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浪掌着灯火,在藏典室四处寻找,看有没有自己动心的典籍。
“哇这么多精典,难怪有四个人顾守在此”
逍遥浪惊叹之际,一边看个大概,里面主有几种内功心法,还富有刀、剑、枪、鞭、棍、戬、戟、箭、镖拳、掌、腿、指等各种法谱,亦包括棋谱、曲谱。
逍遥浪翻找剑谱一行,里面果有无极剑法,即言道:“还真有与我研习的一模一样。”
逍遥浪再观向一边,竟还有百家典籍。儒家经典上书经、诗经、乐经,法家经典法经、韩非子、商子、管子、乐纪。兵家经典孙子法、齐孙子、吴子法、蒙记、韩记。
逍遥浪看着这些,皆没有太大兴趣,就在失落之时,他看到了道家典籍,眼睛遂时变得雪亮。
“道家典籍”
说时,急忙翻找,见有黄帝、太公非姜太公,虽说姜太公亦是道家一尊,但此处没有他的典籍、黄石公、子房记、管子经、文子经、残梦、帝子帝子兮所著,天极宫创始祖师五行决、玄黄决、阴阳兩极、庄子、衍生法、鬼谷子下卷、老子、诸葛御合术等诸多典籍。
逍遥浪察看之时,皆将每本启开,观看一两记。选到最后,就选中两本典籍,残梦和老子。
逍遥浪将典籍整理妥当,便掌灯出了藏典室。四位师兄依旧秉息打坐,见他走出石室,也没有任何言行。
逍遥浪见状,便用手搬动石虎,准备启动机关,关闭石门。可任他用尽力气,石虎却不动分毫,逍遥浪一阵尴尬。
就在无助之时,旁边的玄师兄起掌运劲,隔空一掌击出。伴随“咔咔“声响,石门随之慢慢关闭。
逍遥浪见状,转身恭首言道:“多谢前辈相助”
玄师兄见状,淡淡言道:“你既为掌门之夫,便不用称吾前辈,更不必对吾行恭首之礼。”
逍遥浪听得,恭敬言道:“前辈此言差矣,我与玲珑之亲,是夫妻之情。与前辈之识,缘于常情,前辈长为尊,晚辈岂有不敬之理”
玄师兄听得,即冷冷言道:“不束礼法,何以为君子”
逍遥浪豪言道:“守礼之人,并非全是君子,君子在心不在礼。无德之人,并非皆是小人,君子在行不在德。”
此话一出,四位师兄皆睁眼一会,太师兄开口言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辟世领悟,倒让我等要刮目相待了。”
玄师兄亦面带微笑,似乎对逍遥浪很是欣赏。即问道:“少侠怀中之典籍,所为何著”
逍遥浪听得,一阵尴尬,自己放在怀中,本想悄悄带出石室。心想,这老头眼睛还能看穿衣服知道自己带有典籍。
逍遥浪哪里知道,玄师兄只是言诈于他,如此多的秘籍经典,谁会不动心。
逍遥浪豪言道:“还请前辈勿怪,此二书太过精深,晚辈实想用心研读,定当不日归还。”说时,从怀中掏出两本典籍。
这时,卯师兄蔑了逍遥浪一眼,扁师兄则难藏暴躁脾气,开口即言道:“既想参阅典籍,光明正大拿去即可,又何必遮遮掩掩。”
逍遥浪听得,扁师兄是在暗骂,自己是个小偷,一时难以作答。
这时,玄师兄又言道:“少侠,你既也是掌门之夫,室中典籍,尽可阅得,不知你所选为何”
逍遥浪听得,急忙上前呈书,言道:“请前辈过目。”
玄师兄微微开眼一观,见上书是老子,突然眼睛明亮睁大,起手拾起老子,见下书是残梦。随即大笑几声,言道:“少侠之眼光,倒真让人另目相看了”说完,放下典籍,闭目不语。
逍遥浪暗自疑惑,也未多问,便作礼离去。
逍遥浪出得玄武室,扁师兄即开口问道:“玄师兄,那小子选的什么武学秘籍,竟让你这般作态”
玄师兄沉默片刻,开眼淡淡言道:“残梦、老子。”
三人一听,皆是暗自惊讶,竟是难以置信,扁师兄幽幽言道:“那小子,怎会选兩无用典籍。”
玄师兄淡淡言道:“何为无用,玉师妹初进藏典室,首选亦是残梦。如今她之修为,已快赶上师尊,此中奥妙,或有因缘啊。”
逍遥浪拿着典籍,高兴来到玉玲珑房间,见她打坐秉息,便没有打扰于她,坐在一旁看起典籍来。
时过良久,逍遥浪境悟老子一书,犹如自己之思想,感慨遇到了隔世知己。
因果。世之万事物,皆轨变不停,一变则变生一二,混元则永恒不变。有为则必有所为,无为则静观其变,变至心意,则可取,因果相循也。
舍得。人皆有欲,实为精神。人以欲而生,无一欲则亡。欲可舍、可换、记得失永衡。梦米糕,需劳作,梦名士,需苦读,舍米糕名士,可得浮生休闲。取舍决于己心,得失切莫尤人。
善恶。何为善何为恶杀人之人人恒杀之,则为恶,助人之人人皆助之,则为善。以善除善,则为恶,以恶制恶,则为善。
虚实。世之万物,皆为一相实,万相虚,虚虚实实,决于己知。犹如天之阳,阳之实相,你我皆知,其虚相无可貌状。古人云阳为阳,古人云月则为月,实名在心,务虚务实也。
这时,玉玲珑睁开眼,看着逍遥浪,开口言道:“在看什么,如此凝神意至,一言不发。”
逍遥浪感慨道:“可惜了古人已亡,只留这千古一书啊”
玉玲珑听得,淡笑而道:“什么典籍,敢称千古一书”说时,起手运承,便是隔空取书,摆袖之间,书已在手。
逍遥浪惊愕须臾,他只见玉玲珑抬手一挥间,自己手中之书本,竟就易失她手。这间接丈余间,坐持汲取,竟是这般轻而易举,“强抢豪夺”,只是“易如反掌”。
玉玲珑摆手一观,竟是老祖典籍,笑言道:“玉郎,你如此赞评此书,是有何高深领悟”
逍遥浪感叹言道:“万古一法,混元不变,世间万象,皆由心生。”
玉玲珑即问道:“何为法”
逍遥浪:“无可名状,无处不在。”
玉玲珑:“何为混元”
逍遥浪:“应天地而生,应万象之变,应万物归元。”
玉玲珑听得,暗自窃喜,思索片刻,即言道:“玉郎领悟如此,可知世人,能长生否”
逍遥浪即言道:“应我之意,世人长生,实属不能。”
玉玲珑:“何故”
逍遥浪感叹言道:“若无死,何有生若不死,何言来生世之所变,混元不改,无论化为何物,皆在混元之中,等待万象之变。”
玉玲珑听得,附合言道:“如此说来”
逍遥浪豪言道:“如此说来,如果视生死,为万象一变,那它既是生的结束,亦是,生的开始。”
将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