们竟然拿我取笑。”百梨见状就笑着上前去挠百梅的痒痒。

    百梅一面往金嬷嬷身后避,一面对百梨道:“你这人好有意思,明明是嬷嬷在打趣你,你却来拿我撒气。”

    两人在那里打打闹闹的十分的热闹。

    海生见状不由得抿着嘴笑。

    金嬷嬷看她们闹了一会儿后,就上前拦住了两人道:“好了,我的姑娘们,咱们还要去伺候主子呢。”

    伺候主子才是正经事。

    百梅和百梨听金嬷嬷这么一说,立马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几人将这丸子分成了两份,一份是留给她们自己吃的,另外一份则是留给主子们吃的。

    海生看到那丸子,想着自家主子吃东西最爱吃个品种多样,便又将预备呈给主子们的丸子分成两份。

    多的那一份,他预备待会儿复炸一下。

    少的那一份,他准备用平底锅煎一下。

    这样一来,主子就能尝个鲜儿了。

    不得不说,海生在小厨房做了几年事,对王元元称得上是十分的了解。

    王元元看到这炸萝卜丸子被分成了两种做法,就夸了海生,说他越来越会办差了。

    就这一句话,海生在积英院的地位再度得到了巩固。

    今儿个晚上的涮羊肉火锅很合我孩子们的口味。

    王元元从来不限制孩子们吃东西,他们想吃什么都随他们。

    但有一点,她给孩子们立了个规矩,那就是每日吃肉菜的比例不能超过吃米面的比例。

    也就是说她们如果吃一碗米饭,那么就不能吃两碗肉菜。

    她这么规定是因为她自幼受云老夫人的教导。

    云老夫人遵循古训,认为五谷为养,所以在王元元小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要求王元元的。

    王元元这么吃下来,自觉肠胃十分的舒服。

    所以到了孩子们这里,她也是这么要求他们的。

    好在孩子们好像都比较喜欢她这种饮食方式。

    她也省去了苦口婆心劝她们的力气。

    王元元看孩子们都各自捧着自己的小碗吃的倍香倍香的,就也拿起筷子夹起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了起来。

    她吃火锅喜欢用配菜拌米饭吃。

    一般都是一碗烫好的菜配上一碗米饭,再往米饭里倒些芝麻酱、花生酱和蒜末。

    这滋味简直美味极了。

    美美的吃完一顿火锅菜拌米饭后,王元元惬意的眯了眯眼睛。

    果然吃火锅还是要配蒜末才有灵魂。

    之前恒王在国都的时候,她担心吃蒜末会有异味,一直没怎么吃过。

    想到等到了草原后,自己估计没法像这样随心所欲的吃蒜了。

    王元元决定自己接下来要多吃几顿火锅。

    接下来几天,她果然顿顿都叫了火锅。

    但这么吃下来的后果就是,她上火了。

    王元元:”......”人果然不能太放纵。

    “为什么你们和我一块吃火锅,我上火了,你们却一点事儿都没有呢?”王元元疑惑的问自己的儿女们。

    阿圆是个直肠子,自家母亲一问,他就傻乎乎的道:“因为你每天都待着不动,我们每天都练武,运动多了自然不愿意上火。

    王元元:“.......今晚陪母妃一块喝白粥吧。”

    阿圆:“......”他错了,他不应该说大实话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