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向来是个一沾枕头就能睡过去的人。
    纵然她所在的地方是陌生的行宫, 她这一夜也睡的极为香甜。
    她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姜枣茶。
    这个习惯还是云老夫人帮她养成的。
    云老夫人极善养生,她跟王元元说到了夏天的时候, 人身上的阳气都从内里悬浮到了外面的肌肤里。这个时候, 虽然身子是热的, 可内里的五脏六腑却是虚寒的。
    也因此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就越要喝些姜枣茶暖暖内里。
    王元元的身体其实很好,可她就是改不掉吃冷饮这个习惯。
    云老夫人见她忌不住口, 就要求她从立夏开始,必须每天喝姜枣茶。
    王元元觉得喝了姜枣茶之后, 确实会有精神一些,便也让百梅她们每日给自己煮上一小壶姜枣茶喝。
    她喝完姜枣茶后,就洗漱梳妆。
    “今天就带这个颤珠簪吧。”王元元很喜欢前段时间府里送来的铃兰花簪子,就对百梨道。
    应声的却是百梅。
    王元元这才发现百梅居然没有回去休息。
    “是出了什么事情吗?”她的心里颤了一下。
    百梅见她脸色变了, 担心她着急,连忙把陈嬷嬷今早过来的事情告诉了她。
    王元元一脸若有所思。
    那个叫玲莫的小宫女就算再讨皇后娘娘喜欢, 依照皇后娘娘的脾性,她也不可能和她们这些做儿媳的抢宫女。
    再退一步讲, 就算皇后娘娘实在是喜欢玲莫, 也打算把玲莫要到身边伺候, 她也只会先让玲莫回来这里,等知会过她之后, 她才会让人把玲莫领走。
    像今早这样的情况或许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但绝不会在立志要做贤后的皇后身上发生。
    因为贤德是皇后的立身之本, 是她能拿来和贵妃母子较量的利器。
    那为什么皇后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
    王元元想到她十二三岁时,听到的一桩事情,心里有了个猜想。
    等从卧室出来后, 她原本想将此事告诉云老夫人,却见大郡主和阿亨也在。
    她不想在孩子们面前说这些事情,就按捺下心思,安静的和云老夫人以及大郡主一道用膳。
    阿亨吃完自己的大米粥油和蔬菜泥后就闹着要出去玩了。
    他现在还不会发两个字的音,但是却会说爹、娘这样单字的音了。
    看着阿亨在王氏怀里一个劲儿的指着外面说去之后,王元元就让王氏带着阿亨到外面逛一逛。
    至于大郡主,则和张嬷嬷一道去厢房念书。
    大郡主小的时候,王元元抓她的功课并没有很紧。
    若是有时候府里有些急事,她就不让大郡主读书了。
    今年开春的时候,云老夫人觉得要让孩子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就对王元元说,哪怕她们外出或是家里有事,都要让张嬷嬷带着大郡主读会儿书,读书的时间可以少一些,但是必须要每日坚持。
    因此,哪怕此时到了行宫,三公主她们前日已经跟王元元说定了,今日上午要请大郡主到她们那里玩。
    王元元仍旧让张嬷嬷带着大郡主先读上一刻钟的书,再让周氏带着大郡主去三公主那里。
    两个孩子走后,王元元就将玲莫被皇后娘娘要过去的事情告诉了云老夫人。
    云老夫人一听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了。
    “陈嬷嬷说皇后昨夜是在花园里遇到玲莫的,那就证明玲莫昨夜去花园了,只怕遇到玲莫的不是皇后,而是另有其人。”云老夫人摇了摇头道。
    云老夫人的猜想和王元元的猜想一样。
    她也觉得玲莫可能是被来行宫的某位贵族男子看上了,而皇后之所以出手把玲莫要了过去,也是担心事情暴露出来,大家知道玲莫是分到王元元院子里的宫人后,会有些不好的猜测。
    这样的事情,以前的云皇后也曾做过。
    她的小女儿也就是如今的云侧妃身边有个宫人长相十分的出色,不知怎么地被当时宗室内的一个王爷家的世子看上了。
    云皇后为了拉拢人心,就把那个宫女要到了自己身边,等过了小半年后,那个宫女就改头换姓的进了那位王府世子的后院。
    “你下午去了皇后那里之后,不要多问。皇后跟你说完此事后,你就快些离开,这几日也不要多去那里。我估摸着贵妃会和皇后闹上一场。”云老夫人嘱咐王元元。
    “贵妃?这事又与贵妃有什么相干,等等……”王元元想到了一个可能,她又惊又疑的看向云老夫人。
    云老夫人点了点头道:“除了那一位,还有谁能让皇后娘娘如此费劲心思为他遮掩?”
    王元元虽然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可她想想皇后的为人又觉得自家外祖母说的很有道理。
    要想知道皇后的心思,就要先弄清楚遇到玲莫的那个男子是谁。
    如果那个男子是宗室亲贵的话,那么皇后出于拉拢人心的目的,一定会出手为那人遮掩的。这也是王元元一开始的思考方向。
    但若是那人不是宗室亲贵呢?
    首先要排除掉纯王和康王这些皇子们,他们是太子的敌人,皇后要是抓到了这个把柄,才不会这么好心替他们遮掩。况且德妃和贵妃他们也都不是吃素的,她们得到消息之后,也会提前派人到王元元这里来。可贵妃和德妃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反而是皇后那里急匆匆的派了人过来。
    由此可知,昨晚遇到的玲莫绝不会是康王和纯王。
    而如果玲莫遇到的人是太子的话,按照皇后的秉性,她很有可能会带着太子直接过去晋国君那里认错,而不是替他遮掩。
    王元元虽然嫁入晋皇室的时间不算顶久,可她对皇后的为人处事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她能稳稳当当的坐稳皇后的位置,并且在贵妃母子如此盛宠之下,都没让晋国君动过换太子的念头,靠的就是对晋国君的一片赤诚和忠心。
    这一点,王元元从之前唐国的事情上就看出来了。
    唐国是皇后的娘家,但凡女人又多会偏着自己的娘家,按理说,皇后可以借着在晋国君面前的脸面为了唐国争取利益的。
    可皇后从来都没有这么做过。
    不管是装的还是什么旁的原因,在人前,她一向是把晋国的利益置于唐国的利益之前的。
    若是她知道太子做了这样的错事,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反应。
    而在排除了所有可能的人之后,剩下的那个人是谁就不言自明了。
    王元元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她一开始之所以没想到晋国君是因为玲莫再怎么说也是分到她院子里的人,晋国君就算再喜欢她,也犯不着为着这个被别人议论。
    除非玲莫是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可凭心而陆,玲莫是长的很好看,但她再怎么好看,都比不上贵妃。
    贵妃在年轻时就是闻名几国的美人,现在虽然老了,可和年轻女孩站在一起却是毫不逊色。只不过她们的气质不一样罢了。
    难道昨晚玲莫没有跟晋国君表明身份吗?
    那也不对呀,就算她自己不说,晋国君身边的太监也会把玲莫的身家背景查出来的。
    这行宫虽然不算小,但也不算大,查个小宫女的出处还是很简单的。
    那他到底是看中玲莫什么了?难道昨天晚上喝醉了?
    王元元百思不得其解。
    云老夫人却很能理解晋国君为什么会看中玲莫。
    晋国君老了,并且他这两年肯定是渐渐的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了。
    玲莫这个小姑娘长的漂亮也就罢了,身上还有一股年轻女孩的活力。
    这股活力对于年轻时的晋国君来说不算什么,可却能吸引到现在的晋国君。
    这一点,从晋国君这两年在后宫里宠爱的妃嫔身上就能看出来了。
    那些妃嫔可是一个比一个年轻。
    既然已经想明白了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么对于下午要如何应对皇后,王元元的心里也有了个谱。
    只是何氏那里……
    想到何氏,王元元不由得看向云老夫人,云老夫人自是明白她在担心些什么,她笑着对王元元道:“何氏那里皇后自会有安排的。”
    王元元想想也是。
    皇后既然出手为晋国君扫除后患了,那她不可能不去管何氏。
    毕竟何氏是玲莫的亲娘。
    现在一切都还只是她们的猜测,王元元到底还没确定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她就没让百梅去寻何氏,只打算一切等从皇后那里回来后再说。
    在王元元和云老夫人讨论玲莫的事情的时候,恒王也正在路上歇脚。
    他们这次的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恒王估摸着再过三两日他们就要到唐国边境了。
    也不知道王妃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就在恒王坐在路边的茶馆里兀自思考的时候,八福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王爷,刚刚得到的消息,国君带着皇后娘娘以及各王府的家眷一道去了郊外行宫。”八福拿着府里刚送来的消息对恒王道。
    “王妃也跟着去了吗?”恒王虽然嘴上是这么问的,但他心里知道自家王妃和孩子们一定是也跟着去了行宫的,不然府里不会把消息递到这里。
    八福应了声是,又补充了一句:“国君特意下令让老夫人也跟着一起去了。”
    恒王听说云老夫人也一道去了行宫,竟然觉得没那么担心王妃和孩子们了。
    他是知道这位老人家有多么的通达的,有她在,估计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虽然这么想,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王元元。想到那里的王妃身边都有夫婿在,就他的王妃孤身一人的时候,恒王的心里一痛。
    恰好店老板过来给恒王续茶,恒王心中一动,他问店家:“你们这里有什么特产吗?”
    这里是靠近晋国边境的一个小城,背靠山区,要说起特产的话,倒也有,不过都是些核桃之类的干货。
    八福听那店家介绍完后就觉得这些东西太平常了,哪知道恒王却对八福道:“你留在这里置办些干货再派人送到行宫去给王妃,对了还要额外给父皇和皇后她们也置办一份。”
    八福听恒王说完后,就想到他当初让人送回府里的那些云腿了。
    他怎么觉得王爷好像挺鼓励王妃做美食的。
    ……
    晋国君来到行宫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皇子皇孙们体会一下种地的辛苦,所以他们刚来的第二日,晋国君就拉着太子、纯王这些儿孙们和他的那些侄儿们一道去了地里。
    行宫里的太监们一开始为了巴结晋国君他们,担心外面太阳太大会晒到主子们,特意在地里搭了棚子。
    这样一来,晋国君他们在地里忙活的时候就不用晒到太阳了。
    晋国君看到好好的田地被弄的不伦不类的,心中不悦,但他面上却没表现的太明显,只是淡淡的对太子等人道:“这庄稼就是要多晒太阳才能长的更好,他们这么一弄,d倒违背了孤的本意。”
    行宫的掌事太监闻言吓的脸都白了。
    太子就在一旁打圆场道:“让他们把地里的棚子撤了吧,不过这里的棚子还是留着吧。几个孩子们年龄还小,他们要是累到了,就在棚子里坐一坐。”
    晋国君闻言就指了指太子的小儿子和几个王爷家的年纪稍小的男孩道:“这几个男孩可以歇一歇,不过他们大一点的,就不要歇了,男孩还是不能宠的太过了。”
    太子和纯王等人连连应是。
    待到太监们将地里的棚子全部拆走了之后,晋国君就带着一众男儿们到地里干活了。
    这些人全都是自小养尊处优长大的人,哪里做过这样的事情。
    晋国君看到他们那笨手笨脚的模样都忍不住摇头,暗自下决心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操练他们一番。
    皇后这边原本忙的焦头烂额的。
    她昨天下半夜时就听说了晋国君宠幸了行宫的一个宫女的事情,待到听说这个宫女被分到了恒王妃那里,她的心里就是一惊。
    她一方面觉得国君现在行事比之之前要随性了许多,另一方面又觉得国君既然派人向她透了口风,她就必须把这件事情捂下去。
    也因此,她今儿个一大早就派了陈嬷嬷去了恒王妃那里,一个是想要先把那个宫女要到自己身边,另一个则是担心她们那边会出来找人,到时反而不好收场。
    直到把恒王妃那里安抚妥当后,皇后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接下来,她要先把这个宫女在她身边藏几天,再让陈嬷嬷去行宫总管那里改一下名册。
    等到事情都办妥之后,她就再把这个宫女名正言顺的推出来。
    不过,听说这个宫女还有个老娘在行宫,外面也还有弟妹。
    她得让太子妃通知一下她的娘家人,让他们把这宫女的家人安抚好,何氏也要赶紧放出去。
    说起来,这就是娘家人不在身边的不便了。
    要是她和贵妃他们一样,娘家是晋国本地的世家,那她也不用事事都依赖太子妃的娘家人了。
    不过太子妃同太子和她是一体的,这事交给她办倒也不会出什么纰漏。
    皇后想了想今日上午的安排,打算还是现在就把太子妃叫过来,让她赶紧通知人去处理。
    哪想到,那传话的小太监刚走,贵妃、德妃和如嫔就一道赶了过来。
    皇后和她们都斗了几十年了,哪里能不明白她们来是为了什么。
    她崇拜自己的贴身宫女点了点头。
    那宫女会意,悄无声息的从旁侧那扇小门出去了。
    贵妃进来的世家,脸上还带着些怒意。
    德妃虽然面色淡淡的,可仔细看,她的眉头是微微皱着的。
    皇后自然知道她们这是听到消息,担心这新宠的容貌太盛,所以有些着急了。
    她也知道贵妃和德妃为什么会着急。
    她们本就是以宠爱立身的,可这几年,眼看着国君对宫里的年轻嫔妃更加感兴趣,她们又哪里能不着急呢。
    更何况,这个新宠现在落到了她的手里。
    她们自是更担心她会借着这新宠的手去对付她们。
    想到这里,皇后的心里十分的愉悦。
    终于,你们也有着急的一天呀。
    不过,这些都只是她心里的想法,在明面上,皇后还是一副温和谦逊的模样。
    “妹妹们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皇后一边示意宫人们给贵妃三人上茶,一面问道。
    贵妃和德妃等人闻言同时在心内冷笑。
    皇后这是又在跟她们装模作样了,她能不知道她们为何而来吗?
    可是就算明知皇后是在跟她们装相,贵妃和德妃也不能挑明了和皇后直说。
    贵妃摇了摇手中的扇子,笑眯眯的道“听说娘娘这边有个小宫女长长相极好,不知道能不能叫出来给我们看一看?”
    她不提国君的事情,就问宫女的事情总行了吧。
    看到这样说话含蓄的贵妃,皇后又是感慨又是遗憾。
    她感慨的是贵妃现在的变化,她年轻时仗着国君的宠爱,可没少顶撞她。没想到年纪大了之后,竟然知道隐忍了。
    遗憾则是因为若是贵妃的脾性还是跟以前一样就好了。
    “我这里的宫女长的都还不错,不知道妹妹说的是哪一个?”皇后和贵妃打着马虎眼。
    贵妃和德妃等人看她不接招,表情就是一滞。
    德妃刚要说话,就听外面有人来说“太子妃娘娘和各位王妃过来请安了。”
    皇后的眸子中闪过一丝笑意。
    贵妃和德妃的面上却闪过一丝恼色。
    太子妃她们这么一过来,她们就不能再和皇后掰扯这件事情了。
    毕竟若是她们跟皇后,甚至是在国君面前问那小宫女的事情,都还没什么,国君只以为她们是在争风吃醋,只要她们闹的不太过分,他一般不会真的生气。
    可她们要是在太子妃她们这些做儿媳的人面前说国君的风流韵事,只怕国君会觉得她们不知所谓,真心的恼了她们。
    贵妃和德妃等人纵是再不甘愿,也只得闭嘴不言。
    王元元跟着太子妃和纯王妃等人进来时,觉得十分的无奈。
    她原本是打算半下午的时候过来跟皇后请安的,哪知道太子妃却派人去她那里传话,说国君带着儿孙们去地里干活,她担心太阳大了,国君她们会中暑,所以邀请各位弟妹和她一起去皇后娘娘那里,让皇后娘娘出面往国君那边送些消暑的东西。
    太子妃打着关心皇室子孙的名号,又喊了所有的王妃跟她一块过去,她要是说不去的话恐怕不好。
    她只得跟着太子妃她们一道过来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她还在想,幸亏阿亨这会儿还小,不然他就得在这大热天里跟他祖父他们一起去下地了。
    太子妃进来后先是带着妯娌们跟皇后、贵妃和德妃等人请安,待到几人坐下后,太子妃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皇后。
    皇后刚刚只顾着应付贵妃和德妃了,竟然忘记了要给晋国君她们送些凉饮过去。
    她见太子妃冲自己点了点头,知道她已经准备好了那些凉饮,就笑着道:“我已经让人准备了,待会儿就让人一并送过去吧。”
    贵妃和德妃等人原本惦记着这件事情,可她们早起后就听到了晋国君宠幸了行宫中一个宫女的消息。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个宫女还是皇后敬献给国君的。
    这个消息让她们怄的连早饭都吃不下去了,只顾着过来皇后这边刺探消息了。
    眼下,见太子妃提起这件事,她们也顾不得这件事情了,只想着赶紧回去让人准备些消暑的东西送给晋国君。
    皇后也不在这件事情上跟她们较劲,但她还是对贵妃和德妃等人道:“既然儿媳妇们都来了,中午就把孩子们也叫到我这里来用膳吧。你们中午若是无事,就也过来吧。”
    贵妃和德妃等人看到她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再对比她们现在火急火燎的模样,怄的跟什么似的。
    等回到自己的住处后,贵妃先是让宫人去准备消暑的饮品,随后她就捂着自己的肚子坐到了椅子上。
    她刚刚在皇后那里憋气憋的太厉害,现在胃里岔气了,胀疼胀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