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读小说网 > 鬼祭人 > 鬼祭人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来到门口,果然一个大喇嘛带着两个小喇嘛站在那里,他们空无一切,而又极其超俗的矗立着。就好像这个世界都是肮脏的,只有他们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净土一样。

这个大喇嘛穿着袈裟,头发能有五厘米长,一副慈眉善目,得道高僧的样子。他一手拿着念珠,据说这念珠有一百零八颗,有的是佛家高僧的舍利子,有的是宝石,也有一般水晶石的,我不知道他的是什么材质,反正看上去十分脱俗。另一只手转动着经轮,经轮上面有珊瑚石,绿松石,玛瑙镶等嵌着,着实华丽。大喇嘛他眯着眼睛,口里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头也不抬的等着我。而那两个小喇嘛就不一样了,他们穿着僧袍,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我。见我走来,他们双手合十的鞠躬行礼。我也赶紧和上海佬双手合十的还礼。

还过礼,我见大喇嘛还没有睁开眼睛,我就赶紧说道“上师远道而来,赶紧里屋请入座。”

我的话说完,过了足足有一分钟的样子,这个大喇嘛才缓缓睁开眼睛,道“你是曹志”

“我是。弟子是。”我极为虔诚的赶紧回答。对于的喇嘛,还有这片净土,我们远在东北这面的人由于没有和他们没有交往接触过,总感觉他们是那么的神圣和神秘莫测。故此,我见了眼前这位得道高僧慈眉善目的喇嘛,身不由己的起了敬畏与虔诚之心。

有的人就是这样,让人一看,就有那种使人望而生畏的感觉。我现在眼前的这位喇嘛就是这样。

“你过来。”由于我离这位喇嘛足有三步远的距离,他这样一叫,我赶紧往前走去。到了喇嘛身前,我停下步伐,以示礼貌的略微低头。

喇嘛伸出了手,把经轮递给身边的小喇嘛,手摸着我的头,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眼睛的余光看向上海佬,眼神询问着他,他要干什么

“东家,上师在给你摸顶。”

“摸顶。”我有些一顿,“摸顶干什么”

上海佬回答“东家,给您开启智慧之光,也有表示“慈悲、呵护”之意,还能帮助你消除魔障,度过一切烦恼,让你在成佛的道路上更加进一层的意思。反正是好的,没有害处。”

我哦了一声,心说的话,还成佛呢,我可不打算修佛悟道。

这位喇嘛一摸我的头,就在我的注意力一集中时,我顿感一股和祥的融入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在顷刻间,顿感一震,人整个显得精神百倍。

喇嘛给我灌顶足有十分钟之久,在给我灌顶完了的一瞬间,我才发现我超市的服务员,收银员,防损员还有数十个顾客,他们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我。

确实,像这样的举动,我们只有在电视里面网络上面才能见到。而今,不知从何处来的喇嘛,他以高深的法力给我灌顶,让我们这些从没有见过的人着实兴奋一把。

大喇嘛给我摸顶完了,从袈裟里面掏出一条白色哈达,口里说着“扎西德勒”,一面给我挂到脖子上面。

我有些受宠若惊的急忙回答“扎西德勒。”

这些算是礼貌性的礼节,等这礼节一完,我把三位喇嘛让到我的办公室。上海佬沏了新茶,给递上后垂手站在一侧,我也有些拘束的和上海佬站在一起。

良久,我的办公室里面静悄悄的。

大喇嘛手持念珠转动,就是一个劲的念六字真言。而那两个小喇嘛更是恭敬的要命,双手合十,静悄悄的站立在旁边。

过了足有安静的五分钟,上海佬终究耐不住清净,用胳膊肘子一捅我,眼睛向大喇嘛挤一挤。我明白上海佬的意思,于是面对着这位让你一看就烦躁的心安静下来的上师我轻声问道“大师在那座师院坐禅啊”

这位喇嘛没有说话。要是在门口他没有说话,面对如此安静的他,我几乎认为他是一个哑巴呢

屋子里面又是一阵寂静。我看看上海佬。上海佬还是朝我直噘嘴。我这回没有理他。

我心想,你既然来找我,想必是有事,既然你不着急,我何来的着急呢可话又说回来了,面对着这样一位大智大德的高僧,我岂能怠慢。怠慢了他,那就是对佛祖的大不敬。虽然我没有修佛,可这份罪孽我也不想造。于是我也就学着那两位小喇嘛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站立在一旁。

上海佬是急性子,一看我这样,用手指点我几下,转身走了。

屋里一时剩下我和他们师徒三人。站了多久,我有些不记得,可是屋子里面的地热热乎乎的,我一站久,困意就上来了。我的眼睛刚刚闭上,我眼前的这位上师开口说话了“施主,你知道我为何而来吗”

他的这一说话,把我有些困意的人,惊醒了,急忙道“弟,弟子不知。”

“你的手里,是不是有一对从骷髅王大殿带来的玉马”

“什么”我顿时惊得六神无主,这玉马只有我和上海佬小甘肃三人知晓,眼前这喇嘛,他他,他怎么会知道。

上师见我目瞪口呆的样子,和蔼慈祥的道“你不用紧张,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上师,我不明白,您怎么会知道我有的玉马。”

“万法皆缘,一切随缘。世间的事,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因果循环,造就万物。万物生则有,灭则无。无则空,空则法。你可明白。”

我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上师说这句话的禅理,只好回答“上师说的过于深奥,恕弟子愚钝。”

上师一面念着六字真言,一面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说罢的上师看着我“你觉得这句话可以领悟吗”

我细细的品味了一下后,觉得他说的这句话还是可以理解的,抛弃佛文注解的话,无非就说了两个字,“没有。”在一切因果之前,都是没有的,只是因为有了因,就才有了果。在没有的情况下,便是什么没有,而所说的这个佛法也就是这个道理。

“对,是没有。一切都是缘。”上师看着我,道“你可知道我是谁”

“弟子又不会占卜,何以知道大师的出处。”

这位喇嘛一手捏动着佛珠,一手转动着经轮。慢悠悠的回答“贫僧是药王山达钦寺的喇嘛,师傅赐法号德仁。你就叫我德仁喇嘛就行了”

“哦德仁大师。你既知道玉马在我手中,可你不远千里来东北,就为了这匹玉马。难道这玉马和贵寺有关系”

“缘分,缘分啊”德仁上师说着。

“何以如此之说。”我问道“这缘分从何说起。我好像与贵寺毫无交集啊”

德仁上师说“施主极有可能不知道啊,我寺的活佛于半月前圆寂,在他圆寂时,火葬的圣烟飘向东北方向。次日,我们观湖水,湖水中出现一副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你和三人在骷髅王大殿内拿走玉马的那一幕。”

“什么”听了这话,我原先的他如何知道我有玉马的疑问瞬间打开了,这个疑问一解决,可新的大疑问又来了。这活佛怎么和我又扯上关系他圆寂也就算了,这湖水里面怎么会出现我们三人的画面

德仁上师的这样一说,使我顿时有些坐立不安。

我曾一度认为,这喇嘛在说谎,可我看他得道高僧的样子,又不像是说谎的人。那么说的话,这一切都是真的。

可活佛的一圆寂,湖水出现我们三人的答案,这又作何解释难道是巧合不成还是说这就是一种活佛的暗示。可是,要是他暗示的话,又暗示什么呢

对于活佛的转世,寻找灵通的方法,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活佛转世一般在一年以后,也可因为其他非自然因素而延长。而寻访、认定转世灵童的形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非掣签方式和掣签方式。第一种非掣签方式1按遗嘱、预言寻找。即根据活佛生前的授记、寓示的遗嘱或预言线索寻访认定。2依示现征兆寻访。即按活佛去世时的法体姿态和火葬时浓烟的去向以及大喇嘛的梦兆等寻访认定。3护法神降神谕示。由护法神“崔仲”降神,指示活佛转生的方向、地点等,按此谕示寻访确认转世灵童。4观湖显现幻景寻访。根据拉莫纳措圣湖中出现的幻景意测判断灵童出生的地方和物相而认定。5秘密寻访。选派德高望重的名僧、堪布及活佛生前的管家、近侍弟子化装成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分赴各地暗中查访、考察后认定灵童。6用辨认活佛生前遗物的方法而认定灵童。即在认定过程中,让幼儿辨认活佛生前的遗物和共同相处的人,幼儿在众多物件中能抓取活佛生前之物或在众多的人中辨认与活佛之为相处过的人,藏语系佛教称“宿通”。第二种便是掣签方式清朝乾隆时期,为了避免徇情指认的弊端,对册封的呼图克图的转世,履行“”本巴掣签。将活佛转世的认定权掌握在中央手中,由中央直接审批和册封。为此清高宗降旨专门制作了两个,一个置北京雍和宫,一个置拉萨大昭寺。清王朝册封的呼图克图活佛,名册档案存理藩院。凡呼图克图去世后,要按宗教程序寻找“灵通”,甘、青、川、藏地区呼图克图的转世“灵通”,在大昭寺掣签认定。驻京和蒙古地区的呼图克图的转世“灵通”,则在北京雍和宫掣签认定。初选的“灵通”在两个以上,有时只有一个。首先须将家世、姓名、生辰、族别、籍贯报送拉萨或北京审定,应在拉萨掣签的由驻藏办事大臣、中央特派代表、及各大呼图克图参加;应在北京掣签的由驻京呼图克图、掌印扎萨克大喇嘛和理藩院官员主持。现在,则由自治区政府和国家宗教事务局负责人等参与主持。掣签是,将候选“灵通”的姓名、生辰、籍贯用汉、满、藏三种文字书写在象牙签上,由“灵童”家人跪看签上的名字、年岁有无差误,祛彼疑心,再由主持人逐一审阅,当面以黄纸妥包,放入内,摇转后封盖,僧众诵经祈祷,然后在公众前开启瓶盖,用手旋转,掣签一枚,向家人和公众宣布灵童名字,并让大家当面查验,最后由主持人分别用汉藏两种文字将掣签情况及掣定灵童的名字报中央政府,请求批准继位。掣签时如只有一个“灵童”,须放入一只空签,若掣出空签,则需另寻“灵童”,重新掣签,直到寻访转世灵童成功。“掣签”制度形成后,掣签大权一直掌握在中央政府官员手中,掣签认定的转世活佛,尤其是、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认定后,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方能举行剃度和坐床仪式,承袭前世活佛的一切权力,否则即视为非法,这已成为定制。民国时期实行同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此制,如第五世嘉木样转世灵童,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都是经过严格寻访、掣签、经批准后方被确认。各地没有封号的活佛去世后,按照宗教程序寻找“灵童”,认定时有掣签的,也有大活佛与部落头人协商认定的,还有用“食团问卜”等实际是简易掣签方式认定的,经政府批准后便可接替前世活佛权力。

很显然,我眼前的德仁上师就是在寻找转世灵童,也就是他们寺院的下一任活佛。从德仁上师的话里,我看出来了,他是按照第一种非擎签方法寻找的。他是根据火葬时的圣烟和的拉莫纳措圣湖的显影寻找的。

就算他是按照这两种方法寻找的,可这拉莫纳措圣湖里面怎么会出现我们三人偷走玉马的图像呢这可真是让人百思不解。难道说的寻找活佛这一现象就真的如此神秘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