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人生

处理政务实在是太劳累了,胡亥越发觉得不耐烦。

每天早上起床,一想到还有上百宗公文还没有处理,胡亥就感到头疼。案桌上的公文竹简越堆越高,有些甚至都已经过期了。坐在宫殿上,看着黑压压的脑袋壳,天天在辩论这辩论那,胡亥耳朵都快长茧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指望着自己马上要作出决断,胡亥感到不知所措。

他回想起父亲晚年日夜操劳,却时刻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苦苦寻药求仙而得不到解脱,最终竟暴毙于荒途。特别是亲临父亲垂死的阴冷,胡亥更加觉得人生太过短暂了,如白骥过隙,稍纵即逝。(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他觉得父亲的辛劳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他实在不想自己的晚年像父亲那样受到病痛的折磨。既然已经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就应该好好享受人生,没必要那么操劳。

最理解胡亥的,还是他的老师赵高。

赵高看出了胡亥的心思,知道胡亥只不过是个想追求享乐的孩子。当胡亥向他道出自己的苦恼时,深谙权术的赵高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因为君主怠慢政事,贪图安逸,正是权柄旁落的表现。赵高要抓住这个机会,把旁落的权柄牢牢握在手上。

他要彻底架空胡亥的权力。

赵高向胡亥提出,天子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他的神秘。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世人就会觉得他深不可测。如果整天坐在朝廷之上,与群臣争论政务,那只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立马就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决策稍有不慎,就会被群臣抓住把柄,揪住自己的错误不放,这样有损君主的权威。只要陛下深拱禁中,凡事由近臣奏报,不直接与群臣见面,这样群臣才会惧惮君主的权威。

他的意思是要胡亥彻底撇下政务,尽管享乐。胡亥听到老师这样说,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瞬间消除,这正是胡亥所期望的。

胡亥的人生信条里面没有国家二字,只有享乐一词。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这年,胡亥不再亲临朝政,真正开始了他的享乐人生。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他的清静很快就被打断了。

【李斯】

已经70余岁的丞相李斯,依然为这个帝国日夜操劳。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这是先帝嬴政与他们共同创下的丰功伟绩。从政近50年,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一心一意为这个帝国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与先帝嬴政共事的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为激情澎湃的时光。他觉得这才是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他不能理解胡亥纵情逸乐的心境。

对于胡亥的贪图享乐,他感到意外和惶然。他觉得秦国历代君主都勤勤勉勉,追求霸业,不知道为何当今皇帝胡亥却一心只想做个安逸的君主。

国家事务亟需作出决断,而皇帝胡亥竟然躲在深宫贪图安逸,纵情声色,政令又迟迟不下,丞相李斯感到非常焦虑。而且,作为中央政府首领,群臣都以他马首是瞻,各种指责和非难都集中到他身上。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老臣李斯不能不闻不问。他必须要引导皇帝胡亥走上正轨,引国家走回正轨。

老臣李斯连续上了多道奏疏,强烈要求皇帝胡亥严行督责之术,乾纲独断,要把权力紧握在手上,像先帝嬴政和古贤尧舜那样勤勤勉勉。

这正是胡亥感到惧怕和痛苦的事情。他正是不想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那不是他的人生追求。他觉得尧舜是愚蠢的,坐拥天下却依然过着苦日子,根本就不值得提倡。那还当这个君主干嘛。

李斯感到很震惊,他不理解为何世间一直标榜的圣贤在胡亥的眼里,竟然成了愚蠢的代表。他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究竟扭曲到了什么程度。

【赵高】

赵高看出了李斯与胡亥之间的矛盾,这正是他所期望的机遇。要稳固手中的权柄,就必须铲除丞相李斯。因为李斯就是眼前最大的绊脚石。在胡亥信任李斯的时候,他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当他们两人发生间隙,赵高就可以趁虚而入了。

“当年沙丘政变,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内情。陛下即位后,丞相李斯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内心愤愤不平。李斯以尧舜帝的标准来苛责陛下,就是暗喻陛下您的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他是想自己当尧舜帝。(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

李斯的儿子李由现在是三川郡郡守,但是三川郡周边的盗贼横行,这正是由于李斯父子与陈胜相勾结。如今烽烟四起,就是李斯背后操纵。”赵高再一次当起了胡亥的人生导师,为他分析形势。

胡亥吓得嘴都合不拢。

【李斯】

李斯很久才反应过来,宦官赵高——才是秦朝政治最大的幕后黑手。久经政坛的他实在不应该疏漏赵高的阴谋,不应该疏于对赵高的防范。军国政务缠身,使得他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工作上。他完全忽略了背后有人在搞阴谋。

李斯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懊悔不已。他急急忙忙闯进皇帝胡亥的寝宫,准备向胡亥报告赵高的阴谋。

但是,胡亥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胡亥早已认定,赵高是忠臣,而李斯才是奸臣。

没想到进谏不成,反倒成了阶下囚。古稀之年的李斯被免去了一切职务,并被逮捕入狱。与他一起下狱的,还有他的子孙,以及宗族宾客。罪名是谋反,主审法官是赵高。

李斯有些想不明白,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现却全家陷入牢笼,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他回想起入秦执事这30多年,尽心尽力,勤勤勉勉,为君王出谋划策,从不敢有所保留,有所懈怠。吞并六国,北逐胡貉,南定百越,天下归一,政令一统,哪项重大国家政策自己没有参与,哪件国家大事自己没有经历。秦朝有今时今日的局面,难道不是有我一份功劳吗。(如果那时候有嬴政秦朝特色封建主义,那么执笔人必定是李斯)

主审官赵高可没有闲情听罪犯李斯讲历史。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早已经不重要,即使是零口供,也已经可以定罪。罪名就是谋反。

77岁高龄的李斯在狱中经历了多次残酷的刑讯逼供后,被拉往刑场处以最极端的刑罚——腰斩。在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李斯再也没有了少年时的激情,他想的不再是追求平台与机遇,他只想着与他心爱的儿子牵着黄犬到东门逐狡兔,享受闲适的时光。可惜,再也没机会了。

秦朝最伟大的两位男人——嬴政和李斯,都已相继离去。这也意味着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时代的主题已经从和平统一转回了复辟战争。

秦朝的帷幕将慢慢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